大乾景和三年暮春的清晨,临江府的雨下得绵密。青韵布庄的前厅被临时收拾出来,八仙桌摆了四排,却仍有不少商户挤在门口,或撑着油纸伞,或披着蓑衣,脸上满是犹豫与焦灼。
青娘站在主位旁,身上的素布裙被晨露打湿了边角,却丝毫未动。她看着前厅里坐立不安的商户,又瞥了眼门外徘徊不前的人影,轻声对身旁的沈行舟道:“看来林记昨日的威慑,还是让不少人怕了。”
沈行舟刚从码头回来,肩头沾着些泥点,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路线图:“陆路商队那边已经敲定,只要咱们凑够五十担订单,三日后便可启程去西北采棉。只是眼下这人数,恐怕连三十担都凑不齐。”
话音刚落,温景然推门而入,他抖了抖锦袍上的雨水,神色略带凝重:“知府大人虽派了捕快巡逻,但林记今早又放了话,说谁敢加入联盟,就断了谁家的所有货路,包括棉料之外的染料、丝线。”
这话传入前厅,本就心神不宁的商户们顿时炸开了。一个矮胖的布庄老板猛地站起身:“染料和丝线要是也断了,咱们就算有了棉料,也织不了布啊!林记这是要赶尽杀绝!”
“我看还是算了吧,”另一个染坊掌柜面露难色,“我家染坊全靠林记供应的靛蓝,要是断了货,我那几十缸染液就全废了。”
几人一带头,前厅里不少人都跟着附和,有人已经起身要走:“多谢青娘好意,只是我实在不敢拿全家的生计冒险,告辞了。”
眼看众人要散,青娘快步走到前厅中央,抬手按住桌上的茶碗,清脆的瓷响让喧闹的厅堂瞬间安静下来。她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却字字清晰:“大家怕林记断货路,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就算今日不加入联盟,他明日就会给你们涨染料价,后日就会压你们的布价,你们的生计,从来就没握在自己手里!”
她转身走到墙边,指着沈行舟刚挂上去的路线图:“我知道大家担心染料和丝线,也担心棉料运输。但行舟已经联络好了西北的棉商,不仅棉价低一成,那边还有盛产靛蓝的山谷,染料价格比林记便宜三成!至于丝线,温公子已经托人联系了苏杭的丝商,只要咱们订单够大,他们愿意专门派商队送过来,运费咱们分摊,算下来比从林记手里买还划算!”
众人皆是一愣,那个要走的染坊掌柜停下脚步,迟疑道:“青娘,你说的是真的?西北真的有靛蓝?苏杭的丝商真的肯送过来?”
“千真万确。”温景然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这是苏杭丝商的回信,上面写得明明白白,只要咱们能定下百匹丝线的订单,便包送包赔。至于西北的靛蓝,行舟的商友昨日刚发来急信,说那边的靛蓝正丰收,急着寻买家。”
沈行舟也补充道:“我已经和陆路商队谈好,他们可以顺路去西北的靛蓝谷带货,运费只加一成。咱们联合起来,棉料、染料、丝线一次订足,不仅能省成本,还能彻底绕开林记的掌控。”
商户们的神色渐渐松动,却仍有人顾虑:“可……可咱们这么多人,怎么算钱?怎么分货?要是有人多拿多占,或者卷了钱跑了,咱们找谁去?”
这是众人最核心的顾虑——人心不齐,利益难分。青娘早有准备,她从袖中取出几张草拟的纸,铺在桌上:“关于分货和出钱,我有三个提议,大家听听看是否可行。”
她拿起第一张纸,朗声说道:“第一,按需求入股。每家商户根据自己每月的用料需求,算出应出的银两,汇总后交由专人保管,采购回来的货,再按入股比例分配,多退少补。”
“第二,推选主事之人。咱们从商户里选三个公正正派的人,再加上我、行舟和温公子,共六人组成主事堂。采购、管账、分货各有分工,每一笔账都公开透明,每月底在城隍庙前公示,任何人都能查账。”
“第三,订立违约之规。若是有人中途退出,或是私藏货物、克扣银两,除了要退还所有入股银两,还要赔偿众人的损失,从此被临江布市所有商户联合抵制,再不能做布业的生意。”
这三条提议既考虑了众人的实际需求,又堵住了投机取巧的漏洞,顿时让商户们眼前一亮。刚才提出顾虑的商户点头道:“这规矩好!公开透明,谁也别想耍花样!”
“我看行!那三个主事的人,我推荐王掌柜,他为人最公道!”
“我推荐李织户,他做事细心,管账肯定靠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推选好了三位商户主事。刚才要走的几人也红着脸走了回来,不好意思地说:“青娘,是我们目光短浅,误会了你。我们愿意加入联盟,按规矩出钱入股!”
“好!”青娘笑着点头,眼底泛起暖意,“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现在就登记需求,核算银两。今日之内,咱们把订单定下来,明日就让行舟的人去和商队对接,争取早日把货运回来!”
厅堂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火朝天。有人拿着笔登记需求,有人凑在一起核算银两,有人则帮着整理账目,刚才的犹豫与焦灼,早已被对未来的期待取代。沈行舟站在一旁,帮着众人核对路线与运费,时不时抬头看向青娘,目光里满是欣赏——她总能在最混乱的时候稳住人心,用最稳妥的办法解决难题。
温景然则坐在角落,一边帮着草拟正式的章程,一边留意着门外的动静,以防林记的人再来捣乱。偶尔青娘遇到拿不定主意的细节,他便起身给出建议,言语简洁却切中要害。
正午时分,雨渐渐停了。众人终于统计完所有需求:棉料六十担,靛蓝二十缸,丝线一百二十匹,总银两一千三百两,各家商户的入股银两也已陆续交齐,由推选的李织户妥善收好。
青娘拿着汇总的订单,走到众人面前,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各位乡亲,今日咱们齐心协力,定下了第一笔联合采购的订单。这不仅是一笔生意,更是咱们打破林记垄断的第一步!我向大家保证,只要咱们坚守约定,互帮互助,用不了多久,临江府的布市,一定会是咱们的天下!”
“好!”
欢呼声震得厅堂的窗户都微微作响。商户们笑着互相道贺,仿佛已经看到了棉料、染料运回来的场景,看到了林记垮台、布市清明的日子。
众人散去后,前厅里终于安静下来。青娘瘫坐在椅子上,才发觉自己早已口干舌燥。沈行舟递过一杯热茶,笑着说:“辛苦你了,刚才你提出那三条提议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事成了。”
青娘接过茶,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蔓延到心底:“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要是没有你联络商队和棉源,没有景然帮忙联系丝商、稳住官府,我就算有再多想法,也落不了实。”
温景然走过来,手里拿着整理好的章程草稿:“章程已经草拟好了,咱们明日再和三位主事的商户商议一下,修改完善后,就可以正式定稿了。另外,我刚才让人去打探了,林记的人在门外徘徊了许久,见咱们人多势众,没敢进来。”
“他们肯定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沈行舟皱了皱眉,“我今晚就安排几个人守在布庄和李织户家附近,以防他们来偷银两或是破坏账目。”
“嗯,还要提醒各位商户多加防备。”青娘点头道,“咱们现在越是顺利,就越要小心林记的阴招。只要熬过这一关,等第一批货运回来,咱们就有底气和他对抗了。”
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三人身上,把彼此的身影叠在一起。青娘看着眼前这两个始终并肩作战的人,心中充满了安定。她知道,倡议的提出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采购、运输、分货等诸多事宜,林记也肯定会伺机反扑。但只要他们三人同心,商户们齐心,便没有跨不过去的难关。
次日清晨,青娘带着修改完善的章程,再次召集了所有商户。众人仔细看过章程后,都毫无异议地签了字、按了手印。当最后一个商户按下手印时,青娘拿起章程,高高举过头顶:“从今日起,临江布业联盟,正式成立!”
阳光洒在长城上,也洒在每个人的脸上。青娘望着眼前的人群,嘴角扬起坚定的笑容——商路多岔,前路漫漫,但他们已经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