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冷的阳光透过薄云,为冬日的校园镀上一层淡金。清州市第一中学的礼堂内,经过数月精心筹备的孤英文学社,即将在这片庄重而温暖的氛围中正式启航。
会场布置得简朴而不失格调。深红色的幕布前,\"孤英文学社成立大会\"的横幅静静悬挂。班主任林疏影老师端坐台下,目光中满是欣慰与期待;学生会副主席与和蔼的周天赐校长并列而坐,见证着这个新生社团的诞生。
萧逸作为主要发起人,今日难得地收敛了几分平日的痞气,穿着熨帖的校服,站在演讲台前。他的就职演说简洁有力,既有对文学的热爱,也有对社团未来的展望。当他郑重宣布自己出任首任社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随后,社团架构逐一揭晓:沉稳的王飞燕任副社长,负责日常事务;细腻的黄燕出任组织委员;才思敏捷的陆耳山担任创作组长;就连平日里清冷少言的学霸宇文嫣,也被委以学术顾问的重任。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台上闪光,社团的雏形在这庄严的时刻渐渐清晰。
当萧逸的目光投向我时,全场也随之安静下来。我站在台下,对他轻轻摇头,报以温和而坚定的微笑。他心领神会,对着话筒说道:\"曹鹤宁同学是我们社团重要的创始成员。但经她本人再三婉拒,决定不担任副社长一职,只愿担任通讯员,负责社刊的对外联络与稿件收集。\"
台下响起一阵理解的掌声。大家都明白我这个选择的深意——既能以文字为纽带连接四方,又可避开过多关注,正适合我如今特殊的处境。我乐于隐在幕后,看着这个凝聚着我们心血的文学种子生根发芽。
成立大会在庄重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圆满落幕。随后的日子里,社团活动逐步走上正轨:稿件征集、读书分享、创作研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些在文字间流淌的时光,仿佛暂时隔绝了外界的纷扰,让我得以在墨香中找到片刻安宁。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转眼已是十二月三十日,期末的气氛悄然弥漫校园。冬日的夕阳早早收敛了光芒,天空泛着灰蓝的色调。下午放学时分,我刚收拾好书包,两个熟悉的身影便出现在教室门口——是苏雪和吴华。
她们的到来,让原本喧闹的放学人群瞬间安静了几分。苏雪依旧清冷如雪中寒梅,而吴华今天穿着一件暖黄色的羽绒服,衬得她肌肤胜雪。当她展颜一笑时,那双灵动的眼睛仿佛盛着星光,整个人如同冬日里跃动的暖阳,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我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竟一时忘了移开。她身上那种温暖明媚的气质,与苏雪的清冷、宇文嫣的疏离都不同,像一缕春风,悄无声息地拂过心湖。
\"唉!书童!\"萧逸不知何时凑到耳边,学着我的腔调戏谑道,\"注意你舞蹈冠军的形象,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我猛地回神,脸颊微热,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萧逸却收起玩笑的神色,压低声音提醒:\"别想了。她初二时就喜欢上隔壁班的周军了,就是你哥'西沙'和我的死党'芳儿'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人,关系铁得很。\"
这话像一记警钟,让我瞬间清醒。周军——哥哥曹楠确实常提起这个名字,说是过命的交情。原来如此。心底那丝刚刚萌动的涟漪,被理智轻轻抚平,化作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
这时,苏雪和吴华已走到我们面前。
\"萧社长,鹤宁同学,\"吴华笑着开口,声音清脆悦耳,\"我们是来给你们送这个的。\"她递过来两张精心设计的邀请函,烫金的字体在暮色中微微发亮,附带的节目单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萧逸接过邀请函,刚翻开就惊呼出声:\"我草!这节目单上......居然有我们?!\"
只见节目单上,在省轻工纺织印染厂子弟学校元旦晚会的节目列表中,赫然印着:特邀表演:古典舞《洛水佼人》表演者:清州一中曹鹤宁;散打技巧展示表演者:清州一中萧逸。
苏雪上前一步,那双清澈的眸子先是在萧逸脸上停留片刻,而后转向我。她的声音带着难得的柔软:\"萧哥哥,鹤宁同学,我们班主任给我俩下了死命令,务必邀请到你们二位今晚一定要来参加......\"这一声\"萧哥哥\",叫得萧逸整个人都酥了半边,哪里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去!必须去!\"萧逸拍着胸脯保证,已然彻底沦陷。
然后,苏雪伸出手,轻轻握住我的手腕。她的指尖微凉,触感却异常柔软。她凝视着我的眼睛,目光中满是舞者之间特有的共鸣与真诚的期待:\"鹤宁,一直很希望能有机会与你同台切磋。今晚,就是最好的机会。你能......成全我这个心愿吗?\"
她的语气如此谦逊动人,眼神清澈得让人不忍拒绝。面对这样诚挚的邀约,面对这位同样在艺术道路上追寻的同行者,我怎能说不?
这该多伤人啊——尤其是对这样一位美丽而执着的舞者。
我反手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手指,报以温暖的笑容:\"好,我们一起。\"
窗外,暮色渐浓,最后一抹霞光隐没在天际。我知道,今晚的元旦晚会,注定不会只是一场普通的演出。那里不仅有预先安排的表演,更有着悄然萌动的情愫、舞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以及等待着我们的、未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