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暴露假目标带来的短暂混乱,如同投入狼群的带毒肉块,虽能引得群狼撕咬争抢,却终究无法填饱它们贪婪的胃口,反而可能激发出更凶残的本性。黛深知,影佐和李士群绝非庸碌之辈,暂时的误导只能争取到极其有限的时间。敌人一旦消化了那三个“祭品”节点,很快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报价值有限,甚至可能察觉到被愚弄的痕迹。届时,更加疯狂的反扑必将接踵而至。
教会地下室的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低压。徐文祖在药物的支撑下维持着脆弱的生命体征,钱阿四则像一只被猎犬围堵的幼兽,眼中充满了对未知命运的恐惧。常规的隐藏方式——躲入更深的角落,寻找更偏僻的安全屋——在敌人地毯式搜捕和日益完善的情报网络面前,其有效性正在急剧降低。
黛站在煤油灯投下的昏黄光晕里,目光再次落在那幅烙印在脑海中的“云雀”网络节点图上。她的指尖划过那些依旧保持静默或状态未知的节点,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常规的“隐于暗处”已然行不通,那么……“隐于明处”呢?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如同暗夜中的闪电,骤然劈开了思维的迷雾。最高明的隐藏,并非消失在黑暗中,而是置身于聚光灯下,利用最耀眼的光源来遮蔽自身的存在。
她需要找到一个足够“明亮”的舞台,一个敌人绝不会想到他们敢出现的地方,一个能够完美掩盖他们真实意图的公开活动。这个舞台,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 公开性与合法性:事件本身必须是公开的,甚至是官方或半官方的,拥有合理的参与人群和背景。
2. 足够的影响力:能吸引敌人大部分监视力量的注意力,形成一种“灯下黑”的效应。
3. 可嵌入性:“云雀”网络中存在能够接近或利用此事件的节点。
4. 可操作性:黛能够利用此事件,悄无声息地完成核心任务——将徐文祖安全转移出上海。
她的目光在节点图上搜寻,最终锁定了一个看似绝不可能的选项——即将在租界工部局大厅举办的“东亚共荣文物慈善展览”预展酒会!
这个展览由日本方面主导,多家外国商会协办,旨在“展示东亚文化和谐”,实则是一场粉饰侵略的政治宣传。预展酒会邀请了大量政商名流、外交人员以及各国记者,安保级别极高,由日本宪兵、租界巡捕联合负责。
· 从敌人视角:这是他们展示“成果”、笼络人心的关键场合,戒备森严,绝不会想到被追捕的“老鼠”敢钻进来。
· 从隐藏角度:熙攘的名流、闪烁的镁光灯、严谨的宾客名单和身份核查,本身就是最好的掩护。谁会注意酒会侍者中多了一个沉默寡言的面孔?谁会怀疑某位外交官夫人的“私人医生”?
· 从“云雀”网络:节点图中,有一个长期静默、身份极其干净的节点,正是一家为租界高级活动提供花卉布置和部分后勤服务的花店老板。他有机会提前进入场地,了解安保布局,甚至……协助安插一两个“临时雇员”。
· 从转移角度:展览期间,各类运输车辆进出频繁,包括运送展品的密封卡车、供应酒水的冷藏车、以及贵宾的私人车辆。这为人员混入和撤离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风险同样巨大。一旦身份在如此核心的场合暴露,绝无生还可能。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漫步。
但黛已别无选择。这是绝境中唯一可能撕开的口子。
她立刻通过陈师傅,启动了那个花店节点。指令简洁而明确:获取预展酒会临时侍者的身份,至少两个,并摸清酒会后台通道、货运电梯以及车辆调度区域的详细情况。
与此同时,她开始为徐文祖和钱阿四准备新的身份。徐文祖将被伪装成一名需要特殊护理、随某位“外国友人”出席的“重病亲属”,钱阿四则作为他的随身护工。这需要极其精细的伪装和足以乱真的证件。
最精妙的一步在于,黛自己不打算以宾客或侍者身份直接进入。她选择了一个更隐蔽、更出乎意料的角色——日本代表团随行记者的“翻译助理”。这个身份由“松本”所属的神秘势力(如果他们是盟友的话)通过其网络提供,完美地利用了敌人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谁会去怀疑“自己人”带来的翻译团队中的一个陌生亚裔面孔?
计划在高度紧张和缜密筹备中逐步完善。花店节点传来了好消息,搞到了两个临时侍者的身份牌和制服,并提供了详细的场地平面图。陈师傅则通过地下渠道,弄到了所需的药品和伪装用具。“松本”方面也给予了有限度的回应,提供了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记者团翻译身份。
行动前夜,黛为徐文祖注射了双倍剂量的镇静剂,确保他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因痛苦而发出声响。她看着他那张在昏睡中依旧带着某种执着痕迹的脸,轻声低语,仿佛是对他,也是对自己承诺:“文祖兄,再坚持一下。我们就快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道德经》有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真正的灵巧看似笨拙,真正的雄辩好似木讷。她此次的行动,看似冒险激进,实则是对“隐于市”这一古老智慧最极致的运用。以表面的“躁动”(闯入敌人核心活动)来达成内心的“清静”(安全转移),以极致的“暴露”来实现最深的“隐藏”。
预展酒会当天傍晚,工部局大厅灯火通明,冠盖云集。日本军乐演奏着似是而非的“友好”乐章,穿着和服与西装的男男女女手持酒杯,笑语寒暄。空气中弥漫着香水、雪茄和一种虚伪的和谐气息。
黛穿着得体的西装套裙,戴着黑框眼镜,胸前挂着“朝日新闻翻译助理”的证件,神情自若地跟在几名日本记者身后,通过了严密的身份核查。她的目光快速扫过大厅,确认着钱阿四(伪装成侍者)的位置,以及后台通道的入口。
聚光灯已然亮起,舞台已经就位。这场生死攸关的“隐形”戏剧,正式拉开了帷幕。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那最关键的人员交接与撤离步骤。每一步,都如同在显微镜下行走,不能有丝毫差错。她的心跳平稳,眼神冷静,如同最优秀的演员,融入了这片由敌人亲手营造的、最耀眼的“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