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月光如水银,透过窗格,洒在静心苑的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清冷的辉光。
我站在院中,任由晚风吹拂着我的长发。这是我被掳进宫后,第一个真正独处的夜晚。没有监视的目光,没有压抑的沉默,只有我自己。
但这寂静,比任何喧嚣都更让我警惕。
我没有急着进屋休息。我的身体或许疲惫,但我的精神,我的“数据之眼”,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
这里,是我的新领地,也是我的新战场。在安睡之前,我必须勘察我的每一寸阵地,清点我的每一件“武器”。
我缓步走进那座雅致的小楼。
楼内的陈设,比我想象的还要精致。紫檀木的桌椅,素雅的青瓷,墙上挂着意境悠远的山水画,角落的博古架上还摆着几件玉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早已散去的熏香,证明这里曾经的女主人,品味不俗。
但我对这些毫无兴趣。
我的目光,像最精密的扫描仪,掠过每一个角落,分析着所有物品的“可用性”。
桌上的铜胎掐丝珐琅香炉,里面还残留着半炉早已冷却的香灰。
【物质成分分析:草木灰,颗粒直径约0.05毫米,干燥度98%。质量轻,摩擦系数高,适合作为声波传导介质。】
妆台的抽屉里,有一个小巧的针线盒,里面有几卷不同颜色的丝线。
【材质分析:天然蚕丝,韧性极佳,细微不可见,可用于构建触发式机关。】
盥洗室里,有几个擦拭得锃亮的铜盆。
【物品分析:盆地光滑,可形成稳定反射面。利用水面张力与光学反射原理,可构建简易光影预警装置。】
……
我的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冷笑。
对于一个普通的闺阁女子而言,这里是华美的居所。但对我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堆满了基础材料的实验室。
幕玄辰给了我一座笼子。
那我就用这座笼子里的材料,为他打造一个惊喜。
说干就干。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构建一套覆盖全院的“人肉报警器”。
我将香炉里所有的香灰,小心翼翼地倾倒在一张韧皮纸上。然后,我又走到屋檐下,从那些常年不见阳光的角落,刮取了最干燥、最细腻的浮土。
我将两者以精准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粉末,比单纯的香灰更有分量,不易被风吹散,又比单纯的尘土更细腻,任何轻微的触碰,都会在上面留下清晰的痕迹,并发出独特的、细碎的摩擦声。
随后,我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施工”。
我像一个最耐心的猎人,在自己的领地里布设陷阱。我将这些粉末,沿着院墙的内侧,薄薄地、均匀地撒了一圈。在院门后,在每一扇窗户的正下方,我都加厚了分量。
整个过程,我没有使用任何工具,只用我自己的手指。我能通过指尖的触感,精确地控制粉末的厚度与密度。
“数据之眼”在我的视网膜上,不断刷新着模拟数据。
【警报系统1.0构建完成。】
【触发机制:压力变化。】
【预估效能:体重超过15公斤的生物体,以正常速度移动,将引发特定频率的摩擦声。可根据声响的模式与连续性,初步判断入侵者的体型、速度,乃至数量。】
做完这一切,已经耗费了我近一个时辰。我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我毫不停歇。
接下来,是“光学预警系统”。
我取来两个铜盆,到院中的池塘里,打了半盆清水。
我将它们分别放在卧室和书房的窗台下,摆放在低矮的木凳上。然后,我开始反复调整它们的位置和角度。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工作。
我要计算月光从窗外投入的角度,要计算水面反射后,光斑投射在天花板上的最佳位置。那个位置,必须是我躺在床上,或者坐在书桌后,用眼角的余光就能轻易瞥见的地方。
“数据之眼”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光学预警系统构建中……】
【正在计算月光入射角……优化水面反射曲率……校准天花板成像焦点……】
终于,在尝试了数十次之后,两块稳定而清晰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光斑,出现在了房间天花板的角落里。它们就像两轮安静的小月亮,静静地悬挂在那里。
【系统就绪。任何穿越窗外光线的移动物体,尺寸大于拳头,都将导致天花板光斑产生可识别的、瞬间的明暗扰动。】
完成了这两道防线,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走到床边,却没有立刻躺下。
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属于幕玄辰的、庞大的龙气,依旧盘踞在东宫的深处。它像一座沉睡的火山,看似平静,内部却翻涌着足以毁灭一切的岩浆。
我与他之间的能量链路,像一根无形的蛛丝,横跨了整个东宫,将我和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他的一举一动,他情绪的每一次细微波动,都会通过这条链路,传递到我的感知中。
我今晚所做的一切,与其说是为了防备未知的敌人,不如说,就是为了防备他。
这个将我囚禁于此的男人。
我脱下外衣,躺在了那张柔软得不像话的床上。但我没有闭上眼睛,而是睁着眼,静静地看着天花板上的那两轮“小月亮”。
我的耳朵,则在仔细地聆听着。
聆听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聆听池塘里锦鲤偶尔摆尾的“哗啦”声。
以及……我洒在地面上的那些粉末,那片绝对的、死寂的沉默。
在这座守卫森严的东宫里,在这座名为“静心苑”的牢笼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丝属于自己的、可以掌控的安全感。
这感觉微不足道,却弥足珍贵。
今夜,无人踏足。
但我的防线,已经筑起。我将枕戈待旦,等待着第一个,敢于越界之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