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习的下半场,教室里安静得可怕。同学们都在埋头写作业,却又都心不在焉。
李浩成了暴风眼,他能感觉到周围同学复杂的目光,他甚至开始后悔,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坚持一个人扛下所有,为什么要接受这份沉重到让整个集体都为之付出代价的温暖。
这是少年时代最残忍的一种窘境:当你成为集体中的“异类”,哪怕这种“异类”并非你的过错,你也会在内心深处将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自己。
第二天,这种压抑的氛围到了顶点。
杨明宇敏锐地察觉到今天的14班丢了魂。
他没有急于上课,“我知道,大家最近心里都不舒服。”杨明宇开口了,“联考的失利,孙老师的那些话,还有班里的一些议论,我都知道。”
他一开口,就直接掀开了遮羞布。
教室里瞬间变得更安静了,学生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我今天不想评判谁对谁错。因为从各自的立场来看大家都没错。看重集体荣誉没错;担心自己的前途也没错;为同学两肋插刀更没错。”
他停顿了一下,给学生们留出思考的时间。
“但是,当这些‘没错’碰撞在一起时,我们就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集体不可能同时朝着两个方向前进。”
他转身,拿起一支粉笔,在干净的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
【一道选择题】
然后,他在下面写下了两个选项:
A:从今天起,“阳光伙伴”课题小组暂停所有活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李浩同学的困难,由班级基金提供定额经济补助,并由我个人负责后续的法律咨询。我们的目标是:卧薪尝胆,在下一次考试中,赢回属于14班的神话!
b:维持现状,“阳光伙伴”课题小组继续进行。学习和援助两线作战。这可能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甚至会失去更多的集体荣誉。我们的目标是:坚持我们认为正确的事,哪怕要为此付出代价。
写完之后,杨明宇转过身来。
“现在,我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安静地思考。五分钟后,我们进行不记名投票。我会让班长把纸条发下去,大家只需要在纸条上写下A或者b,然后对折放讲台上。”
“我强调几点。第一,不记名,所以请大家遵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需要要有任何顾忌。第二,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少数服从多数,必须无条件执行,不得再有任何异议。第三,这个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取舍。它将决定我们14班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
说完,他便走下讲台,走到外边的走廊。
整个教室,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这道选择题太狠了。
它将理想与现实、情感与功利、个人与集体这些宏大的命题,赤裸裸地摆在了一群十七岁的少年少女面前,逼着他们去做一个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好的抉择。
选择A,合情合理。高中生的本分就是学习,高考的压力迫在眉睫。帮助同学有很多种方式,提供经济援助已经仁至义尽。为了集体荣誉而暂时搁置援助,听起来是顾全大局的明智之举。这似乎是最“正确”、最“成熟”的选择。
选择b,它意味着要用少年人那点可怜的精力,去同时对抗高考的千军万马和现实世界的冰冷残酷。它很可能换来一个两头落空的结果——成绩没搞好,事情也没帮上。这是一种不计后果的纯粹理想主义。
班长开始默默地分发纸条。每一张纸条此刻都显得无比沉重。
学生们都低着头,内心正在进行着一场天人交战。
带头提出异议的张鹏此刻眉头紧锁。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赢回荣誉,因为他的进步是建立在14班这个优秀集体之上。但一想到李浩那双绝望的眼睛,他的心就揪成一团。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作为后进生时,小老师和同桌是如何不厌其烦,牺牲自己的时间来帮助他的。如果当时他们选择了“效率”,放弃了自己……
林天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拿起笔就想写下b。但在落笔的那一刻,他迟疑了。他的理智和逻辑告诉他,选项A的风险最低。而选项b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的内心深处,又有一个声音在呐喊:如果连并肩作战的伙伴都能被放弃,那我们和那些只会刷题的机器又有什么区别?
最痛苦的莫过于李浩。他手心全是汗。他多想亲手写下一个A,然后站起来告诉大家:“求求你们,别管我了,去学习吧!”他不想成为这个集体的负累。但同时,他又无比渴望,渴望那份来之不易的温暖和希望能够继续下去。他陷入了自我厌恶和求生本能的巨大拉扯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五分钟,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时间到。”杨明宇走了进来,“请大家把写好的纸条对折,依次交上来。”
学生们陆续站起身,默默地走上讲台放在前面。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
当所有人都投完票后,杨明宇让班长和另一位同学上台,作为计票员和监票员。
“现在开始唱票。”
班长深吸一口气,从箱子里取出了第一张纸条,展开,念出了第一个结果:
“b。”
紧接着,是第二张。
“b。”
第三张。
“b。”
……
一连十几个“b”,没有任何一个A出现。教室里的大家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终于,在唱到第十七票时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A。”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一下。
但紧接着,又是接连不断的“b”、“b”、“b”……
最终,当最后一张纸条被念完,结果出来了。
A:11票。
b:42票。
压倒性的胜利。
杨明宇看着这个结果,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他知道,选择A的那11票并非出自冷漠,而是对现实的担忧。而选择b的那42票,则代表了这个集体中未被磨灭的少年意气和人性光辉。
他没有去追问谁投了A,谁投了b。因为此刻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经历过这次艰难的抉择之后,这个集体完成了又一次精神上的涅盘。
就在这时张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涨红了脸,对着全班同学的面深深地鞠了一躬。
“杨老师,同学们,对不起,我错了。我……我投了A票。我只想着成绩和荣誉,想着不能输给1班……我忘了,我们14班之所以能成为14班,不是因为我们考了多少个第一,而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人。”
他抬起头看向李浩,眼神里充满了愧疚:“李浩,对不起。如果今天我们为了分数放弃了你,那就算我们以后真的考上了清华北大,我也会看不起我自己。”
“说得对!”张伟第一个站起来,“分数没了可以再挣回来,荣誉丢了可以再抢回来!但人心要是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都不能少!”林天也跟着站了起来。
“对!一个都不能少!”
“李浩,你别怕!我们跟你一起扛!”
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呐喊此起彼伏。之前那些隔阂、猜忌、抱怨,在这一刻被团结所取代。
李浩再也忍不住,他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
杨明宇站在讲台上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热血沸腾的一幕。
他看着那个主动承认并道歉的张鹏,看着那个振臂高呼的张伟,看着每一个眼中重新燃起火焰的学生。
经历过这次小小的波折和痛苦的抉择,14班更加团结了。
他们终于明白了,有一种东西比分数和荣誉更重要。
那就是——人性中最宝贵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