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万神殿的论道,如同在全球超自然领域的深潭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王也阐述的“大道包容”与“共存共荣”理念,如同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许多封闭已久的信仰体系,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然而,并非所有古老的存在都愿意接受这阵新风。对于某些根深蒂固于血腥历史、其存在本身即与痛苦和恐惧捆绑,或冥顽不灵、视任何外来者为死敌的地区性神只,单纯的论道与劝说,无异于对牛弹琴。地球超自然联盟,面临着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刻:是无限期地等待其醒悟,还是采取更果断的措施?
答案显而易见。联盟的耐心和善意并非无限,尤其是在关乎文明整体生存与发展的大局面前。王也及其领导的核心层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真正强大且团结的联盟,必须兼具包容的胸怀与扞卫秩序的雷霆手段。于是,一场针对不同性质抵抗者的、区别对待的行动,悄然展开。这不仅是策略的需要,更是对“力量”与“道德”、“征服”与“说服”这一永恒命题的一次现实演绎。
需要雷霆手段:涤荡污秽,以力镇邪
目标锁定在了南美洲亚马逊雨林深处,一个名为“血藤谷”的禁忌之地。根据联盟情报和远古记载,此地盘踞着一个极其古老且邪恶的意识聚合体——被称为“噬血之母”。它并非自然之灵,而是远古某个盛行活人献祭的丛林部落,在灭亡前夕,以其全族的疯狂怨念和无数牺牲者的鲜血与恐惧为祭品,意外催化形成的一个畸形的信仰怪物。它没有智慧生物的理性,只有对鲜血和灵魂的无尽渴望,其力量辐射范围内,草木扭曲,动物凶暴,任何误入者都会精神错乱乃至成为其养料。它甚至能间歇性地影响周边部落,诱使其进行黑暗的血祭以换取短暂的力量或丰收,是当地一大毒瘤。
虚拟万神殿论道时,“噬血之母”的投影充满了混乱与贪婪的意念,对王也的共存理念完全无法理解,只将其视为更强大的“猎物”。论道结束后,其活动反而变本加厉,试图吞噬周边几个已与联盟建立初步联系的温和自然灵,严重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平衡和联盟的布局。
对此,联盟高层意见高度一致:此獠不可教化,留之必为大患,必须予以铲除。
执行此次净化任务的,并非大军压境,而是王也分身亲自出手,辅以一支精干的元初门清剿小队。此举意在彰显联盟最高武力的绝对权威,以及对这种邪恶存在的零容忍态度。
月黑风高之夜,血藤谷上空阴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和腐败气息。王也分身凌空而立,周身清光缭绕,与谷中翻涌的暗红色邪气形成鲜明对比。他并未多言,直接祭出了得自蜀山锁妖塔历练时炼化的一柄“纯阳诛邪剑”仿品。剑身绽放出万丈金光,至阳至刚的气息如同烈日融雪,瞬间驱散了谷口浓重的邪雾。
谷深处的“噬血之母”感受到了致命威胁,发出尖锐刺耳的精神咆哮,无数由污血和怨念凝聚成的触手状藤蔓冲天而起,如同狂舞的毒蛇,铺天盖地地卷向王也。这些藤蔓不仅蕴含物理攻击,更带有强烈的精神污染和诅咒之力。
“冥顽不灵,荼毒生灵,当诛!”
王也声音冰冷,不带丝毫情感。他并指如剑,纯阳诛邪剑化作一道撕裂夜空的惊鸿,剑光过处,污血藤蔓纷纷汽化,蕴含的怨念被至阳剑气彻底净化。剑势不减,直刺谷底核心——一团不断蠕动、由无数痛苦面孔组成的巨大肉瘤状物体。
“噬血之母”疯狂挣扎,调动整个山谷积累千年的血煞之气试图抵挡,但在王也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纯阳剑气如同烧红的尖刀切入黄油,瞬间贯穿了肉瘤核心。凄厉至极的精神尖啸戛然而止,肉瘤猛地爆开,化为漫天黑红色的灰烬,随即被紧随其后的净化金光扫荡一空。
谷中弥漫的邪气迅速消散,扭曲的植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正常,那些被奴役的弱小精魂也得到了解脱。王也分身抬手布下几个净化阵法,彻底清除残留污染,并引动周围纯净的木灵之气滋养此地。短短一夜间,为祸千年的“噬血之母”及其巢穴,被从地球上彻底抹去。
消息传出,在全球超自然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尤其是那些原本对联盟心存轻视或抱有恶意的地区性神只,真正感受到了何谓“雷霆之威”。它们意识到,那个在虚拟万神殿中语气平和的强大存在,并非没有獠牙。与其为敌,下场便是灰飞烟灭。这种赤裸裸的力量展示,比千言万语的说教更具威慑力,有效地遏制了许多潜在的顽固抵抗念头。
就在净化血藤谷的同时,联盟对另一类抵抗者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例如,在非洲那片曾拒绝联盟特遣队的雨林,守护神“姆内蒂”在虚拟万神殿论道后,虽然并未立刻表示归附,但其排斥情绪明显减弱,并通过部落大祭司传递出愿意有限接触的信号。
联盟迅速抓住这一契机,调整策略。他们没有再派遣武装气息浓厚的特遣队,而是组织了一个小型文化交流团,成员包括一位精通自然魔法的德鲁伊长老、一位对非洲原始信仰有深入研究的元初门人类学修士,以及几位携带非侵入性研究设备的学者。他们以极其谦逊的姿态进入雨林,完全尊重当地的禁忌和仪式。
交流团首先帮助部落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病正在部落孩童中蔓延,传统的草药效果不佳。德鲁伊长老与部落巫医合作,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自然魔法,成功配制出了有效的药剂,控制了疫情。这一举动赢得了部落民的好感。
随后,在祭祀“姆内蒂”的仪式上,德鲁伊长老以平等的心态,尝试用最纯粹的自然之心与森林之灵沟通,表达了对森林的敬畏与合作的诚意,而非之前那种带着“勘探”或“整合”目的性的接触。元初门修士则与部落长老们坐而论道,探讨东方“天人合一”思想与部落“与自然共生”理念的共通之处,相互启发,气氛融洽。
联盟明确向部落和“姆内蒂”的化身承诺:
1. 承认雨林为核心“自然圣域”,联盟永不在此设立军事据点或进行资源掠夺性开发。
2. 部落享有高度自治权,其内部事务、祭祀传统,联盟绝不干涉。
3. 联盟愿提供必要的医疗、教育等援助,并邀请部落代表参与联盟关于生态保护的相关会议,听取其智慧。
4. 仅在面临确凿的外星威胁且可能波及雨林时,联盟会请求非命令“姆内蒂”及部落的力量协助防御。
这种充分尊重、互利共赢的态度,逐渐消融了“姆内蒂”和部落的隔阂。森林之灵感受到联盟的诚意与包容性,其意识场中那股排外的敌意渐渐转化为一种谨慎的接纳与合作意向。最终,部落大祭司代表“姆内蒂”与联盟签署了一份基于相互尊重和共同防御的《自然圣域保护与合作协议》。这不是投降或归附,而是一种平等的结盟。
类似的怀柔策略,也在安第斯山脉那个信奉山神的村落取得了进展。联盟不再试图强行勘探“瓦卡”秘境,而是帮助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并以其能接受的方式如通过萨满进行象征性祭祀后,在山谷外围进行有限度的地质监测等建立联系。虽然过程缓慢,但方向是积极的。
“血藤谷的雷霆净化”与“非洲雨林的怀柔结盟”,这两个几乎同步发生、手段迥异的案例,清晰地传达了联盟的策略:对顽固不化、危害生灵的邪恶存在,施以雷霆手段,坚决镇压;对可沟通、愿合作、其存在本身具有生态或文化价值的地域性神只,则给予充分尊重和有限自治权,以德服人,寻求共存。
这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基于对目标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利弊权衡。其核心原则在于:
· 是否具有可教化性? “噬血之母”本质是混乱邪恶的聚合体,无药可救;“姆内蒂”则是中立的自然意识,可引导向善。
· 其存在是否对整体生态和文明有害? “噬血之母”是毒瘤,必须切除;“姆内蒂”是雨林生态的一部分,值得保护。
· 合作是否比对抗更能实现长期利益? 消灭“姆内蒂”代价巨大且破坏生态,合作则能共赢。
王也的分身在处理完这两桩截然不同的事务后,于元初门秘境中静坐良久。他深知,“以力服人”易,但纯靠武力维持的秩序脆弱且充满隐患;“以德服人”难,却能为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真正的“道”,在于把握刚柔之间的平衡,知进退,明取舍。该出手时如雷霆万钧,荡清寰宇;该怀柔时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这次的成功实践,不仅有效推进了全球整合进程,更让联盟内部对如何运用力量有了更统一、更成熟的认识。它向整个地球超自然世界宣告:联盟既有包容万象的胸怀,也有铲除邪秽的决心。这为后续应对更复杂的内部矛盾和未来必然到来的星际挑战,树立了重要的行为准则。
而远在红尘中历练的王也本体,虽未直接参与这些决策,但通过分身的反馈,亦对“力量”与“道德”的运用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他的道心,在见证与反思这“力”与“德”的交织中,愈发通透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