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九偷吃灵果引发的闹剧,如同投入紧张湖面的一颗石子,漾开几圈涟漪后很快平息。惩罚措施下达(小九九哭丧着脸被苏妙仪拎去熟悉打扫工具),实验室重新回归到那种高速运转、精密却压抑的节奏之中。失败的阴云依旧笼罩,尤其是【乾坤一炁符】量产化的最大难关——纠缠灵子对的稳定封装。
虽然那次意外的“错误”操作揭示了某种可能性,但将其转化为可重复、可控制的工艺,依然步履维艰。不同的灵墨配方、绘制手法、环境参数……海量的组合需要测试,每一次测试都意味着珍贵“双生冰髓”材料的消耗和研究人员心力的投入。
时间在一次次期望与失望的循环中流逝,转眼又过去数日。实验室里的空气因持续的高强度工作和迟迟无法突破的瓶颈而显得有些凝滞,弟子们的脸上疲惫之色更浓,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仿佛生怕惊扰了那些娇贵无比的实验。
这一日,负责新一批封装测试的,是一位名叫林风的年轻内门弟子。他心思缜密,手法稳健,是封装组的主力之一。但连续多日的失败和高度紧张,也让他的精神绷紧到了极限。
他正在进行一项关键的对比实验:同时用新发现的“惰性辅料”灵墨,按照标准流程和那次意外成功的“错误”手法,分别绘制两张封印符基,准备注入同一批制备的纠缠灵子对。
实验台被清洁得一尘不染,各种工具摆放得一丝不苟。林风深吸一口气,屏息凝神,指尖凝聚起精纯的灵力,开始绘制第一个标准流程的封印阵。线条流畅,灵光稳定,一切看似完美。
然而,就在他绘制完成,准备稍作休息再绘制第二个时,意外发生了。
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且精神高度集中,他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肩膀。身上穿着的研究员法袍(一种新型的、具有一定防灵波干扰功能的材料)因摩擦而产生了极其微弱的静电。
这丝静电,微弱到平时根本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无法让普通人的汗毛竖起。
但此刻,实验台上完成的那个封印阵,其灵墨尚未完全固化,处于一种极其敏感、极其不稳定的状态。那丝微弱的静电电荷,如同一个不该出现的音符,骤然闯入了这精密无比的能量场中!
滋啦!
一声极其轻微、却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寂静实验室中的异响传出!
只见实验台上,那张刚刚绘制好的、承载着众人希望的封印符基,中心处猛地爆开一团细微却刺眼的电火花!紧接着,整个符基上的灵光瞬间紊乱,如同被搅乱的池水,然后迅速黯淡下去,表面甚至出现了一丝焦黑的痕迹!
静电击穿!
完美的封印阵,因为一丝微不足道的静电,彻底报废!
林风整个人都僵住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伸出的手还停留在半空,微微颤抖。他看着那张焦黑的符基,大脑一片空白。
周围的弟子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纷纷围拢过来。
“怎么回事?!” “灵光怎么灭了?” “刚才那声音……”
当看清那符基上的焦黑痕迹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静…静电?!”一位有经验的炼器宗弟子失声叫道,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这么弱的静电怎么可能击穿防护灵阵?!”
“是尚未固化的灵墨!它们对能量波动太敏感了!尤其是这种新配方,追求极致的灵子相容性,反而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降到了最低!”另一位弟子很快分析出了原因,脸色同样难看。
秦洛和苏妙仪也迅速赶到。秦洛拿起那张报废的符基,神识仔细扫过,眉头紧紧锁起。
“果然……是极微弱的静电脉冲导致的局部能量过载,破坏了灵墨结构的稳定性。”他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往往是他极度不悦和严肃的表现。
一次至关重要的对比实验,还没正式开始,就因为这样一个低级、可笑、却又防不胜防的意外,毁掉了一半!
浪费材料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时间和士气!制备一批符合条件的纠缠灵子对需要时间,调整状态重新绘制又需要时间!
林风终于从呆滞中回过神来,脸上血色尽褪,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秦长老!弟子…弟子罪该万死!是弟子疏忽!请长老责罚!”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秦洛身上。
秦洛看着跪地请罪的林风,又看了看周围一张张紧张、疲惫、又带着一丝惶恐的脸庞,心中那股因意外和挫折带来的烦躁渐渐压了下去。
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声音却出乎意料地没有斥责:“起来吧。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错。”
林风愕然抬头。
秦洛的目光扫过整个实验室,扫过那些精密的仪器、复杂的灵阵、以及每一个疲惫的研究人员。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忽略的问题。”他沉声道,“我们太过追求灵子封装技术的极致性能,追求那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效率提升和稳定性优化,却忽略了最基础、最微不足道的环境干扰和操作规范!”
“一丝静电,在凡间工厂里可能只是让工人麻一下,但在我们这里,却足以毁掉数日的心血!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工艺还远远称不上‘工业级’,它还太娇贵,太脆弱!”
“这不是惩罚某个人的时候。”秦洛的语气变得坚定,“这是给我们所有人敲响的警钟!是时候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夯实我们的基础了!”
他立刻下达指令: “一、立刻暂停所有涉及敏感灵墨的操作!” “二、成立‘环境控制与操作规范’小组,由苏妙仪负责!” “三、全面排查实验室所有可能的静电来源:法袍材料、地板材质、空气湿度、设备接地……制定严格的防静电标准和操作流程!” “四、评估现有灵墨配方的抗干扰能力,必要时,牺牲一部分性能,换取更强的鲁棒性(容错能力)!”
一场因微小静电引发的事故,反而促使秦洛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反思和战略调整。科研的道路,不仅仅是高歌猛进,更需要这种时刻的冷静回望和查漏补缺。
实验室的工作重心再次发生偏移。大家暂时放下了高精尖的攻关,转而开始像扫雷一样排查每一个可能的风险点,制定详尽的Sop(标准操作程序),甚至给实验室配备了加湿器、离子风机、防静电手环……
过程繁琐,甚至有些枯燥,但却必不可少。
林风没有被处罚,反而因为最早遭遇问题,被吸收进了规范制定小组,将自己的教训转化为大家的经验。
科学的严谨,不仅体现在大胆假设和精巧实验上,更体现在对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的极致追求之中。
这一次的静电击穿,没有击垮团队,反而像一次淬火,让青岚宗的科研体系,变得更加扎实、更加稳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