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翱翔。
离了碧澜镇,沿着高丽西海岸,徐徐向北而行。
鹤背之上,许清安青衫舒卷,目光沉静地俯瞰着下方这片异国的土地。
他不再急于赶路,而是真正开始了对这三韩之地风土人情的体察。
时值春季,下方田野间,已有农人驱赶着黄牛,在阡陌间辛勤劳作。
高丽的农田多依势开辟,层层叠叠,与中原北方广袤的平原景象迥异。
水田如镜,倒映着湛蓝的天空与流云。
新插的秧苗泛着娇嫩的翠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合唱。
旱地里,粟苗破土而出,排列整齐,桑树也抽出了新芽,预示着不久后养蚕织布的繁忙。
农人们种植的,除了常见的小米、小麦。
更有大片绿意盎然的水稻秧苗,在春水浸润的田畦中摇曳生姿。
靠近海岸的滩涂与盐田处,则是另一番景象。
皮肤被海风与烈日染成古铜色的渔民们,驾着轻便的舟楫,撒网捕鱼。
或在退潮后的滩涂上捡拾贝类、海菜。
他们的号子声粗犷而富有节奏,与内陆农人的恬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远处,山林青翠,时有樵夫伐木的叮咚声隐隐传来。
“民以食为天,此地风貌,与中原江南颇有几分相似,却又自成格局。”许清安心中微动。
他神识扫过,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百姓的坚韧与勤劳,亦能察觉到他们那深植于血脉中的、对土地的依赖与敬畏。
飞行片刻,他心念一转,示意白鹤在一处靠近官道、规模颇大的村落外降落。
村落的景象映入眼帘。
屋舍多是低矮的茅屋,土墙厚实,茅草屋顶修剪得颇为齐整,显然主人家颇为勤勉。
间或有几间覆盖着青瓦的房舍点缀其间,显示着主人相对富足的身份。
院落的布局也与中原略有不同。
多以简易的篱笆围出小小的天地,篱笆上爬着初生的豆蔓或牵牛花藤蔓,透着几分田园野趣。
村口大树上,悬挂着一面略显陈旧的鼓,这是“契”鼓——
高丽乡村常见的互助组织,遇事则击鼓聚众。
许清安收敛了周身大部分气息,仅如一同寻常游方郎中,步行入村。
白鹤则自行飞入附近山林觅食嬉戏,灵性自晦,不惹人注目。
他的到来,立刻引起了村中孩童的好奇。
他们远远跟着,既胆怯又兴奋地看着这位气度不凡的青衫客。
有村中老者上前,操着带有浓重口音的高丽语询问。
许清安自称是游历四方的医者。
听闻是医者,村民态度顿时恭敬了许多。
许清安便在村中一棵大槐树下暂歇,为几位前来求诊的村民看了看寻常的头痛脑热、风湿骨痛。
他并未动用灵力,只以精妙绝伦的寻常医术,或施以银针,或口述一方,皆能针到病缓,药到症轻。
不过片刻,求诊者便觉症状大为减轻,不由连连称奇道谢,奉上自家酿造的浊酒、新蒸的米糕或是几枚禽蛋以示感激。
借此机会,他也细细观察着村中生活。
他见到两班贵族田庄的管事前来收租,语气倨傲,农户则躬身唯诺,将辛苦收获的稻米、布匹大半奉上。
阶级分野,一目了然。
他也看到“契”组织在村老主持下,合力为一家失火的人户重建房屋,体现了底层民众在艰难中的互助精神。
晌午时分,一户被他治好老寒腿的朴姓老丈热情邀他至家用饭。
老丈家陈设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饭食简单,是一碗掺杂了野菜、豆子的米饭。
一碟腌渍得通红透亮的泡菜,一碗清澈见底、却带着海藻鲜味的汤。
还有一小壶自家酿造的、口感辛辣的米酒。
许清安欣然受之,品尝着这与中原风味迥异的饮食,泡菜的酸辣脆爽,米酒的醇厚辛冽,别有一番风味。
“先生莫要嫌弃简陋。”朴老丈有些不好意思。
“五谷养生,返璞归真,何陋之有?”许清安微笑,言语间自带一股令人心安的意味。
饭毕,他辞别朴老丈,信步走出村落。
官道旁,有一片用篱笆围起的广阔药圃,看规模应是官营或是某大贵族所有。
药圃内种植着人参、茯苓、桔梗等高丽常见药材,长势看似不错。
但许清安却敏锐地察觉到,这片土地的地力流转有异。
一丝微弱的灵气正被某种力量悄然牵引,流向药圃后方的一处山谷方向。
致使这片药圃看似繁茂,实则内里精华已开始缓慢流失,所产药材的药性必会逐年下降。
恰在此时,药圃主管,一位身着绸衫、面带愁容的中年人,正与几名老农在田埂边唉声叹气。
“……真是奇了怪了,肥料没少施,照料也精心,可这几年,最好的参苗就是长不旺,出的参须总差些火候……”
许清安闻言,缓步上前,开口道:“此地土沃,然气脉有亏,精华外泄,非肥力可补。”
那主管一愣,见许清安气度不凡,虽衣着朴素,却不敢怠慢,忙拱手道:“这位先生是?”
“路过之人,略通风水地脉。”
许清安目光扫过药圃,指向后方那处山谷,“症结,或在那方山谷。地气被其牵引,以致此圃华而不实,内蕴渐消。”
主管闻言,脸色骤变。
他负责此圃多年,近年产出品质下降,压力巨大。
也曾隐约感觉与那处被视为“有山灵守护”、村民不敢轻易靠近的山谷有关。
却无法证实。
此刻被许清安一语道破,顿时如醍醐灌顶,又惊又佩。
“先生真乃神人!”
主管深深一揖,“那处山谷……确有些古老传说,村民皆不敢深究。先生既能看出症结,不知……不知可有化解之法?”
他眼中充满希冀。
许清安微微摇头:“地脉流转,自有其理。强行阻断,反受其咎。顺其自然,或另择沃土,方是正道。”
他并非不能强行改变此地地脉,但此举有干天和。
且那山谷能牵引地气,或许另有玄机,他无意贸然干涉。
主管闻言,虽有些失望,但也知许清安所言在理,再次躬身感谢:“多谢先生指点迷津!”
许清安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飘然而去。
行至无人处,一声清唳,白鹤自林间飞出,落于身旁。
他回首望了一眼那药圃与远处的山谷,心中思忖:“地气汇聚……虽非天华,但此地灵机流向,倒也值得留意。”
此番村中体察,虽只是管中窥豹。
却也让许清安对高丽西海道的民生、阶级、农事、乃至一些潜在的地脉异动,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
青衫鹤影再起,沿着官道,继续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