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父亲——前任令主菱花骄阳,于一年前被清河令令主司水南击败。那时,自己本应作为人质被送往清河令,然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清河令令主并未要求自己充当人质,反倒将当时年仅五岁的小妹菱花悦带走,让她与当时仅十一岁的清河令少主司水清扬定了亲。
三花令令主菱花礼冷哼一声,清河令的令土,他势在必得!司水南那个老东西,难道不明白放虎归山的后果有多严重吗?居然要走了自己的小妹,她死了就死了吧。
正在此时,一名斥候匆忙来报:“报!清河令传来消息,三日前,清河令居城突然燃起大火,清河令的少主和菱花姬皆葬身火海!目前,清河令的庶长子已继承少主之位!”
菱花礼听闻这个消息,先是怔了一下,随后大喜道:“天助我也!我曾与清河令的庶长子打过交道,此人是个草包。既然小妹和她的夫君一同葬身火海,倒也省了不少事。如此一来,我这个做大哥的动手便再无顾忌了!我这个妹妹的死,正好可以好好利用一番。别怪哥哥无情,要怪,就怪你选了个错误的未婚夫吧。”
说完,他召集了仆人,说道:“去,散布消息,就说火是司水沧放的,他为了杀死司水清扬和我妹妹,好登上少主之位,手段极其歹毒!”
很快,消息便传播开来,在附近几个村落闹得沸沸扬扬。司水沧初任清河令的少主,新官上任三把火,下令抓捕了一批随意议论之人。然而,民众的议论又岂是能轻易堵住的呢?
与此同时,在三花令的居城里,菱花礼正神色凝重地凝视着自己的家臣与将军们。这些家臣和将军们皆是父亲留给他的宝贵遗产,也是三花令最为自豪的风林火山部队。
风大将是三十五岁的白羽城城主流隼疾,他掌管着三花令的轻装骑兵。
林大将为四十三岁的青森城城主棘雨信,他统领着三花令的步兵,其中包括枪兵、火器部队以及弓兵。
火大将乃是五十五岁的老将、朱炎城城主炎虎咆,他执掌着三花令的重装骑兵。他麾下的士兵全身皆身着涂有朱红色的铠甲,被称作赤备队。
山大将是三十六岁的玄岳城城主岳铠戍,他负责统领御前武者。
菱花礼开口说道:“诸位都听到了吧,对于外面的流言,我有理由怀疑,清河令新任少主谋害了我妹妹和妹夫,诸位意下如何?”
棘雨信说道:“这还用问吗?令主大人,我们必定要复仇!”
流隼疾急忙说道:“令主大人,如今不宜开战。我们三花令仅有五十五万石的土地产值,按照每万石招募二百五十名士兵的标准,我们的兵力不过一万三千七百五十人,又怎能与清河令的一万八千人相抗衡呢?”
炎虎咆冷哼一声,说道:“此言差矣!我们三花令的风林火山部队必定能够战胜他们。去年他们之所以侥幸存活,是因为得到了三川令和上山令的相助。此次,绝不可能再让他们这般走运!”
岳铠戍进言:“臣听闻,清河令御台所的家族隶属三川令,我们不妨与他们的家主联手。如今清河令换了少主,他们心里必定不悦。”
菱花礼点头说道:“那么,我们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写信给三川令,另一方面,按照每万石粮食招募三百五十名士兵的标准进行征兵,如此一来,总兵力能达到一万九千人,可对清河令来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四位大将齐刷刷地点头,齐声说道:“令主英明,臣等这就去办理此事。”
随后,众大将向部将下令:“集结军队,准备出征清河令,此次定要报一年前的仇!”
部将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传达给乡村武者。
而在清河令的居所里,司水南和新任少主司水沧以及众家臣也在开会。
谍报头目晦流深汇报:“禀令主和少主,有消息证明,三花令联合御台所的家族三川令,意欲进攻我们清河令!”
司水南怒目圆睁,须发皆张,厉声吼道:“菱花礼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竟妄图蓄意挑起事端,一年前就该把他扣为人质!他们到底是已经和三川令联手了,还是尚未联合呢?”
谍报头目晦流深前来汇报:“三花令已向对方发出结盟邀请,同时还提出求娶三川令令主的大女儿溪流清姬。”
司水南意味深长地瞥了家族长老一眼,问道:“长老,你对此有何看法?”
家族长老渊澄玄鉴诚惶诚恐地回应道:“令主大人,御台所并未犯错,不宜随意废黜。”
司水沧神色淡然,轻声说道:“三花令实在是欺人太甚,难道他以为只有自己拥有盟友吗?父亲不妨去请上山令的令主出山相助,他是我的外祖父,必定会施以援手。至于御台所,父亲可以先将其暂时软禁,以防她通风报信、泄露机密,待战争结束后再作处置,您意下如何?”
司水南点头说道:“就这么办吧。”他同样下达命令:“集结军队!”
三川令令主溪流澈和上山令令主峰岳凛收到了三花令与清河令的结盟书。溪流澈对三花令的来使说道:“贵使一路辛苦,我们愿意出兵相助,但嫁女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峰岳凛心想,若此役获胜,自己的女儿将成为清河令的新御台所,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出兵。
就这样,四个令均发布了出征命令书,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准备与部队集结工作。常备军与民兵着手进行为期一周的武器和军粮筹备。女人们则忙着编织草鞋,好让出征的丈夫和儿子们能有鞋穿。
在居城里,北冥太子公孙龙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说道:“我们呈递给首席神将的拜谒信函都送上去好些天了,怎么还未送达呀?”
女仆樱花说道:“大人们,由于三花令与清河令重新开启了战端,信件应当是滞留了,待战争结束便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