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谷的水汽混着柴油味扑面而来,林霄趴在伪装网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马翔就蹲在他左侧,迷彩服袖口卷起,露出小臂上淡粉色的疤痕——那是在边境扫雷时被弹片划伤的,退伍证上的\"优秀士兵\"奖章,此刻正硌在他胸前的内袋里。
\"红军指挥中枢的备用电缆在三号掩体。\"马翔突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手里的战术匕首正漫不经心地削着草根,\"我在工兵连时排过这种线,pVc管包裹的是通讯缆,黑色橡胶管套的是动力缆,动力缆的接地极通常埋在水源三米范围内。\"
林霄的目光立刻投向溪谷下游的浅滩。那里果然有根锈迹斑斑的钢管露出水面,管口缠着圈褪色的警示带——标准的军用接地极标识。\"柴油机组的中性点接地电阻是4欧姆,\"他想起车间老电工说过的话,\"只要用导体把接地极和溪水里的岩石连起来,整个供电系统会瞬间形成回路,电压骤降会逼得备用电源自动切换。\"
\"得用裸铜线。\"马翔从背包里掏出卷东西,不是绝缘铜丝,是剥去外皮的硬铜线,线芯锃亮,\"这是我拆的爆破线,能过200安培电流,足够烧断发电机的保险片。\"他拍了拍腰间的快拔枪套,里面是空的——退伍时武器上交了,但枪套的位置还留着常年佩戴的压痕。
金雪的望远镜突然顿了一下:\"西北方向有动静,三个黑影正往发电机挪,动作很标准,是蓝军的渗透小组!\"
林霄和马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蓝军居然也盯上了红军的指挥中枢电力系统,而且动作比他们更快。\"不能让他们得手。\"马翔突然拽出腿侧的军刺,那是他退伍时特批保留的纪念品,刀刃上还刻着部队番号,\"红军指挥系统一瘫痪,西麓防线就完了。\"
林霄按住他的手腕:\"咱们的任务是逼红军启用备用系统,不是跟蓝军火并。\"他指了指溪谷中央的石桥,\"桥面有缝隙,把铜线铺在石板下,蓝军踩上去会先触发短路,红军就有预警时间了。\"
分工瞬间明确:赵猛带两人去上游垒石坝蓄水,抬高水位加速导电;周洋和金雪负责剪断红军阵地外围的铁丝网,清理退路;林霄和马翔则带着铜线往石桥移动,老张留下警戒,用红外激光指示器标记蓝军渗透小组的位置。
马翔的战术动作比所有人都标准,低姿匍匐时身体几乎贴地,肘部和膝盖的移动幅度控制得恰到好处,这是在边防部队练出来的硬功夫。\"蓝军的渗透战术是'鹰爪',三人一组呈三角掩护,\"他边爬边低声分析,\"带头的应该是士官,步伐比另外两人沉,负重更多,可能带了爆破装置。\"
林霄突然想起马翔的档案——这小子在部队时就是战术标兵,参加过跨区演习,对蓝军的渗透套路了如指掌。他配合着马翔的节奏,两人像两只蜥蜴般穿过开阔地,铜线在身后拖出条银色的轨迹。
刚到石桥下,老张的激光指示器突然在对岸闪了三下——蓝军开始行动了。马翔迅速将铜线两端固定在桥墩的钢筋上,又往缝隙里塞了把潮湿的苔藓:\"苔藓导电,能让短路延迟两秒,给咱们留撤离时间。\"
林霄刚要爬回掩体,就听见马翔低喝一声:\"卧倒!\"
一颗模拟爆破弹在石桥旁炸开,气浪掀飞了伪装网。蓝军渗透小组显然发现了他们,正交替掩护着冲过来。马翔顺势翻滚到桥墩后,军刺在手心里转了个圈,摆出格斗姿势——这不是武警擒拿术,是解放军的战场格斗术,招招致命。
冲在最前面的蓝军士兵刚转过桥墩,就被马翔锁住了喉咙。退伍军人的臂力惊人,小臂肌肉贲张,硬生生将对方按得跪倒在地。另一名士兵举枪瞄准,林霄突然甩出块鹅卵石,精准砸中对方的手腕,步枪\"哐当\"掉在地上。
\"别杀他!\"林霄吼道。
马翔的动作顿了顿,改锁喉为反剪手臂,膝盖顶住对方的腰椎。这是部队里\"留活口\"的标准动作,既让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又不会造成重伤。\"看清军衔,\"他低声提醒林霄,\"上等兵,不是士官,说明带头的还在后面。\"
果然,石桥另一头传来低沉的喝声:\"放弃抵抗!我是蓝军渗透尖兵班班长,你们已经被火力压制!\"
林霄拽着俘虏往掩体退,突然注意到对方的领章——不是蓝军的深蓝色,是红军的暗红色!他猛地扯开俘虏的衣领,里面的作训服上印着\"红军侦察营\"的字样。
\"是伪装!\"马翔瞬间反应过来,军刺已经抵住俘虏的颈动脉,\"他们是红军的反侦察小组,故意穿蓝军制服诱敌!\"
俘虏突然笑了,嘴角溢出的模拟血包液体染红了下巴:\"反应挺快,但晚了。\"他用下巴指了指红军阵地,指挥帐篷的灯光突然全灭,\"你们的短路让备用电源启动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林霄这才明白,红军早就知道指挥中枢暴露,故意留着发电机当诱饵,等着蓝军来破坏,好趁机转移到真正的备用系统。他们的莽撞行动,反而帮了红军的忙。
\"撤!\"他拽着马翔往密林跑,身后传来红军反侦察小组的喊声:\"把他们当成蓝军余部,追!\"
钻入灌木丛时,金雪突然撞在一个硬东西上——是台对讲机,从刚才被马翔制服的红军士兵身上掉的。里面正传出急促的呼叫声:\"各单位注意,反侦察任务完成,切换加密频道......\"
林霄一把抢过对讲机,调到民用调频波段。电流杂音瞬间淹没了红军的通讯,马翔突然按住他的手:\"留30秒,让他们以为是设备故障,不是人为干扰。\"这是电子对抗的基本常识,他在部队时学过。
跑出百米后,马翔突然停下脚步,侧耳倾听:\"无人机,高度50米,速度15节,是蓝军的'银雀'侦察机型。\"他的听觉在部队受过特殊训练,能从螺旋桨声分辨无人机型号。
赵猛正举着弹弓瞄准,被马翔按住:\"碳纤维桨叶,石块砸不坏,用这个。\"他从背包里掏出根细钢丝,缠在弹弓皮兜上,\"打尾翼的平衡杆,那是塑料件。\"
竞技弹弓的弓弦发出轻微的\"嗡\"声,钢丝精准缠住了无人机的尾翼。螺旋桨瞬间失衡,无人机摇摇晃晃地坠向地面,撞在松树上解体。
\"快捡残骸!\"马翔第一个冲过去,动作有条不紊,\"电池扔远,主板拆下来,外壳埋了。\"他边拆边解释,\"《装备管理条例》里,演习损耗和故意损毁的界定在'主观意图',咱们这算战场意外,只要清理干净......\"
话音未落,他的动作突然僵住了。无人机残骸的内侧,印着一行极小的字:\"军用编号:J-07-2025\"——这不是民用改装的,是正儿八经的军用侦察设备,刚才看到的民用标识是伪装。
空气瞬间凝固了。马翔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擅自损毁军用侦察设备,无论是否在演习期间,都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别慌。\"林霄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注意到马翔的手在抖——不是害怕,是退伍军人对军纪的本能敬畏。\"这台无人机的战术编号是'07',属于蓝军电子对抗营直属,\"他强迫自己冷静分析,\"他们不会因为一台侦察机构建刑事案,最多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但......\"
他没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是非法闯入者,性质完全不同。
老张突然往无人机主板上撒了把泥土:\"埋了它,就当没这回事。\"老人的手抖得厉害,却努力保持镇定,\"红军反侦察小组还在追,先摆脱他们再说。\"
马翔深吸一口气,迅速拆解主板上的存储芯片,用军刺刮掉上面的数据涂层:\"芯片毁了就查不到飞行记录,他们最多知道设备丢了,不知道是谁干的。\"他的动作恢复了军人的精准,手指在细小的线路间游走,\"这是战场生存的基本法则——不留下任何痕迹。\"
藏匿好残骸后,十七人钻进岩洞。马翔用军刺在岩壁上画战术地图:\"红军反侦察小组的追击路线是'梳形搜索',每三分钟推进十米,我们有七分钟时间从西侧裂缝突围。\"他指着裂缝深处,\"那里有回声,说明是通的,可能是老防空洞的支洞。\"
林霄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低估了这个退伍军人。马翔的慌张不是少年人的胆怯,而是对规则的敬畏;他的冷静不是天生的镇定,而是部队训练出的战场素养。这十七人里,真正懂\"规矩\"的,或许只有他。
\"蓝军快反部队的动向呢?\"林霄问。
马翔立刻在地图上标出三个箭头:\"根据战术手册,电子对抗营遇袭后,快反部队会在五分钟内形成半径三公里的包围圈,我们现在就在圈里。\"他敲了敲西侧的裂缝,\"唯一的缺口是黑松岭主峰的断崖,那里有段废弃光缆,蓝军不会设防——光缆路由属于军事禁区,他们怕误伤线路。\"
\"光缆......\"林霄的心猛地一跳,陈峰的话突然在耳边回响。
\"快撤!\"马翔突然拽起他,岩洞口传来了红军反侦察小组的脚步声,\"他们用红外热像仪了,泥土藏不住体温!\"
十七人钻进裂缝时,马翔断后。他用军刺在岩壁上划下道斜线——这是边防部队的\"危险警示\"标记,能暂时迷惑追兵。裂缝里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听见他压低的指令:\"贴左侧走,右侧有渗水,容易打滑......保持间隔两米,防止踩踏......\"
当他们终于从裂缝另一端钻出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主峰断崖就在眼前,裸露的岩石上能看见光缆的保护管,像条黑色的巨蟒盘踞在峭壁上。
\"就在下面。\"马翔指着断崖下的平台,\"光缆接头盒在那里,蓝军的备用指挥系统肯定藏在附近——光缆是最高级别的通讯线路,能抗电磁干扰。\"
林霄突然明白了。他们不是在红蓝军之间乱撞,而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一步步靠近黑松岭最深的秘密。那些短路、那些追逐、那些看似莽撞的行动,或许都在陈峰的算计之中。
\"快看!\"金雪突然指向天空。
三架蓝军直升机正往断崖飞来,机身上的\"快反部队\"标识清晰可见。最前面那架的扩音器正播放着冰冷的通告:\"非法闯入者,立即停止移动!根据《国防法》及《军事演习管理规定》,你们已涉嫌危害军事行动安全,我们有权采取强制措施!\"
马翔的脸色彻底变了。他猛地拽住林霄,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他们动真格的了。'强制措施'在演习术语里,意味着可以使用实弹警告......\"
林霄看着断崖下的光缆接头盒,又看了看逼近的直升机,突然做出决定:\"下去!拆接头盒!\"
\"你疯了?\"马翔的声音都变了,\"那是军事光缆,破坏它的罪名比打无人机重十倍!\"
\"不拆,\"林霄盯着他的眼睛,\"是看里面的东西。陈峰要的不是参数,不是设备,是藏在光缆里的......\"
话音未落,直升机的舱门打开了,蓝军士兵正准备索降。马翔突然从背包里掏出最后一颗模拟手雷,拉开保险栓往崖下扔去——不是为了攻击,是为了制造烟雾掩护。
\"跟我来!\"他吼道,率先冲向断崖的陡坡,身手矫健得像只山羊。这才是退伍军人的真正模样,平时藏起锋芒,危急时刻却比谁都可靠。
林霄紧随其后,身后是蓝军士兵的喊叫声和直升机的轰鸣。他看着马翔在前面开路的背影,突然明白这十七人的队伍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老张的经验,金雪的细致,赵猛的勇猛,周洋的技术,还有马翔的规则感。
而他们所有人,都在被一根无形的引线牵引着,走向黑松岭最深的秘密。那秘密或许藏在光缆里,或许藏在陈峰的指令里,或许,就藏在他们这些民兵自己身上——藏在那些被正规军轻视的、却能在绝境中迸发的生命力里。
直升机的探照灯扫过来时,林霄和马翔正好钻进光缆接头盒旁的凹洞。蓝军士兵的脚步声在头顶响起,而他们的身下,那根黑色的光缆正静静地躺着,像条沉默的巨蟒,守护着足以改变一切的答案。
马翔的军刺已经抵在了接头盒的锁扣上,眼神复杂地看着林霄。拆,还是不拆?这个决定,将决定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林霄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军刺落下的瞬间,他仿佛听见了某种声音——不是风声,不是枪声,而是五大战区的警报声,正在遥远的地方,为一群闯入演习的民兵悄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