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京城,青娘染坊的议事厅内,一场关于“江南染料采购”的争论正激烈进行。沈行舟主张与江南最大的草药商签订独家采购协议,对方承诺给予一成五的价格优惠,但要求染坊每年采购量不得低于五千斤;温景然则担心,独家采购会让染坊失去议价权,一旦对方未来涨价或降低品质,染坊将陷入被动。
“一成五的优惠可不是小数目,”沈行舟指着账本上的数字,“按咱们去年的采购量算,一年能节省近三百两白银,这对扩大生产很有帮助。而且,独家供应能保证染料品质稳定,避免不同供应商的原料差异影响染布质量。”
温景然却摇头反驳:“可五千斤的采购量是咱们去年的一点五倍,若是今年订单减少,多余的染料只能积压,反而会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独家协议会让咱们失去其他供应商的选择,万一对方遇到自然灾害,无法按时供货,咱们的生产就会停滞。”
两人各执一词,目光最终都落在了青娘身上。青娘沉思片刻,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江南的几个草药产地说:“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价格优惠,也不能因噎废食放弃稳定的供应。我有个折中方案:不签订独家协议,但与这家草药商签订‘优先采购协议’——咱们承诺每年从其采购量不低于三千斤,对方则给予一成的价格优惠;同时,咱们再与另外两家中小型草药商签订‘补充采购协议’,确保每年有一千斤的灵活采购量,这样既能享受优惠,又能避免过度依赖。”
这个方案很快得到了两人的认可。沈行舟负责与江南大草药商谈判,明确“优先采购”的权利与义务,确保价格优惠的同时,保留调整采购量的空间;温景然则前往江南另外两家草药商所在地,考察其原料品质,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在紧急情况下可优先调配染料。
方案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当年秋收时节,江南遭遇洪涝,大草药商的产地受损,无法按时供应足额染料。多亏了补充采购协议,染坊从另外两家草药商处及时调配了一千五百斤染料,不仅没有影响生产,还因提前储备,在其他染坊原料短缺时,顺利承接了几笔紧急订单,额外盈利近百两。
这次经历让青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商业经营中的利益平衡至关重要——既不能为了短期利益盲目冒险,也不能因担心风险错失发展机会;既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兼顾合作伙伴的利益,只有实现利益共享,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不久后,染坊接到了一笔来自西域的大额订单,对方要求染制一批具有中原特色的“祥云纹染布”,但给出的价格仅比成本高一成,远低于染坊的常规利润。沈行舟认为这笔订单利润太低,建议拒绝;青娘却看到了订单背后的长期价值——西域市场此前从未与中原染坊合作,这笔订单若能做好,将为染坊打开西域市场的大门。
她最终决定承接订单,但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染坊为西域客户免费提供“祥云纹”的设计方案,对方则需协助染坊在西域寻找潜在客户,并为后续合作提供便利。西域客户欣然答应,双方在看似不对等的利润分配中,找到了新的利益平衡点。
果然,这批染布运到西域后,因设计精美、品质出众,很快受到当地贵族的青睐。在西域客户的引荐下,染坊又接到了几笔西域订单,利润虽不如中原订单丰厚,但打开了新的市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底盘点时,沈行舟看着账本上西域市场的收入,感慨道:“之前我只看到了眼前的利润,却忽略了长远的市场价值。利益平衡果然不是简单的‘赚多赚少’,而是要分清‘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学会在看似不利的局面中找到共赢的机会。”
青娘笑着点头:“商业就像天平,一边是眼前的利益,一边是长远的发展;一边是自身的需求,一边是合作伙伴的诉求。只有找到平衡点,才能让天平稳定,让合作长久。未来,咱们还要继续在利益平衡中寻找机会,让染坊的路越走越宽。”
夕阳下,青娘站在染坊的院落中,望着远处往来的车马,心中满是感慨。她知道,利益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的智慧。在未来的江湖经营路上,她将带着团队,继续权衡利弊、寻求平衡,在利益共享中实现长远发展,让“青娘染坊”的名字,不仅成为品质的象征,更成为利益平衡、合作共赢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