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掠食者溃败的残骸,如同被狂风吹散的灰烬,在格利泽星系外围的虚空中缓缓漂浮、冷却。星火联盟的舰队正在进行谨慎的扫荡和残骸回收,每一块掠食者战舰的碎片,都可能蕴含着关于银河系边缘黑暗地带的情报和异种科技。胜利的欢呼声早已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却又更加凝重的氛围。每个人都清楚,击退鬣狗固然值得庆幸,但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可能被这场战斗吸引而来的、更强大的掠食者,以及……那始终高悬于顶的、来自“监督者”的冷漠注视。
“希望之光”号战术中心内,气氛严肃。巨大的星图上,代表溃逃掠食者残部的光点正仓皇逃向“实验区”边界,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星图边缘那几个新出现的、极其微弱且闪烁不定的信号源上。它们若隐若现,仿佛幽灵般在边界之外游弋,散发着与掠食者截然不同的、更加隐蔽和危险的波动。
“确认了,不是掠食者的援军。”陈骏指着光谱分析数据,眉头紧锁,“能量签名高度内敛,规则扰动极其细微,科技层级……明显高于掠食者,甚至可能不亚于我们巅峰时期。他们在观察,非常谨慎,但……充满目的性。”
“是‘观察者’吗?监督者派来的?”灰隼沉声问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
“无法确定。”梁熠的声音响起,他不知何时已悄然出现在指挥席旁,身影凝实,气息比之前更加深邃内敛,仿佛与周围的时空融为一体。经过短暂的调息,他不仅完全恢复,对源初之力和规则权限的掌控似乎更进了一层。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幽灵信号,眼中混沌漩涡微微流转,“能量特征与‘监督者’的冰冷秩序不同,更偏向于……‘信息收集’和‘隐匿’。可能是监督者下属的某种低干涉度观察单元,也可能是……被刚才战斗的规则扰动吸引来的、其他对‘逆熵’感兴趣的……‘第三方’。”
“第三方?”林雪担忧地看向梁熠。
“宇宙很大,黑暗森林中,并非只有猎食者和猎物。”梁熠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总有些存在,喜欢躲在暗处,窥探秘密,等待时机。我们与‘归零者’的冲突,与‘监督者’的对话,以及刚刚展现出的规则层面能力,就像在黑暗中点燃的火炬,足够吸引一些‘好奇心’重的家伙了。”
他抬起手,指尖在虚空中轻轻一点。星图上的几个幽灵信号附近,空间的规则结构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几乎不可探测的变化。一种无形的“信息屏障”和“因果扰流”被悄然布下。这不是攻击,而是防御性的“迷雾”,旨在干扰对方的探测精度,并让任何试图追溯信号源的行为变得困难重重。
“我们的‘实验区’并非绝对安全,监督者的‘保护’更像是一种隔离。在证明我们的‘价值’和‘可控性’之前,我们依然是许多存在眼中的‘奇观’或……‘标本’。”梁熠看向灰隼和陈骏,“不能因为一场胜利就松懈。必须加快恢复和升级速度,尤其是对规则武器的深度开发和防御体系的构建。”
“明白!”灰隼重重点头,“‘逆锋’舰队的实战数据非常宝贵,正在加速分析。下一代结合了规则编辑器的‘裁决者’级主力舰蓝图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另外,基于对掠食者残骸的逆向工程,我们在能量护盾穿透和舰体结构强化方面也有新发现。”
“规则层面,我们对‘悖论子弹’的变种——‘逻辑锁’有了新想法。”陈骏补充道,眼中闪烁着技术狂人的光芒,“它可以暂时冻结目标的局部规则运行,虽然持续时间极短,但用在关键时刻,比如敌方旗舰跃迁前夕或者大招蓄能时,效果可能奇佳。”
梁熠微微颔首,对这些进展表示满意。联盟的潜力正在被快速激发。但他心中清楚,真正的挑战,来自于更高层面。他能够隐约感觉到,那来自“监督者”的注视,在战斗结束后并未离开,反而……更加“专注”了。仿佛在评估着这场“压力测试”的结果,并等待着下一步的“数据采集”。
就在这时,一股极其微弱、却直接作用于规则层面的“信息流”,如同穿过缝隙的微风,悄无声息地触及了梁熠的意识。不是攻击,而是一段经过高度加密的、蕴含着复杂数学结构的“数据包”。
梁熠眼神一凝,源初之力瞬间将这股信息流包裹、隔离、然后开始高速解密。信息量不大,内容却让他瞳孔微缩。
那是一幅残缺的星图片段,标记着一个位于银河系另一旋臂、极其遥远的未知星域坐标。旁边附带着一段简短的、用某种宇宙通用信息编码写成的留言:
“逆熵之火,恭喜幸存。然火炬已燃,窥伺者众。‘收藏家’已动身,‘清算者’在观望。小心‘共鸣’。——‘匿踪者’。”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来源无法追踪。
“收藏家”?“清算者”?“匿踪者”?这些称谓显然代表着宇宙中某些不为人知的强大势力或个体。“共鸣”又指的是什么?这条信息是警告?还是挑拨?发送者“匿踪者”是敌是友?
梁熠瞬间意识到,星火联盟已经踏入了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舞台。他们不再只是“监督者”的观察样本,也成为了其他隐藏势力关注的目标。这条信息,就像扔进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预示着水下暗流的涌动。
“看来,我们的‘观众’,比想象中要多。”梁熠将解密后的信息共享给灰隼和林雪,语气依旧平静,但眼神锐利如刀,“‘收藏家’……听起来像是对稀有事物有特殊癖好的存在。‘清算者’……名号充满肃杀之气。至于‘匿踪者’,送信却藏头露尾,动机难测。”
“我们需要更多情报。”灰隼面色凝重,“被动防御太吃亏了。”
“没错。”梁熠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是时候,主动放出一只‘风筝’了。”
他所谓的“风筝”,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刚刚获得的规则权限和源初之力,结合“播种者”的古老科技,制造一个特殊的“信息探针”。这个探针不具备攻击性,但其核心将携带一丝高度纯化的、不含敏感信息的“逆熵”特征波动,并将其伪装成自然产生的规则异常现象。然后,将其发射到“实验区”边界之外的某个遥远坐标。
这个探针一旦被激活,就会像一盏微弱的灯塔,吸引那些对“逆熵”感兴趣的存在。通过观察谁会被吸引,如何被吸引,以及如何处理这个探针,联盟就能间接获取关于这些“第三方”势力的部分情报,包括其科技水平、行为模式和意图。
风险在于,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提前暴露实力。但收益同样巨大——打破信息壁垒,化被动为主动。
“计划可行,但需要极其精细的操作,确保探针的‘自然性’和信息的‘安全性’。”陈骏立刻开始进行技术评估。
“我会亲自操刀。”梁熠说道。这件事关乎重大,必须由他亲自掌控规则层面的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几天,联盟在紧张的战备和重建中度过。梁熠大部分时间沉浸在静修室,精心构建着那个特殊的“信息风筝”。与此同时,灰隼和林雪则全力稳定内部,消化战果,整合新技术,提升整体实力。
就在“信息风筝”即将完成之际,深空监测网络再次传来了异常报告。这一次,并非来自边界,而是来自“实验区”内部,一个非常偏僻的、原本被认为是绝对虚无的角落。
“检测到异常引力波纹……非自然产生,带有……人工雕琢的痕迹?等等……波纹在扩散……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几何结构?”监测员的声音充满难以置信。
星图上,那个偏僻角落的空间,如同被无形的手指拨动的水面,荡起了一圈圈完美的、蕴含着复杂数学之美的同心圆涟漪。这些涟漪中心,一点微弱但纯净的白色光芒缓缓亮起。
“这是……某种超远距离通讯的……‘敲门’信号?”陈骏惊讶道,“对方在试图建立规则层面的连接!信号编码方式……很古老,很……优雅?”
所有人都看向了梁熠。
梁熠凝视着那团在虚空中绽放的、充满善意和智慧气息的白光,眼中混沌漩涡加速流转。他能感觉到,这信号中没有恶意,只有一种纯粹的、探寻式的“问候”。这与“匿踪者”的警告和掠食者的贪婪截然不同。
是新的“观众”?还是……“匿踪者”口中的“共鸣”?
“回应它。”梁熠做出了决定,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也有一丝期待,“用‘播种者’的古老通用问候码。看看来的,是朋友,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猎人。”
一道蕴含着和平与探索意愿的、同样古老的意念波,从“希望之光”号发出,沿着那引力波纹的通道,逆向传递而去。
短暂的寂静后,那团白光微微闪烁,一段更加清晰、更加复杂的意念信息传递了回来,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温和与智慧:
“古老的星火,于死寂的荒漠中重燃?有趣的‘变量’。吾乃‘守望者’,观察秩序的平衡与生命的涟漪。感知到‘逆熵’的独特频率,特来问候。无需紧张,吾等并非掠食者,亦非清算之人。或许,我们可以……谈谈?”
守望者?梁熠目光闪动。宇宙的暗流,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新的势力开始登场,是敌是友?这场关乎文明存续的棋局,变得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