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姓士气大振。
对皇长孙的敬仰愈发深厚。
但转眼之间,众人的神色,忽然沉了下来。
“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皇长孙有些……不对劲。”
“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
“啊?”
“你们也有这种感觉?”
“仔细想想,我也有点奇怪的念头。”
一时之间,不安的氛围悄然扩散。
“皇长孙还能坚持多久?”
“别到最后,真像那个怪老头说的那样……回光返照……”
“别乱讲!”
……
此时。
百姓的议论传到了老爷子耳中。
“快记下来!”
老爷子一转身,命令身旁的笔录官员立刻记录。
“好一个远交近攻!”
“水禽之戏。”
“这是我孙儿,给大明的忠告。”
不由自主地。
老爷子忽然回忆起,那个梦境里,大孙将所有那些技艺传授给他时说的一句话。
“日月所照……”
“皆是大明!”
此刻。
老爷子望着眼前孙儿的背影。
眼中尽是骄傲。
然而。
随着四周议论声不断。
那份忧虑,也愈发浓重。
“大孙啊,你可千万别突然离开我们。”
老爷子眉宇间,闪过一丝不安。
……
另一头,包括安南、高丽等周边诸国,全都察觉到一股强烈的威胁!
远交近攻?
如果大国真的开始行动!
那他们不就成了那个注定要被吞并的“弱者”?
各国不约而同地望向那位皇长孙。
“自先秦以来,总是一样——先有思想,后有战事。”
“战争!”
“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就像北疆的蒙元残余。”
“征讨他们,是为了大明百姓能活得更好。”
“你刚才提到的烈马和快刀!”
“说到底,不过是为征战而征战。”
“你我两国,根本上就不同。”
“大明有千年传承的文化,百姓也因此拥有最深厚的教养,追求最高的生活品质!”
“大明不会为了打仗而去打仗!”
“所以!”
“我不是野蛮之人,野蛮之人又怎懂我的志向?”
......
“妙!”
“哈哈哈……说得痛快!”
人群中,蓝玉率先鼓掌大笑。
“我们不是你们那些野蛮之族,你们那一套低劣的做法,别想用在我们头上。”
“千年的文化传承,岂是你们这些蛮族能比的?”
蓝玉语气越发锋利,毫不留情。
直接让那外使任宗盛脸色难看至极。
他出身诗书世家,自南宋起便有声名,怎能忍受“蛮夷”之辱?
可还没等他开口争辩,蓝玉便接着道:“不,你们连蛮夷都不如,你们是野狗!是没家的疯狗!”
“我大明皇太孙已说得如此明白。”
“这第一问,谁赢谁输,还用我说吗?”
“第二问呢?又是什么?”
“我觉得,我已经能替你们回答了。”
“哦!”
“是关于‘治天下’和‘坐天下’?”
“这容易,我们武将,本就是用来打天下的。”
“治天下嘛!”
“自然是文臣的事!”
“皇帝,坐天下便是!”
“好啦,仗也打完了,问题也答完了。”
“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
被蓝玉这般搅局一通,谁听了都不会高兴。
任宗盛脸色阴沉,却又无法发作。
“任师兄,还是让我们这些师弟来吧。”
这时,站在任宗盛身后的几位“祭祀老者”的弟子,纷纷上前。
“所谓‘治天下’,依我等之见,应以汉臣为首选!”
这次开口之人声音洪亮,震动全场。
“帖木儿汗国,是一个崛起的新国……”
“短短几年间,已与邻国达成紧密合作。”
“各国……纷纷献地以求我汗国庇护。”
这人言辞高明。
明明是侵占他国,却被他说成是各国自愿投靠。
话音未落,那外使眼中闪过一丝异光。
忽然,他没有看向朝中百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台下的百姓。
“我等不及大明,有如此众多的贤才。”
“帖木儿汗国,有一颗求贤若渴、广纳英才的心。”
“凡是有志之士,愿来我帖木儿汗国的工匠、学者,皆受重用!”
“当朝国主,皆以国礼相迎。”
“唯才是举,方能成事。”
“久闻大明洪武年间初定四民之策。”
“若为工匠,终生皆工匠。”
“若为商人,终生皆商人。”
“然当今国主行事不同,广纳贤才,委以重任!”
“若真能辅佐国主治理天下。”
“至少也是行省大员……等同于大明知府之职!”
“统辖一方疆土!”
唰!
话音刚落。
全场哗然。
“知府?”
“妙啊!妙在这使节一番言辞!”
“这是诚心诚意,来我大明寻觅栋梁之才?”
“去了便授知府之位!”
“此等手段,光明正大却难以抵挡。”
“分明是在动摇大明根基。”
“我早就怀疑,此次使团来访,绝非善类。”
“大明人才济济。”
“然这些年,多少人被排挤、流放、甚至问斩!”
“如今他们这般招揽,实在狠辣。”
“更甚者——”
“结合头一个问题,其真实目的,根本不是交流,而是埋下祸根!”
“果然,诸国狼子野心,从未改变。”
“心机之深,令人胆寒。”
“洪武帝亦难应对,皆因四民之策早已根深蒂固,士农工商各有归属。”
“有人在大明难展宏图,自会另寻出路。”
“知府之位一出,恐怕天下震动。”
“这无疑又是一场阳谋。”
“陛下,会答应吗?”
果不其然。
此时,太子朱标神色凝重,老爷子更是怒意藏于眉眼之间。
“有趣,太有趣了。”
“三问天下,句句皆指我大明!”
“每一句背后,皆有深意?”
“妙!”
“妙!”
“手段高明。”
虽说是夸赞,但语气中透出杀机。
“天下才俊何其多?”
“国主曾言,即便是蒙元铁骑纵横天下,却不懂治理之道。”
“因此——”
“我们此行,的确为招揽人才而来。”
“还望明国陛下与百官,莫要怪罪。”
他们言辞恭谨。
可话中有话。
更甚者——
竟提及近日京城之中,风波不断的一桩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