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洛关于“转型而非抛弃”的承诺,如同一颗定心丸,暂时稳住了讯驿堂乃至整个青岚宗内部因技术变革而浮动的人心。然而,承诺之后,更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和看得见的出路。飞剑邮差们虽然暂时安下心来,但迷茫和焦虑并未完全散去——习惯了御剑凌霄、瞬息千里的他们,对于坐在课堂里学习“新玩意儿”,感到既陌生又不安。
“再就业培训”,这个对修真界而言无比新鲜的词,正式被提上了日程,并且以惊人的效率和力度推进起来。秦洛深知,处理不好这次人力转型,不仅会浪费宗门宝贵的人力资源,更可能埋下内部矛盾的隐患。
首先成立的是【人员转型与技能提升办公室】,由一位以耐心和善于沟通着称的内门长老负责,并从算天门抽调了几名精通教学法的弟子作为辅助。
第一步,精准的需求调研与岗位盘点。 办公室没有急于开课,而是首先对所有可能受影响的“飞剑邮差”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修为等级、驭剑术熟练度、擅长的飞行环境(山川、荒漠、海洋)、是否有特殊的灵兽驯化或草药辨识技能、甚至个人的性格倾向(是更喜欢外出还是倾向于稳定)。 同时,对宗门目前及未来规划中新增的岗位需求进行了全面梳理:
· 新型设备维护岗: 负责【乾坤一炁符】收发站点的维护、故障排查(虽然现在故障率低,但未来规模扩大必然需要)。
· 信息分析处理岗: 负责对通过新渠道汇聚来的海量信息进行初步筛选、分类、汇总。邮差们走南闯北,见识广博,这正是优势。
· 外勤拓展与 liaison(联络)岗: 宗门势力扩张,需要大量人员前往新的区域建立联系、勘察资源、调研市场。这需要极强的生存能力、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实力,完美契合原邮差的特点。
· 高级运输与安保岗: 【乾坤一炁符】无法传递实物,宗门重要物资、人员的护送,依然需要高手负责。甚至可以考虑组建基于高速飞舟的“精锐快递小队”,专送高价值物品。
· 培训师岗: 将经验丰富的老邮差转型为教官,培训新弟子驭剑术、野外生存、地理辨识等传统技能,这些技能并未过时,只是应用场景发生了变化。
第二步,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设计。 基于调研结果,办公室设计了一套模块化、可选择的培训体系:
· 公共基础模块(必修): 包括《宗门新发展与战略解读》、《科学修真基础概论》(普及概念,消除隔阂与误解)、《新型通信设备原理与使用规范》。
· 专业技能模块(选修):
· 《基础灵阵维护与故障识别》:为转向设备维护岗准备。
· 《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入门》:为转向信息处理岗准备。
· 《高级商务谈判与地域文化》:为转向外勤联络岗准备。
· 《高速飞舟操控与编队护航》:为转向高级运输岗准备。
· 《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为转向培训师岗准备。
· 实践演练模块: 进入相应部门进行实习,由老手带教,积累实际经验。
课程设计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充分考虑了邮差们的现有知识和思维习惯,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和案例进行教学。
第三步,政策激励与保障。
· 带薪培训: 培训期间待遇不变,激发学习积极性。
· 技能认证与薪酬挂钩: 通过培训考核后,获得宗门认证的技能证书,岗位调整后,薪酬依据新岗位技能等级核定,确保收入不降反升。
· 双向选择与尊重意愿: 不强制定岗,提供多个岗位方向供选择,并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和特长。
· 成立“传统技艺传承部”: 将驭剑术、灵禽驯化等传统技能正式纳入宗门传承体系,赋予其新的文化价值和战略意义(如特种侦查、复杂环境运输),让掌握这些技能的弟子仍有自豪感。
培训正式开班的第一天,气氛颇为微妙。
教室里,坐着的是一群平日里御剑乘风、洒脱不羁的剑修,此刻却穿着统一的学员袍,正襟危坐,面前放着玉简教材和记录符笔,表情多少有些局促和别扭。讲课的算天门弟子虽然修为可能不如他们,但在理论知识面前却充满自信。
起初,课程进展并不顺利。习惯了用剑和脚步丈量世界的邮差们,对于那些抽象的符号、复杂的原理、繁琐的规范感到极其头疼,课堂上的提问也常常让讲师哭笑不得: “老师,这个‘量子纠缠’它……它能吃吗?是什么属性的天材地宝?” “维护这个符箓站点,需要用特定灵诀擦拭吗?擦几遍?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信息分析……不就是看信吗?俺们以前送信也看的,不然送错了咋办?”
讲师们哭笑不得,只好耐心地、用最浅显的比喻和实操来引导。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当一位老邮差通过《信息分析》课学到的简单分类法,将一堆杂乱无章的区域情报整理得条理清晰,并从中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合作机会时,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动脑子”带来的成就感。 当一位擅长驭剑的女修在《高速飞舟操控》模拟器中,轻松完成各种高难度编队动作时,她发现这种庞大的法器也有着别样的驾驭乐趣。 当几位邮差在实践模块中,凭借着丰富的野外经验,成功解决了一次新型通讯基站的突发故障时,他们赢得了研发部门员工的真心敬佩。
他们开始意识到,宗门并非要剥夺他们的价值,而是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手中的剑,依然是他们的依仗,但未来之路,却变得更加宽广。
再就业培训,与其说是技能的灌输,不如说是一场认知的升级和信心的重塑。
第一批学员顺利结业,大部分都找到了心仪的新岗位,满怀期待地奔赴新的使命。讯驿堂并未消失,而是转型成了“信息与物流中心”,职能更加多元和高效。
青岚宗用一场精心策划、充满人文关怀的“再就业培训”,平稳地化解了技术革命带来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力冲击,并将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成功转化为了推动宗门继续前进的新动力。
科学的进步,与人的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
这一切,都被外界各大势力看在眼里,心中对青岚宗的评价,不禁又添上了几分:此宗不仅技术可怕,其治理手段和长远眼光,同样深不可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