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宅院的房东姓周,是位常年在外地做茶叶生意的商人,此次特意赶回苏州商议租赁事宜。双方约在锦绣阁的雅间见面,周老板身着锦袍,言谈间带着几分商人的精明,刚坐下便开门见山:“三位要租我那码头宅院,我也不绕弯子。那宅子占地广,又近漕运,每月租金最少四十两白银,租期至少五年,押金需预付一年租金。”
这个价格比沈行舟之前打听的贵了三成,押金要求更是苛刻。青娘心中一凛,却依旧从容起身:“周老板,您的宅院位置确实好,但眼下也有不少缺陷——后院厢房漏雨,院墙有几处坍塌,改造起来需花费不少银子;而且码头区目前客源有限,我们要从零开始积累生意,前期压力极大。”
她顿了顿,拿出提前准备的宅院瑕疵记录和苏州码头租金行情册:“您看,这是周边类似宅院的租金,最高也才三十两。我们诚心租您的宅子,也愿意长期合作,但四十两实在超出预算。不如这样,租金定为每月三十两,租期三年,押金预付半年。我们会自行承担宅院改造费用,三年后若续约,租金可按市价上浮一成,您看如何?”
周老板翻看行情册,眉头微微皱起,却没立刻拒绝:“改造费用可不是小数目,你们真能自行承担?而且三年租期太短,我这宅子租给你们,若是中途你们退租,我再找租客也麻烦。”
沈行舟适时开口:“周老板放心,我沈记茶庄在江南的漕运和商铺遍布各地,若是青掌柜这边有什么变动,我愿担保续租或赔偿损失。再说,青韵染布庄得了皇家赐匾,生意只会越做越大,三年后说不定还要扩大规模,到时候您这宅子的租金只会水涨船高。”
温景然则补充道:“我们改造宅院时,会按染色工坊的标准加固地基、铺设防潮层,这些改造对宅子本身也是一种增值。以后您若是自用,省去不少修整功夫;若是再出租,也能卖出更高价钱。”
周老板沉吟良久,心中盘算起来:青韵染布庄有皇家背书,还有沈记茶庄担保,可信度极高;且对方愿意承担改造费用,租期虽短但有续租承诺,风险并不大。他松了口气,笑道:“既然沈老板都这么说了,我便信你们一次。就按你们说的,租金每月三十两,租期三年,押金半年。但我要在合同里写明,改造不得破坏宅院主体结构,三年后续租需提前三个月商议。”
“没问题!”青娘当即应下,让苏文拿出提前拟好的合同,双方仔细核对条款后,签字画押。搞定码头宅院的租赁,三人又马不停蹄赶往观前街,与小铺面的房东谈判。
观前街的房东是位老太太,儿子在外地做官,铺面一直闲置。听闻青韵染布庄的名声后,本就有意出租,只是担心对方经营不当损坏铺面。青娘承诺会轻装修、重布置,仅做样品展示用,不会进行大规模改造,且每月租金按时支付,老太太当即应允,以每月二十两的价格租出,租期三年,押金仅预付三个月。
两场谈判尘埃落定,苏文拿着两份合同,难掩兴奋:“掌柜的,沈老板,温大夫,这下分店的场地总算敲定了!”
青娘看着合同上的签字,露出笑意:“接下来就是改造宅院和铺面了。沈兄,麻烦你联系靠谱的工匠;景然,工坊的布局和改造标准还要劳你费心;苏文,你负责采购装修材料,务必精打细算。”
三人各司其职,苏州分店的筹备工作,在租金谈判的顺利落幕中,正式进入实操阶段。阳光透过雅间的窗棂,洒在合同上的“匠心染韵”字样上,仿佛预示着这家分店未来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