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前脚刚走,甄嬛后脚便命人去请了沈眉庄与安陵容。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二人便携手来了。
眉庄领着小允子,未语先笑:
“瞧瞧,我可是完完整整地把小允子给送回来了,一根头发丝儿都没少。”
小允子一进门,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行了个标准的叩拜大礼:
“奴才小允子,给熹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沈眉庄在一旁打趣道:
“你不知,你在外头这些日子,这允公公在我那儿,每天三句话不离‘我们娘娘’,念叨着你有多好多好,直说要变成一头大青牛,驮着你成菩萨去!我这储秀宫,可快供不下他这尊‘牛神’了!”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甄嬛眼中也泛起暖意:
“快起来。难为你们一个个都这般记挂着我,我在外头,又何尝不是日夜记挂着你们。”
这时,流朱笑眯眯地从后殿捧出几个沉甸甸的锦缎包裹,一一分发给众人。
不论是安陵容、沈眉庄,还是小允子、佩儿等宫人,人人有份。
打开来看,并非寻常的金银财物,皆是些一路搜集来的奇巧物件。
有西域风格的嵌宝石匕首,色彩斑斓的鸟羽做成的羽扇,还有漠北特产的天然水晶石……
件件别致,大家拿在手里细细把玩,啧啧称奇。
正说笑间,殿外忽然传来方淳意一声清脆却戛然而止的呼唤:
“莞姐姐……唔……”
像是被人猛地捂住了嘴。
紧接着便是瓜尔佳文鸳的呵斥:
“你个记吃不记打的!来之前怎么跟你说的?要叫‘熹妃娘娘’!再叫错,点心可没你的份儿了!”
殿内三人闻言,相视一笑,一同起身迎了出去。
只见方淳意挣脱了瓜尔佳文鸳的手,像只欢快的小雀儿,笑着脆生生喊道:
“熹姐姐!”
瓜尔佳文鸳也换上了亲亲热热的笑脸,道:
“听闻永寿宫热闹得很,熹妃娘娘可别嫌弃嫔妾不请自来。”
甄嬛笑着拉住她们的手:
“哪里的话,快进来!我早就备好了你们的礼物,就等着你们来呢。”
她说着,从流朱手中接过两个特别准备的匣子。
先将一个沉甸甸的木匣递给方淳意:
“淳儿,知道你最好这口。这是西域来的蜜渍果脯和玫瑰乳扇,都是用特殊法子制的,一路走来也不怕坏,最是耐放,够你吃上好一阵子了。”
方淳意接过,立刻笑得见牙不见眼,宝贝似的抱在怀里:“谢谢熹姐姐!还是你最懂我!”
接着,甄嬛又取过一个细长的锦盒,递给瓜尔佳文鸳,笑道:
“祺嫔妹妹,当初你雪中送炭之情,姐姐铭记于心。这是我特意为你挑的雪山羚羊角,衬妹妹的飒爽英姿是再合适不过了,望妹妹喜欢。”
瓜尔佳文鸳果然眼前一亮,她素爱这些彰显气派的物件,当即喜滋滋地接过,爱不释手:
“娘娘真是费心了!这礼物,嫔妾极喜欢!”
永寿宫内,笑语晏晏,情谊融融。
.
曹琴默正拿着针线,有一搭没一搭地绣着个香囊,心思却不知飘向了何处。
西北大捷,熹妃回宫,这后宫的风向,怕是要变了。
却莫名感到心安了许多。
“额娘!额娘!” 温宜公主清脆的嗓音伴着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她提着绯色裙摆像只雀儿般飞进来。
她双手捧着一个紫檀木嵌螺钿匣子,献宝似的举到曹琴默面前,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是永寿宫的熹娘娘派人送东西来啦!”
曹琴默接过那沉甸甸的匣子。
她轻轻打开匣扣。
匣内竟分了三层,各有归属。
第一层,是给温宜的。
入目并非小女孩寻常爱的珠花玩偶,而是一套质地上乘、雕工清隽的和田青玉雕千字文,玉质温润,光华内敛,旁边还配着一支同料的玉管小狼毫。
曹琴默心中微动,小心揭开第二层。
里面静静躺着一尊精巧的纯金无量寿佛,佛像不大,却宝相庄严,金光沉稳,分明是给她的。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第三层。
轻轻拉开,里面并无奢华之物,只静静躺着一枚用狼牙打磨的护身符,被金丝细细缠绕固定,旁边是一把样式古朴的玄铁匕首,刀柄上刻着准噶尔的图腾,带着一股粗犷而坚韧的气息。
温宜歪着小脑袋,好奇问:“额娘,这些东西……是谁送的呀?瞧着和宫里的不一样。”
是谁送的?
时光仿佛倒流,她眼前蓦然浮现出许多年前的那个清晨,朝瑰穿着一身刺目的大红嫁衣,回头望她。
彼时,她只是一个对那位前途未卜的公主流露出些许真心怜悯的人。
她记得自己当时说:“公主保重,请务必好好护着自个儿。”
原来,有人连这点微不足道的善意,都牢牢记得。
“额娘?”温宜见她出神,又轻轻唤了一声。
曹琴默猛地回神,她低下头,看着女儿纯净的眼眸,极力想扯出一个安抚的笑,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微微颤动,眼圈不受控制地泛起红来。
她伸手,极其轻柔地抚过那枚护身符,轻声道:
“是你朝瑰姑母,她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送给温宜的祝福。”
温宜仰着小脸,不解地歪着头:
“很远很远的地方?比圆明园还要远吗?比皇阿玛的围场还要远吗?”
曹琴默被她天真烂漫的问题触动心肠,她拿起那枚狼牙护身符,小心翼翼地将它轻轻戴在温宜纤细的脖颈上。
那枚承载着远方祝福与不屈生命的狼牙,安然垂落在温宜微微起伏的胸口。
她绽开一个带着泪意,却无比安心的笑容,轻声道:
“现在……在很近很近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