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青韵染布庄的门口就停了三辆马车,伙计们小心翼翼地将封装好的布料箱搬上车,青娘则亲自拿着账本,逐一核对箱子上的标签,确保绯红霞帔布、月白盖头布、石青床幔布分类无误。
“掌柜的,都装好了,每箱数量都对得上。”李伯擦着汗禀报。
青娘点头,正欲上车,沈行舟和温景然也赶了过来。“我跟你一起去尚衣局,也好有个照应。”沈行舟扶着马车扶手,手里还提着一个锦盒,“这里面是我备的上好雨前龙井,若是周大人查验顺利,也好略表心意。”温景然则晃了晃药箱:“我也去,万一还有什么需要检测的,省得来回跑。”
青娘心中一暖,不再推辞:“那就有劳二位了。”
马车抵达尚衣局时,周大人已带着织工和两名太监等候在院内。见马车停下,周大人走上前,语气依旧严肃:“青掌柜,今日可是最后一关,若再出纰漏,休要怪本官无情。”
“民女省得,恳请大人查验。”青娘示意伙计们打开箱子,将布料一一铺展在院内的长桌上。五十匹布料整齐排列,绯红如霞、月白似雪、石青若黛,阳光洒在上面,色泽均匀鲜亮,渐变衔接处浑然天成,一眼望去,竟有种惊心动魄的规整之美。
织工们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比对色卡,有的揉搓测试固色,有的丈量长宽,还有的检查布面光洁度,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周大人则拿着账本,逐一对布料的品类、数量进行核对,时不时停下来,用指尖摩挲布面,眼神里的审视渐渐淡去。
半个时辰后,一名织工上前禀报:“大人,所有布料均符合规制,色卡比对一致,固色测试合格,长宽误差未超过半寸,布面无任何毛絮、染渍,质量上乘!”
周大人点点头,走到那批绯红渐变布前,拿起一匹展开,对着日光细看良久,忽然开口:“青掌柜,你这渐变染的工艺,倒是比宫中织染局的手法还要精妙些。”
青娘拱手应道:“大人谬赞,民女只是多花了些心思在工艺打磨上,不敢与宫中技艺相比。”
这时,一名太监上前,在周大人耳边低语了几句。周大人脸色微缓,对青娘道:“公主听闻样品做得好,特意让咱家来看看。这批布料,公主应当会满意。”他顿了顿,语气终于松快下来,“看来你青韵染布庄果然名不虚传,这订单,你算圆满完成了大半。”
“多谢大人认可!”青娘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沈行舟适时上前,将手中的锦盒递过去:“周大人连日操劳,这点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人笑纳。”周大人本想推辞,可看着青娘诚恳的眼神,又想起布料确实无可挑剔,便顺势收下:“罢了,看在你等用心的份上,本官就却之不恭了。”
温景然也上前道:“大人,这批布料染色时均用天然药材固色,无任何违禁成分,日后使用也无需担心褪色或伤肤,大人尽可放心。”
周大人闻言,更是满意:“难得你等不仅手艺好,还如此细心。这样吧,本官今日便给你出具验收文书,赏银和订单款,三日后会由户部派人送到你染布庄。”他说着,让人取来笔墨纸砚,当场写下验收文书,盖上尚衣局的印章,递到青娘手中。
青娘双手接过文书,指尖微微颤抖,这张薄薄的纸,承载着染布庄所有人的心血,更是宫廷对青韵染布庄工艺与诚信的认可。她深深鞠躬:“多谢大人,民女定当铭记大人的提携,日后更会用心经营,不辜负皇家信任。”
离开尚衣局时,阳光正好,街道两旁的商铺已是人声鼎沸。伙计们赶着马车,脸上满是自豪,不少路人看到马车上“青韵染布庄”的牌子,又听闻是送皇家嫁妆布,纷纷驻足称赞。
“总算是得到宫廷的认可了!”李伯激动地说,“以后咱们染布庄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青娘看着手中的验收文书,又看了看身边笑容满面的沈行舟和温景然,心中满是感慨。从接下订单时的忐忑,到试染失败的沮丧,再到攻克难题的坚持,每一步都离不开伙伴们的支持和所有人的努力。这初步的认可,不是结束,而是染布庄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开始。
沈行舟笑着说:“今晚我做东,请大家去醉仙楼吃饭,好好庆祝一番!”温景然也附和:“我再备些好酒,咱们不醉不归!”
青娘点点头,嘴角的笑意愈发真切。马车轱辘在青石板路上缓缓滚动,载着满满的荣誉与期待,往染布庄的方向驶去。她知道,有了宫廷的认可,青韵染布庄的招牌定会愈发响亮,未来的日子,定会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