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进入中场休息,人流从礼堂大门缓缓涌出。苏婉宁刚走到走廊转角,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顾淮正与几位军官站在窗边交谈,身姿挺拔如松。他看似专注地听着同僚说话,目光却不时扫过涌动的人群。当他的视线终于捕捉到那个浅蓝色的身影时,那双锐利的眼睛瞬间柔和下来。
他朝同伴点头示意,随即大步朝她走来。军鞋踏在地砖上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她的心弦上。
在人来人往的走廊里,他们只能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但顾淮看她的眼神却如此专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成了模糊的背景。
那目光里有她熟悉的骄傲,更有一种全新的、炙热的欣赏。
“苏工。”
他用了最正式的称呼,声音低沉有力,在嘈杂的走廊里格外清晰,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她平静的心湖。
苏婉宁迎着他的目光,唇角扬起清浅而自信的笑意,轻声回应:
“顾连长。”
“刚才的回答。”
他的视线一刻不曾从她脸上移开,像是要将此刻的她深深印在心底。
“解决了我们很大的困惑。”
他的肯定让她心头涌起一阵暖流。她微微仰头,目光清亮:
“是你知道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刀’,我们才知道该怎么‘磨’。”
这句话她说得轻柔,却字字清晰。
短短一句话,道尽了他们之间最深的默契——他是一线淬炼出的利刃,深知战场的需求;她是精心打磨的砺石,能赋予钢铁以锋芒。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闪耀,却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彼此成就。
走廊里人来人往,不时有军官向他们投来善意的目光。
“下午的会议。”
他声音放低了几分,带着只有她能听懂的关切。
“还要继续吗?”
“嗯。”
她轻轻点头,目光不躲不闪。
“崔教授还有一个报告,我要在旁边协助。”
“好。”
他简短地应道,目光却依然流连在她脸上。
走廊那头有人喊顾淮的名字,他不得不离开。临走前,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有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
苏婉宁望着他挺拔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明。这场研讨会让她的科研方向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
不是为了追求最漂亮的数据,而是要为像顾淮这样的战士,锻造真正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利刃”。
她忽然想起太姥爷笔记本上的那句话: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此刻,她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航天工程的意义,不仅在于仰望星空,更在于脚踏实地。
每一次火箭升空,每一次卫星入轨,都承载着守护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人的使命。
远处的哨声响起,休息时间结束。
苏婉宁整理了一下衣领,转身走向礼堂。她的步伐稳健,目光坚定——那条通往星辰大海的路,如今在她脚下愈发清晰明亮。
下午的议程,以各单位成果汇报为主,苏婉宁安静地坐在崔教授身侧,专注地记录着会议要点。
当崔教授登台作关于“高精度导航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报告时,她适时配合展示数据图表,师徒二人默契的配合让整个汇报流畅而精彩。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崔教授整理好讲义,转头唤住正要起身的苏婉宁:
“婉宁,稍等一下。”
他带着她缓步走向前排,一位肩扛大校军衔的长者正与几位军官交谈。这位首长约莫六十多岁,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言谈间却流露出温和的气质。
“刘部长。”
崔教授适时开口,语气恭敬而不失从容。
“向您介绍一下我最得意的学生,苏婉宁。”
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
“说起来,这孩子和咱们部队特别有缘。她姥爷就是当年彭老总手下的作战参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了。”
刘部长闻言,神色顿时肃然起敬。他仔细端详着苏婉宁,目光中既有长辈的慈祥,更带着对烈士后代的深深敬意。
“原来是彭老总麾下英雄的后人。”
刘部长的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军人特有的厚重。
“你姥爷他们那一代人,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如今看到他的外孙女继承遗志,在科研战线上继续报效国家,这真是令人欣慰啊。”
苏婉宁心头一热。她挺直脊梁,目光清澈而坚定:
“谢谢首长。我会永远铭记姥爷的牺牲,也会牢记今天您的话。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会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刘部长赞许地点点头,转向崔教授:
“老崔啊,你们培养了一个好苗子。这样的年轻人,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人才。”
崔教授欣慰地颔首,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
“说起来还有个缘分。”
他转向苏婉宁,语气亲切:
“婉宁的男朋友,就是刚才在研讨会上发言的那位侦察连的顾淮连长。”
刘部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自然知道顾淮是北方军区顾副司令的独子,此刻不禁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姑娘——
不仅家世清白,学业优秀,更难得的是在科研上展现出的天赋。
顾家小子确实眼光独到。
他不动声色地对身旁的警卫员吩咐:
“小张,去请顾连长过来一趟。”
待警卫员领命而去,刘部长这才笑着对苏婉宁说:
“顾淮是个好苗子,在部队表现突出,做事稳重,还很上进。”
他话锋一转,语气亲切地问道:
“小苏同志现在主要研究什么方向?”
\"报告首长,我主要研究航天工程,特别是轨道动力学和再入返回技术。\"
刘部长闻言,神情顿时认真起来,目光中流露出真正的赞赏:
“航天工程好啊!这可是个了不起的领域。你研究的这些技术,将来可是要送我们自己的卫星上天的,意义重大。”
他转头对崔教授感慨:
“老崔啊,你们培养的这个学生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轨道动力学和再入返回,这都是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
顾淮迈着标准的军人步伐走来,在刘部长面前立定敬礼。刘部长打量着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年轻人,眼中满是长辈的慈爱。
“小淮。”
刘部长亲切地唤着他的小名。
“刚才在会上提的问题很到位,看来在基层确实成长了不少。”
他的目光转向苏婉宁,语气中带着欣慰:
“不过最让我高兴的,是看到你找到了这么优秀的姑娘。”
刘部长像是想起什么,和蔼地问苏婉宁:
“小苏今年多大了?”
“快十九了。”
苏婉宁轻声回答。
刘部长微微一怔,随即失笑:
“这么小?”
他转头看向顾淮:
“你小子,可要好好对人家,知道吗?”
顾淮保持着标准的军姿,但耳根微微发红:
“刘叔叔放心,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