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林丹汗集结了全部骑兵,共计六万人,又连夜赶制了大量简易梯子,他准备发起最猛烈的一波攻势,务必一举拿下城池。
兵马准备就绪,他立即下令攻城。蒙古军的号角吹响,士兵从四面八方冲向密云城。
城中守将周兴武下令守军迎敌,而吏部侍郎陈奇瑜则在城内调动百姓,组织后勤支援。
全城数万居民都投入到了守城之中。
陈奇瑜还组织起三千多名青壮劳工,发放武器,安排他们上城墙配合明军守御。
“战死的赏银五十两,斩杀敌军者赏二十两,凡登城参战者,每人十两!”
“一旦敌军破城,全城将成炼狱,男为奴,女为奴,只有死战才有活路。拿起武器,杀敌保命!”
重赏之下,人人奋勇。对这些从未见过银子的人来说,十两已是巨款,足以改变命运。
特别是那些底层劳工,这是一次翻身的机会。
陈奇瑜当场命人搬出十几箱银子,少说也有七八万两。这些本是宣大军的军饷,但眼下只能先顾眼前。
见官府真的搬出银子,劳工们纷纷报名参战。陈奇瑜立刻安排人员发银、发武器。这些人一手拿银,一手握刀枪,脸上满是决心。
“少冢宰,城北防线吃紧,火器、弓弩不足,请立即支援!”
陈奇瑜听罢,不作停留,立刻调度防御,又让羽林军将士担任指挥,统领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
城头上的周兴武见敌军逼近,也终于拿出了压箱底的杀招。
“换装散弹,瞄准人堆打!”
“‘一窝蜂’准备,点火!”
明军立刻将早已备好的“一窝蜂”抬上城头,点燃引信。
十几秒后,一支支绑着火药的箭矢呼啸而出。对身穿皮甲铁衣的蒙古兵而言,这种武器简直是天克之物。
朱由校没有将新式火炮和流光神机箭交给周兴武,但他将神机营原有的旧式火器尽数留下。这些火器都是从库房里精心挑选并测试过的,用来对付蒙古人,勉强够用。
林丹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士兵接连倒下,手忍不住微微发抖。
可他没有像以前那样选择退兵,反而咬牙下令继续进攻。
他今天一定要攻下这座城池。
“谁敢后退一步,本汗立刻斩首!告诉各部首领,想发财就得拼命。今天若攻不下此城,我们全都完了!”
这是林丹八图尔登上大汗之位后打得最狠的一仗。
以前他虽与建州有过交锋,但都只是小规模冲突,加起来也就几千人。他一贯奉行的策略是保存实力。
正因如此,他才主动与大明议和,成为盟友。
他的打算很简单,坐看明朝与建州死磕,等双方两败俱伤,再出手捡个大便宜。
可惜,朱由校不是普通人,而是从后世穿越而来,林丹汗这点算盘,他早就看得一清二楚。
在朱由校看来,蒙古远比建州难缠。一个是游牧民族,一个是渔猎族群,完全不同。
蒙古人一旦打不过,骑上马就可以逃得无影无踪,而建州女真则没那么多退路。
“大汗有令,破城之后,纵兵两日,鸡犬不留!先登城者,封千户长,赏银无数!”
这是蒙古人惯用的激励手段,从成吉思汗起就开始实行。城破之后,允许士兵任意抢掠数日,所得全归个人,靠着这套方式,蒙古军队当年所向披靡。
见蒙古大军非但没有退却,反而越发凶猛,周兴武明白,林丹汗这次是拼了。
可他心里也不惧,既然对方要战,那就战个痛快。
他清楚,只要再撑上几天,王在晋和杨嗣昌的两路援军便可赶到,届时将形成合围之势,彻底歼灭这批蒙古骑兵。
密云城外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不断。
蒙古骑兵一队接一队,对这座小城发起疯狂冲击。
从京城连夜赶来的陈大,看到战场这般景象,当场腿软,差点掉头就跑。
可有人一把拽住了他的缰绳。
“你这是要干啥?”
陈大惊慌地回问:
“没看到前面正在打仗吗?这时候冲过去不是送死?等他们打完,咱们再去见大汗。”
“你敢跑,我现在就砍了你!”
这人是何士晋豢养的家丁,深知陈大是个贪生怕死又贪财如命的货色。为了确保能顺利骗过皇帝,他特意派了心腹随行。
陈大虽然怕死,却不信对方真敢动手,两人当场争执起来。
没多久,就被巡逻的蒙古骑兵发现。
眼见几个蒙古骑兵握着马刀奔来,陈大吓得立刻下马,高声喊道:
“别杀我!别杀我!我有重要消息要禀告你们大汗!”
陈大心里烦得很,原本自从上次帮老爷办成那件大事之后,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坦了。
女人、银子,一样不缺,活得那叫一个痛快。
可现在他恨不得把这个拦住自己的家丁骂上一万遍。要不是这家伙拦着,他早就溜之大吉了,哪还会落到这般危险的境地。
“哼,废物一个!”
那名家丁显然看不上陈大这种人。
人群中有个蒙古人认出了陈大,立刻将他带去见林丹汗。
“大汗,上次那个汉人又来了,说是有要事!”
“哦?快带他过来!”
陈大一见到林丹汗,立马跪下,脸上堆着笑:
“大汗好,小人又来了!”
林丹汗盯着他,希望他这次能带来点有用的消息。
“又有什么事?”
“回大汗,我家老爷说,朝廷已经派了十几万兵马,准备到密云救驾。而城里只有几千明军,让大汗赶紧动手,尽快攻下城池。”
林丹汗虽然猜到会有援军,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多。他皱着眉头问:
“都是些什么部队?”
“我家老爷只说是边军和卫所军,具体从哪儿来的,小人不清楚。”
“另外,我家老爷还有一计,能助大汗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