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城的工部衙署里,一幅巨大的地脉图铺满了整张案几。图上用朱砂标注着青阳国境内的山脉走向、河流分布,还有几处闪烁着微光的红点——那是术士们耗费三月勘测出的地脉节点,落霞城的灵泉正是其中最亮的一处。
林浩站在图前,指尖划过落霞城的位置,目光深邃。自落霞城发现地脉灵泉后,他便意识到,地脉不仅是修建聚魂塔的根基,更是关乎青阳国农、军、民生的命脉。
“陈武,”林浩看向站在一旁的中年将领,“地脉开发计划,朕决定交由你主持。”
陈武一愣,随即单膝跪地,抱拳领命:“臣遵旨!定不辱使命!”
他是军中少有的文武双全之辈,不仅精通军务,更对水利、农桑颇有研究,当年主持修复黑风山灌溉渠的正是他。让他来主导地脉开发,再合适不过。
林浩扶起他,指着地脉图道:“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赶在秋收前,完成落霞城聚魂分塔的修建,确保南部战魂共享效率提升;第二步,以灵泉为起点,开凿引水渠,将地脉灵气引入周边农田,试试能否改良土壤;第三步,在月河粮道沿线,每百里设一处‘地脉驿站’,用玄石搭建简易聚魂阵,确保军需运输时,士兵的战魂共享不中断,同时也能为过往商旅提供补给。”
“臣明白。”陈武俯身细看地图,指尖点在灵泉与农田之间的空白处,“落霞城周边多是旱地,若能引灵泉之水灌溉,再混入玄石粉末改良土壤,臣敢断言,秋收时至少能增产三成。”
他又指向月河粮道:“粮道沿线本就有旧驿站,只需加固墙体,嵌入玄石,便可改造为地脉驿站。玄石可从黑风山矿场调运,工匠也可从落霞城工地抽调,两不耽误。”
林浩点头赞许:“就按你说的办。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直接从国库调拨,不必请示。”
“谢大王信任!”陈武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知道,这项计划若能成功,将彻底改变青阳国的根基——粮食增产可安民心,战魂共享稳定可强军队,地脉驿站则能打通南北命脉,其意义不亚于科举取士。
三日后,落霞城的聚魂分塔工地,响起了奠基的号子声。
数十名身着玄甲的士兵,合力将一块丈许高的玄石立在灵泉正上方。玄石表面刻满了与青阳城聚魂塔相同的战魂符文,当它接触到灵泉涌出的水汽时,符文突然亮起淡金色的光芒,与地下的地脉能量产生了共鸣。
“成了!”为首的术士激动地喊道,“玄石与地脉接上了!”
陈武站在一旁,看着玄石上流转的金光,嘴角露出笑容。他让人将早已准备好的青铜鼎搬来,鼎中盛满了灵泉之水和黑风山玄铁碎屑,随着他一声令下,士兵们将鼎土填入地基,玄石的光芒愈发炽烈,连地面都微微震颤起来。
“这聚魂分塔,比主塔矮三丈,但符文密度更高。”陈武对身边的工匠头说,“塔身要分九层,每层都要嵌入玄石,确保战魂能量能顺着地脉,辐射到整个南部疆域。”
工匠头连连点头:“将军放心,小的们昼夜赶工,保证三个月内封顶。”
工地周围,引水渠的挖掘也在同步进行。百姓们拿着锄头、铁锹,跟着士兵们一起开凿河道。灵泉的水顺着临时搭建的木槽流入渠中,原本浑浊的渠水竟变得清澈见底,渠边的野草接触到泉水后,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出新芽。
“快看!这水真能让草长得这么快!”一个老农捧着渠水,激动得手都在抖,“要是浇到庄稼地里,今年的麦子肯定能丰收!”
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欢呼起来。他们不怕苦累,就怕付出没有回报,如今看到灵泉的神奇,干活的劲头更足了,连孩子们都提着小水桶,帮着运送沙土。
与此同时,月河粮道的地脉驿站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旧驿站的土墙被推倒,换上了混合玄石粉末的砖石。工匠们在驿站中央埋下一块半人高的玄石,上面刻着简化的聚魂阵。当第一座驿站的玄石被激活时,正在粮道上运输粮草的士兵们突然感觉体内的灵力流转变得顺畅起来,原本因长途跋涉而疲惫的身体,竟轻快了不少。
“这驿站……有点门道啊!”一个老兵惊讶地说,“刚才还觉得胳膊抬不起来,现在感觉能再扛两袋粮食!”
押运官也发现,战马的呼吸变得平稳,行进速度比之前快了近一成。他连忙让人快马将消息传回青阳城:“地脉驿站起效!军需运输效率提升,士兵疲惫感减轻!”
消息传到工部,陈武正在核对地脉图上的节点。他看着案几上送来的奏报,提笔在月河粮道旁画了个圈,标注“驿站1,效率提升15%”。
“将军,落霞城那边传来消息,引水渠已挖到第一片农田,试种的小麦长势比往年好太多了!”亲兵进来禀报,递上一封农官的急报。
陈武展开奏报,上面画着几株小麦的草图,根系比普通小麦粗壮近一倍,叶片翠绿,还标注着“灌浆速度加快,预计亩产增三成”。他笑着将奏报递给身边的术士:“看来,地脉灵气不仅能助战,还能养农。”
术士捋着胡须道:“天地灵气本就滋养万物,只是以前没人想到能这样引导利用。将军此举,怕是要改写青阳国的农桑史了。”
一个月后,青阳城的聚魂塔下,林浩收到了陈武的汇总奏报。
落霞城聚魂分塔已建至第五层,南部战魂共享效率初步提升20%,驻守南境的周猛部传来消息,士兵们的协同作战能力明显增强,赤砂国的探子不敢再靠近边境;
月河粮道已建成五处地脉驿站,军需运输时间缩短两成,过往商旅也开始借用驿站补给,粮道沿线的村镇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落霞城周边的引水渠灌溉农田千亩,试种的小麦、玉米长势喜人,农官预测秋收时,仅落霞一地就能多收粮食五千石。
“成效比预想的还要好。”林浩看着奏报,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打开战魂录的虚拟界面,上面的提示印证了陈武的奏报:
【检测到地脉开发初见成效,全国战魂共享效率平均提升10%,农产潜力激活,民心凝聚力上升。国运龙气凝实度提升至90%。】
90%的国运龙气,意味着青阳国的根基已前所未有的稳固。林浩能感觉到,聚魂塔的光柱比之前更加凝实,龙气盘旋的速度也加快了,仿佛随时都会破柱而出。
“大王,陈将军还说,下一步计划开发东部狼牙关的地脉节点,那里的地脉能量虽不如落霞城浓郁,却连接着漠北草原,若建驿站,可震慑白狼余部。”亲卫补充道。
林浩点头:“准奏。让他放手去做,不必顾虑。”
他走到窗边,望着东方的天空。那里是原大楚的疆域,自苍澜联军退散后,大楚的残余势力一直在苟延残喘,如今青阳国通过地脉开发稳固了根基,是时候解决大楚的遗留问题了。
“传朕旨意,召李铁、王虎入宫议事。”林浩的声音带着一丝威严,“准备处理大楚事务。”
亲卫领命而去,林浩的目光重新落回地脉图上。图上的红点随着开发计划的推进,正一个个亮起,如同星辰点亮了青阳国的版图。他知道,地脉规划不仅是眼下的民生与军务,更是为青阳国的长远发展铺就的基石。
当这些地脉节点全部激活,当聚魂塔的光芒覆盖每一寸土地,青阳国将真正成为这片大陆上无人敢轻视的力量。
而第一步,便是彻底平定大楚故地,将青阳的旗帜,插遍每一处曾经属于大楚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