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的到来,如同在家中最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两颗甜蜜的“炸弹”,瞬间让这个小家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却也填充了前所未有的、嘈杂而幸福的喧闹。
最初的几个月,几乎没有完整的睡眠。两个小家伙的作息并不同步,常常是一个刚喂饱哄睡,另一个就开始嘤嘤哭泣求关注。
深夜,婴儿房里亮着柔和的夜灯。顾衡穿着睡衣,头发有些凌乱,却动作极其熟练地抱着哭闹的弟弟轻轻踱步,嘴里哼着不成调的、他自己编的“数学摇篮曲”(“小宝宝,快睡觉,微分积分很重要……”)。而苏妩则靠在旁边的哺乳椅上,温柔地喂着姐姐。
有时两人会累得抱着孩子直接坐在垫子上背靠背打盹,但只要宝宝一声哼唧,又会立刻惊醒。虽然疲惫,但看着怀中渐渐安静下来的小脸蛋,那种被全然依赖的感觉,让所有的辛苦都化成了心甘情愿。
四位祖父母成了最强大的后援团。他们排了班,轮流来家里帮忙,但常常因为争着抱孙子孙女而“撞车”。
“哎呦,我的小乖孙,让爷爷抱抱!” “去去去,刚喝完奶,要先让姥姥拍嗝!” 顾妈妈和苏妈妈则常常为了“宝宝更像谁”而进行友好的辩论,最后总是以“都像都像,优点都随爸妈”达成和解。
有了他们的帮助,顾衡和苏妩才偶尔能偷得片刻闲暇,一起下楼散个步,或者只是并肩坐在沙发上,靠着彼此的肩膀小憩一会儿,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
曾经那个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的顾研究员,如今是左手尿不湿,右手奶瓶的超级奶爸。他能精准地区分宝宝不同哭声的含义,换尿布的速度快且稳,甚至研究出了一套“效率最大化”的喂奶拍嗝流程。
他的手机屏保不再是复杂的公式,而是两个宝宝的合影;他的办公桌上,除了论文,还摆着宝宝的小脚丫印泥;他甚至会在研究所开会间隙,偷偷拿出手机看家里发来的宝宝视频,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被同事打趣“顾博士整个人都变柔软了”。
苏妩的身体逐渐恢复,虽然照顾双胞胎极其辛苦,但她身上母性的光辉愈发柔和动人。她享受着母乳喂养的亲密时光,看着宝宝在她怀里满足地睡去,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也会偶尔有点小焦虑,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这时,顾衡总会从身后抱住她,吻吻她的发顶,肯定地说:“你是世界上最棒的妈妈。”然后拿出他做的“宝宝成长数据曲线图”(记录吃奶量、睡眠时间、体重身高),用科学的方式告诉她,孩子们被照顾得有多好。
姐姐(小名:安安)性格似乎更文静些,爱笑,喜欢用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观察世界。 弟弟(小名:闹闹)则活泼好动,哭声洪亮,小腿蹬起来格外有劲,仿佛印证了他的小名。
他们开始会咿咿呀呀地发声,会无意识地抓住爸爸妈妈的手指,会在看到对方时露出笑容。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能让全家欢呼雀跃,如同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科学新大陆。
公寓里随处可见宝宝的物品:散落的安抚玩具、叠放的小衣服、消毒好的奶瓶。空气中混合着奶香和婴儿爽身粉的味道。
虽然忙碌、疲惫,有时甚至有些手忙脚乱,但每一天都充满了新的惊喜和欢笑。常常是顾衡抱着一个,苏妩抱着另一个,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彼此的爱意和对这甜蜜“负担”的满足。
夜晚,当终于把两个小家伙都哄睡后,顾衡会轻轻搂住苏妩,看着婴儿床上并排安睡的两个小宝贝,低声说:“老婆,谢谢你,给了我全世界最好的礼物。” 苏妩靠在他怀里,疲惫却幸福无比:“也谢谢你,老公。这是我们最好的决定。”
爱情的方程,从此有了两个最重要的解。生活变得忙碌而具体,每一刻都围绕着喂奶、换尿布、哄睡展开,但却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更加充实、温暖和充满希望。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乐趣在等待着他们,但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