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制冰机搬进果汁店后院时,正赶上三伏天,太阳把石板路晒得能烙饼。
这机器像个双层木桶,外层装着盐水和硝石,内层放着清水桶,摇动手柄让盐水循环,过半夜就能冻出四四方方的冰块,晶莹得像从北方雪山凿来的。
“这玩意儿不用去河里凿冰,自己就能造冰?”王大哥蹲在机器旁,摸着刚取出来的冰块,手被冻得一哆嗦,却笑得合不拢嘴,“往年夏天想喝口凉的,得去府城冰窖买冰,贵得跟银子似的,现在倒好,咱们自己就能造,管够!”
夏天在果汁店添了个“冰饮角”,用制冰机冻出的冰块,配上新鲜榨的果汁、酸梅汤、蜂蜜水,调制成各色冰饮。
玻璃碗里堆着碎冰,倒上紫红的葡萄汁,插上片薄荷叶,看着就透心凉。
第一个来尝鲜的是李老汉,他端着碗冰葡萄汁,呷了一口,直咂舌:“这味儿比井水湃的甜,凉丝丝的直钻心,舒坦!”
镇上的孩子们最是雀跃,放学后书包一扔就往果汁店跑,排着队喊:“要冰酸梅汤!”“我要加冰的梨汁!”
夏天特意用小瓷碗给他们盛,看着他们捧着碗,小口小口地抿,鼻尖上渗着细汗,眼睛却亮得像星星。
“夏姐姐,这冰是从机器里长出来的吗?”梳着羊角辫的小丫仰着脸问,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碗沿的冰碴,被冻得缩回手,却咯咯直笑。
“是呀,”夏天笑着拧了拧制冰机的手柄,“你看,摇得越勤快,冰长得越快。”
小丫立刻拉着小伙伴一起摇手柄,机器“嘎吱嘎吱”响,像在跟孩子们的笑声和鸣。
冰饮不仅解暑,还帮了罐头坊的忙。
夏天发现,用冰块镇着的水果,去皮去核时不容易氧化变色,做出来的罐头果肉更鲜亮。
她让人在罐头坊也摆了台制冰机,工人们顶着暑气干活,时不时舀块冰含在嘴里,效率都高了不少。
可这清凉,却让镇上的“凉茶摊”吴婆婆犯了愁。
吴婆婆卖了一辈子凉茶,用薄荷、金银花熬的,虽能解暑,却带着股苦涩。
以前夏天镇上就她这一处解暑的地方,现在大家都去喝冰饮,她的摊子前冷冷清清,连常来的老主顾都跑了。
“那冰东西喝多了要闹肚子的!”吴婆婆坐在小马扎上,对着路过的人念叨,手里的蒲扇摇得没力气,“我这凉茶是败火的,喝着苦,却养人,哪能跟冰疙瘩比?”
有天午后,吴婆婆实在热得难受,也想去果汁店凑个凉快,刚走到门口,就看见夏天扶着个中暑的汉子出来,往他嘴里塞了片冰块,又灌了半杯加了薄荷的冰饮,没过多久,汉子就缓过神来,连连道谢。
“吴婆婆,您来啦?”夏天看见她,笑着递过一杯加了金银花的冰饮,“我加了您的凉茶方子,您尝尝?”
吴婆婆迟疑地接过来,杯壁上的水珠沾湿了手指,凉丝丝的。
她抿了一口,冰饮里既有金银花的清苦,又有蜂蜜的甜,还有冰块的凉,竟比单纯的凉茶顺口多了。
“这……这是用我的方子做的?”她眼睛一亮。
“是啊,”夏天说,“您的凉茶能败火,我的冰饮能解暑,掺在一起,又凉又养人,不是更好?”
吴婆婆看着杯里的冰块慢慢融化,突然笑了:“还是你这丫头会想!我那老方子,是该添点新花样了。”
后来,吴婆婆把凉茶摊搬进了果汁店的冰饮角,夏天帮她改良了配方——用冰饮打底,加一勺她熬的浓缩凉茶,取名“清凉败火饮”,卖得比单纯的冰饮还火。
吴婆婆现在每天笑眯眯地给客人舀凉茶,嘴里念叨:“慢点喝,这玩意儿凉,别呛着!”
制冰机的妙用还不止这些。
夏天用冰块给学堂的药箱降温,让退烧药不容易失效;给果园的嫁接苗搭了个小冰棚,避免幼苗被晒伤;甚至赵老三的马车队跑长途,都要带几块冰,放在装水果的箱子里,保证果子运到府城还是新鲜的。
有次暴雨过后,空气又闷又热,镇上不少人觉得胸口发堵。
夏天让人在打谷场搭了个凉棚,摆上制冰机,免费供应冰饮。
大家坐在凉棚下,喝着冰饮,看着放映机放的“冬日雪景”,竟觉得比秋天还舒坦。
老秀才喝着冰饮,摇着蒲扇,对夏天说:“以前总说‘夏练三伏’,得熬着暑气,现在看来,能想出法子凉快着,才是真本事。”
夏天笑着说:“日子是过的,不是熬的,能舒坦点,为啥不呢?”
系统在她脑子里冒出来:【宿主,推广制冰技术,改善暑天生活,融合传统饮品,获得积分,总积分。】
“分……”夏天看着制冰机里刚冻好的冰块,“能换个小型冷藏库不?光有冰块不够,要是能长期存冰,冬天也能做冰饮,还能存更多新鲜肉菜。”
【……可以兑换“简易冷藏库”,用隔热材料和制冰机配合,能保持低温,存冰能存三个月,还能冷藏肉类、蔬菜。】
“简易冷藏库?”夏天眼睛一亮,“那赶紧换!我要让清河镇不管春夏秋冬,都能吃上新鲜的,喝上凉的,日子过得四季都舒坦!”
王默扛着相机跑来,镜头对着冰饮角拍个不停:“刚拍了吴婆婆给孩子舀凉茶的样子,她笑起来的皱纹里都透着凉快。”
他晃了晃手里的胶片,“张师傅新做的皮影里,孙悟空都来抢冰饮了,说比王母娘娘的琼浆还好喝。”
夏天笑着接过相机,镜头里,吴婆婆正给小丫递冰饮,小丫踮着脚,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冰碴,两人的影子在夕阳下拉得老长,凉丝丝的风从果汁店飘出来,混着薄荷和金银花的香,吹散了最后一丝暑气。
她知道,这制冰机冻出的不只是冰块,还有清河镇的巧思——把夏天的热,化成一口口的凉,让日子不管多难熬,都能嚼出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