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皇宫,凌霄宝殿。
今日的朝会与往日截然不同。殿内鎏金柱上龙纹盘绕,地面光可鉴人,倒映着肃立两侧文武百官的身影。气氛庄重肃穆,隐隐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与期待。所有人都知道,祭天大典之后,新朝新气象,陛下必有新政颁布。
林浩端坐于九龙帝座之上,身着玄黑为底、绣有九爪金龙纹的帝袍,头戴十二旒帝冕。旒珠微垂,遮不住其后那双深邃如星海、威严如狱的眼眸。突破帝级之后,他周身气息愈发内敛,却自有一种与整个大殿、乃至与整个神都气运相连的厚重感,仿佛他坐在那里,便是天地的中心。
仅仅是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群臣,便让所有人,包括炎烈这等老牌皇级强者,都感到一种发自灵魂的敬畏,不由自主地微微垂首,以示恭顺。
“众卿平身。”林浩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仿佛直接在心神间响起。
“谢陛下!”众臣起身,分列两侧,鸦雀无声,等待着天谕。
林浩缓缓起身,目光掠过下方一张张或熟悉或新晋的面孔,沉声道:“祭天礼成,国运已聚,我青阳已非昔日王朝,乃承天受命之天朝。旧制已不足以统御新朝,不足以应对未来之大变局。”
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今日起,革除旧制,立新朝纲常!设三公九卿,以定国本,以明职责!”
殿中气氛瞬间紧绷,所有大臣都屏住了呼吸。
“三公者,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总理阴阳,协理万机,掌天下文武监察之事!”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左侧文官首位:“李铁!”
“臣在!”李铁一步踏出,躬身应道。他如今修为虽非最高,但多年追随林浩,处理政务兢兢业业,沉稳干练,深得信任。
“朕命你为青阳天朝第一任丞相,总领百官,协理阴阳,主持朝政大局!”
“臣,李铁,领旨谢恩!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铁声音沉稳,却难掩激动,深深叩拜。一股无形的、庞大的文官气运开始隐隐向他汇聚。
“王虎!”林浩目光转向武将一列。
“末将在!”一名身材魁梧、气息彪悍、脸上带着一道狰狞旧疤的将领大步出列。他原是青阳军中的老将,作战勇猛,且颇有谋略,在军中威望甚高。
“朕命你为太尉,总掌天下兵马,负责军事调度,戍卫疆土!”
“末将王虎,领旨!必为陛下扫平一切之敌!”王虎声如洪钟,杀气凛然,武运随之加身。
“御史大夫一职,监察百官,纠劾不法,职权重大,朕会亲自遴选合适人选,暂由丞相兼任监察事宜。”
“臣遵旨!”李铁再次躬身。
“九卿者,分理诸事,各司其职!”林浩继续宣布,声音传遍大殿。
“奉常,掌宗庙礼仪,由原礼部尚书担任。”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由……”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负责神都及皇宫戍卫!炎烈!”林浩目光落在炎烈身上。
炎烈微微一怔,随即立刻出列,单膝跪地:“末将在!”他没想到林浩会将如此重要的京师卫戍之权交予他这个降将。
“朕将神都安危交予你手,望你不负朕望。” “末将炎烈,以神魂起誓,必竭尽所能,护卫神都,若有二心,天地共诛!”炎烈重重叩首,心中复杂无比,既有被信任的激动,更有沉甸甸的压力。
“太仆,掌舆马……” “廷尉,掌刑法……” “典客,掌民族事务及外交……” “宗正,掌皇室亲属……” “治粟内史,掌谷货,财政赋税……”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室手工业制造……陈武!”
“臣在!”陈武出列,他原本负责军工及阵法建设。
“朕命你为将作大匠,位列九卿,掌全国工程营造、器械制造、地脉阵法构建!一应资源,优先调配!” “臣陈武,领旨!”陈武大声应道,这对于痴迷于工造阵法的他而言,再合适不过。
“此外,设骁骑将军,掌精锐骑兵,对外征伐!秦武!” “末将在!”秦武踏步出列,声若雷霆。 “执金吾,掌京师巡治安防,稽查不法!赵勇!” “末将在!”赵勇身影如鬼魅般悄然出现,躬身领命。
一系列任命,如同流水般颁下,构建起一个结构严谨、权责分明的全新官僚体系。文武百官各得其所,心中既有对新职位的兴奋,也更感责任重大。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重头戏还在后面。陛下改革官制,绝不仅仅是为了名称和职责的变更。
果然,林浩话锋一转,帝威稍稍释放,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新朝初立,强敌环伺。魔神皇朝底蕴未明,星空之外亦有隐忧。”他提到了星空,让一些感知敏锐的皇级强者心中凛然。“寻常修炼,按部就班,已难以应对瞬息万变之局。故,朕欲立一非常之法——借运之法!”
借运?
百官面面相觑,大部分人都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唯有李铁、陈武等最早追随林浩的核心成员,隐约猜到了一些,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
“朕已晋帝级,身负国运,掌山河鼎,拥人皇印,更得……”林浩略微停顿,没有直接说出战魂录,“……神器辅佐,可初步调动天朝国运之力。”
“此借运之法,便是朕允许尔等,根据所任职位之高低、所立功勋之大小,在一定时限内,向朕,向这青阳天朝,借用不同等级的国运之力,加持己身!”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借取国运之力加持己身?这是何等逆天的手段?闻所未闻!
林浩抬手压下议论,继续解释道:“譬如,丞相李铁,危急之时,可短时间内调动堪比帝级初阶之力,以定乾坤!太尉王虎,或可借皇级巅峰之力,以摧敌锋!九卿及各军主将,依其职司,亦可借取不同层次之力……”
他详细阐述了规则:借力有时限,过后会有虚弱期;借力层次与职位、功勋严格绑定,不可逾越;所借之力主要用于护卫社稷、应对强敌,不可用于私斗内耗;且每一次借力,都会对国运总量和借力者自身根基造成一定负担,不可滥用。
“……此法之核心,在于朕,亦在于一件能沟通、调度、分配国运之神器。”林浩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然,法不可轻授,力不可妄予!欲得借运之权,需立下最严格的神魂誓言,彻底忠于天朝,忠于朕,若有违背,无需朕动手,国运反噬,神器剥离,即刻便叫你形神俱灭,永世不得超生!”
冷酷的规则让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寒,但也彻底杜绝了有人心存侥幸,只想获取力量而不想承担责任的念头。
“现在,”林浩目光扫过全场,“愿意接受此制,立誓效忠,与天朝气运共进退者,上前一步!”
沉默片刻。
丞相李铁第一个毫不犹豫地踏前一步,躬身道:“臣愿立誓!”他深知此法对稳固朝局、提升整体实力的巨大意义。
太尉王虎、卫尉炎烈、将作大匠陈武、骁骑将军秦武、执金吾赵勇……文武重臣,乃至后续许多官员,在经过最初的震撼与权衡后,纷纷毅然踏步而出!
“臣等愿立誓!”
声音汇聚成流,代表着新朝核心班底的彻底凝聚。
林浩微微颔首,意识沉入识海。那本已进化得越发古朴厚重的战魂录悄然浮现,录册之上光华流转,浮现出下方每一位愿意立誓臣子的姓名、官职、功勋等信息。
“以朕之名,以国运为基,以神器为引——契成!”
随着林浩的话语,战魂录洒落道道混沌光芒,与下方每一位立誓官员的神魂以及冥冥中的青阳国运产生了玄妙的联系。一道无形的、坚固的契约就此达成。
所有人都感觉到,自己的神魂之中似乎多了一点什么,那是一个微小的、散发着淡淡金光的符文,它既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通道,一个可以连接向那浩瀚国运之海的端口!
同时,他们也清晰地感受到了那端口另一端所连接的、如同星空般深邃磅礴的力量!那是他们未来在关键时刻可以借用的力量!
激动、震撼、责任感……种种情绪充斥在每个立誓官员的心中。
他们明白,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已经真正与这个新生的天朝,与宝座上的那位帝尊,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无人知晓,这看似由林浩帝级修为和山河鼎、人皇印主导的借运体系,其最核心、最精密的调度、分配、制约功能,实则全部由那本悬浮于林浩识海深处、不断吞吐着混沌气息的战魂录在无声无息地完成。
它,才是这惊天制度的真正枢纽与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