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使到来!”
正在现场巡查的陈广与秦邦屏闻讯后,立刻从工地快步而出。见来者是皇帝身边的锦衣卫,手持一道明黄手谕,二人连忙跪地接旨,神情恭敬。
信使朗声宣读:
“两位将军,陛下有令,即刻整备军队,携带粮草与药材等军需物资,先行开赴汉中待命!”
言罢,将谕令交予秦邦屏,又补充道:
“抵达汉中后,请秦邦屏将军致书秦良玉将军,并联络朱燮元,命二人整军备战,等候进一步指令。”
“二位将军即刻将圣旨传达各营,留下两千虎贲军在此迎候圣驾,其余部队整理装备,立即南下。”
陈广起身掸去尘土,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
“总算要入川了,在西安耽搁了不少时日,也不知这川地的土司,能不能比得过关外的敌军。”
秦邦屏也接口道:
“离家快两年了,如今终于要踏上归途,再不回去,恐怕连家乡的模样都要记不清了。”
工程完工次日,驻扎西安月余的南征军团再次出发,朝着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川蜀进发。
此前被枪械震慑的城中官员与士绅,得知军队终于撤离,纷纷松了一口气。
只要西安仍属他们掌控,便不想再招惹这些兵士。他们早已将弹劾奏章送至京城,却迟迟未得回应,前后数十上百封,皆如泥牛入海。
朝廷对此类行为竟未加制止,令他们震惊之余,只能暗骂朝中奸佞横行、君主昏聩,却也无可奈何。
在距西安不足百里的渭南县城外,皇帝朱由校暂作休整,并未入城。
经过十余日的连续行军,他即将踏入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西安城内的种种情形他已悉数知晓,虽说陈广之举略显鲁莽,但皇帝心中并无责怪,反倒颇感欣慰。
如今武将的地位实在太过卑微,若他再不稍稍倾斜资源,给予他们足够的扶持,哪怕将所有文臣尽数诛灭,也难以扭转局势的根本。
那种深入骨髓的自卑与低微,只能靠他们自己来甩开这沉重的枷锁,外界的力量最多只能给予些许助力。
朱由校决心逐步唤醒武将本应拥有的豪气,要让他们彻底摆脱文人施加于其身上的恐惧枷锁。
军队安顿完毕,埋锅造反之后,马祥麟才回到皇帝身旁,他手拿地图问道:
“陛下,我们是先往西安,还是改道直取汉中?”
“自然是先去西安,虽然时间有些紧张,但此行西安至关重要,绝不能跳过。”
“传令全军,待饭后饱食,休整两个时辰,务必让将士们恢复精神。”
“脸上也要收拾干净些,入城之时,要给朕展现出威严庄重的气势。”
毕竟这是皇上的亲卫部队,外在形象不可忽视,这不仅关乎皇家尊严、朝廷体面,更是他人对皇上本人的第一印象。
同时,也是震慑地方文官士绅的最好方式。
“臣立刻去传达军令,将士们连日赶路,已经有些疲乏,确实需要时间整顿军容。”
朱由校接过刚刚送来的、加热好的肉夹馍说道:
“派人通知西安的王忠,就说朕将在天黑前抵达城西,让他接管好城西防务,朕今晚就在军营歇息。”
话音未落,他便大咬一口,用力咀嚼几下便吞入腹中。
马祥麟虽已不是第一次见他这样吃法,自己也吃过不少,但依旧觉得新奇。
这种肉夹馍的吃法是陛下传授的:先煮好一块猪肉,在肉上撒上辣子、胡椒等调料,再用两个大饼夹住。
但他始终有些不解,这明明是大饼夹肉,陛下却坚持称它为“肉夹馍”。
马祥麟又问:
“是否要派人前往西安,通知那里的文武官员前来迎驾?”
“去吧!”
……
待朱由校从渭南抵达西安时,已是黄昏时分,前来迎接的官员脸上大多带着不悦。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朱由校骑在马上,面无表情地说道:
“免礼。”
话音刚落,他猛地一夹马腹,径直朝城中奔去,全程未给任何人一个好脸色,这使得在场部分官员心中顿生惶恐。
朱由校并未前往军营,而是直接进入西安城的府衙。
刚在大堂落座,还未坐稳,便听见有人哭喊着高声奏道:
“陛下,臣有要事上奏,恳请陛下为臣等、为西安百姓、为天下苍生主持公道啊!”
一开口便是老一套的道德责问,听得朱由校眉头紧锁,这些文臣果然如出一辙,连话术都不愿换上一换。
“你们皆是朝廷命官,本应遵法守纪,凭什么说人家做不了主?”
堂下众官一听似有转机,脸上顿时露出喜色。按察使武洪趁势将与秦邦屏、陈广二人之间发生的争执一一陈情。
自然免不了一番添枝加叶,从容不迫地将实情大幅篡改,声称他们始终是无辜受害的一方,百姓也饱受欺压。
秦、陈二人被描绘成横行霸道的恶贼,在城中肆意掠夺百姓财物,强抢粮食银两,还绑架士绅家眷勒索钱财。
更说他们强征青壮为奴,致使无数人命丧黄泉。
最严重的是,他们竟然派兵威胁官员,迫使交出军政大权,并将众人软禁半月之久。
照他们所说,此等罪行已到天怒人怨的地步,若不严惩,恐怕会引发民乱。
不得不说,这些文官口才确实了得,讲起话来条理分明、滴水不漏,每条罪状都言之凿凿,唯恐皇帝不知如何定罪。
朱由校心中怒意渐生,这些人竟真当他是个傻子来哄骗,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依你们所言,难道朕是瞎子,还是昏庸到如司马衷那般?”
“朕对自己的将领难道还不清楚?”
“陛下,此事证据确凿,若您不信,大可随便找街上百姓问问,臣等绝无虚言,不敢欺骗陛下!”
早在得知皇帝将亲临西安之时,这群官员便与城中士绅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将昔日所受的屈辱一并讨回。
靠近府衙的几条街巷早已布置妥当,各大家族安排的人手不在少数,就为防止皇帝亲自出访查访实情。
府衙四周亦暗中部署了大量人员,作为机动力量,只要皇帝有任何举动,他们皆能第一时间掌握,迅速反应。
若无如此周密安排,武洪也绝不敢在皇帝面前拍胸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