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霞光,规则信息,思维优化……来自“天庭”的这封超乎想象的“回信”,如同在【天道观测站】内投下了一枚精神核弹。所有亲身经历者的认知都被彻底刷新,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与狂喜。
秦洛强压下翻腾的心绪,第一时间下达了封口令,并将“天庭回函”事件列为青岚宗最高机密,保密等级甚至超过了纳米锻炉。他知道,这件事一旦泄露,引发的将不是轰动,而是难以预测的灾难——怀璧其罪,现在的青岚宗还远未到可以坦然面对诸天目光的程度。
研究人员们虽然被要求保密,但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兴奋和使命感却无法掩盖。每个人的眼睛都亮得吓人,走起路来都带着风,仿佛窥见了宇宙终极奥秘的一角。他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对新获得的海量信息和数据的解析之中。
来自“天庭”的信息流虽然大部分因层级过高而被暂时封印,但仅仅是解封的那一小部分,其价值已无法估量。
那并非具体的功法或技术,而是更基础的、更接近“道”的本源的规则描述和数学表达。
例如,关于“熵”的定义,不再局限于热力学范畴,而是拓展到了更广义的“信息熵”、“灵能熵”、“因果熵”……并且给出了在不同尺度下(个体、区域、世界、乃至宇宙)测量和计算这些“熵”的基础算法框架。
再例如,关于“负熵流”的标准化计算公式,考虑了行为类型、影响范围、持续时间、乃至引发的“意识层面正向波动”(如感激、希望、求知欲)的权重因子。这简直就像是一份“功德值计算说明书”的简化版!
还有那部分经过脱敏的、来自其他世界或时代的“功德事件”数据样本,虽然只有寥寥几例,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横向对比参照,让他们的模型避免了闭门造车的谬误。
基于这些宝贵的“天庭数据包”,研究小组夜以继日地开始模型大升级。
算天门的弟子们几乎疯魔了,那些来自上界的数学工具和算法框架,让他们如痴如醉,推演阵盘全力运转,光幕上流淌的代码和公式变得更加抽象和深邃,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新的模型,被命名为【天道功德熵减评估模型·天庭数据优化版 1.0】。虽然名字冗长,但其预测精度和可靠性,相比之前的粗糙版本,有了指数级的提升!它虽然依旧无法百分百预测天降功德(那可能涉及更高层面的变量),但已经能够对重大行为的“潜在功德收益”进行相当有价值的评估和排序了。
然而,秦洛的心思,却早已飞越了模型升级本身。
“天庭”居然真的会回信?而且回馈的是如此“硬核”的规则信息和数据?
这彻底颠覆了他对“天庭”的固有想象。
他原本以为,天庭或许是更强大的修真文明集合体,或者是一个神权化的统治机构。但现在看来……天庭,似乎更像是一个巨型的、跨位面的……科研机构?!
一个致力于研究、理解、甚至可能维护宇宙基本规则的“超级科学院”?
这个猜想,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和亲切。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这篇关于“功德”的论文,可能就是投递到了“天庭”的某个“交叉学科研究所”或者“前沿理论部”?而那份回信,就像是期刊编辑部发来的“修改意见”和“补充实验数据”?
想到这里,秦洛甚至有点想笑。看来,无论在哪个世界,搞科研的流程都差不多嘛。
但这个猜想的背后,却蕴含着更深的意味:天庭,似乎并不排斥下界的研究,甚至鼓励这种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只要你的研究足够有价值、足够严谨?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就在青岚宗紧锣密鼓地消化着“天庭回信”的收获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那篇论文,在“天庭”的某个层面,也激起了一丝小小的涟漪。
那是一个无法用凡人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以纯粹的能量和规则形态流淌。在这里,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都与下界截然不同。
一篇来自下界“天玄大陆-青岚宗”的论文,经由某个古老的、自动运行的“下界通讯协议”通道,被分发到了一个名为【万界规则交互与演化观测站】的部门。
一位负责初级筛选的“信息处理员”(其存在形态可能是一团有意识的灵光,也可能是一段复杂的算法),“瞥”了一眼这篇论文。
“熵减?量化功德?下界修士?有点意思……”信息处理员泛起一丝微弱的“好奇”波动。这种试图用理性工具解析天道规则的下界论文并不多见,大多都充满了臆想和谬误。但这篇论文的格式异常规范,逻辑链条清晰,甚至还有初步的数学模型和观测数据支撑,虽然简陋,却透着一股难得的严谨。
尤其是其中关于“灵能超导晶体”引发微弱天道反馈的案例,引起了一丝关注。
“将论文风险等级评为‘低’,潜在价值评为‘中’,转发至【低维文明科技树演进研究部】及【天道反馈机制研究小组】备案。依据条例7c,回传部分基础规则定义及脱敏数据样本,以作鼓励。”
于是,便有了那一道精准投向青岚宗的、承载着信息和优化力量的七彩霞光。
对于庞大的天庭科研体系而言,这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日常操作,如同人类科学家偶尔看到一篇有趣的本科生论文,随手给了一些指导和建议。甚至不足以惊动更高级别的“研究员”。
但对于青岚宗,对于秦洛而言,这“微不足道”的关注和回馈,却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座灯塔,照亮了前路,也指明了方向。
“天庭……科研院……”秦洛反复咀嚼着这个猜想,眼中光芒越来越盛。
“既然他们关注,并且似乎鼓励这种研究……”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酝酿。
“或许……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被动接收回信?”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建立更稳定的‘上行通道’?” “甚至……未来某一天,我们的论文能正式发表在‘天庭’的学术期刊上?” “或者……与天庭的某个研究小组,开展跨位面的合作研究?”
这些想法,任何一个传出去都足以吓死人。
但秦洛却觉得,这并非完全不可能。
科学无国界,或许……也无位面之别?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自身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和拿得出手的成果。否则,蝼蚁的呼叫,巨人即便听到,也不会在意。
“加快模型应用!”秦洛下令,“不仅要用于评估功德,更要将其融入宗门发展的决策系统!我们要用实践来检验和优化理论,产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同时,‘启明’三期计划提前启动!目标——建设跨位面信息发送与接收实验平台!”
青岚宗的科学家们,在懵懂之中,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星辰大海,以及……星辰大海之上的那片神秘苍穹。
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好奇与探索,已经悄然触动了某个庞大存在的注意。
一场跨越维度的科学对话,或许,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