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盒开启,尘埃微扬。那卷静静躺在发黑丝绸上的暗黄帛书,如同一个沉睡数百年的幽灵,终于被生人的气息惊扰。亭外山风呼啸,卷着寒意灌入残破的望云亭,吹得凌云鹤手中的火折子明灭不定,也让他指尖触及帛书时,感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冰寒。
他极其小心地将帛书取出,捧在掌心。帛书的材质出乎意料地柔韧,并非寻常丝绸,触手细腻中带着一丝韧性,似是以某种特殊工艺处理过,方能在这潮湿山野的暗格中保存至今。只是岁月终究无情,边缘已然残破,颜色暗沉如深秋的落叶。
裴远示意护卫们扩大警戒范围,自己则持刀守在凌云鹤身侧,目光警惕地扫视着亭外诡异的暗红色树林,仿佛那每一片静止的叶子后都潜藏着杀机。
凌云鹤深吸一口气,将帛书在勉强清理过的石凳平面上缓缓展开。动作轻缓得如同对待易碎的梦境。火折子的光晕有限,他不得不凑得很近,几乎将脸贴在冰冷的帛面上。
开篇是数行古奥的篆文,墨色深沉,虽部分笔画因岁月侵蚀而模糊,但骨架犹存。凌云鹤于金石古籍素有涉猎,凝神细辨,心中渐起波澜。这并非歌功颂德的辞赋,也非道家养生之诀,而更像是一种……祭祀的祷文,或者某种隐秘仪轨的记载!
“……承天地之幽戾,聚四方之阴魄……以龙火为引,焚旧日之枷锁,启新世之晦冥……” 文字艰涩,含义更是诡谲莫测,透着一股浓重的、非正统的,甚至可称之为“邪异”的气息。这绝非皇家正道,更似某种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异端邪说!
他的目光越过篆文,落在帛书中央。那里,用鲜艳如血的朱砂,绘制着一幅令人心悸的图案。图案核心,正是一条盘绕飞腾的巨龙!但此龙形态怪异,绝非皇家象征的五爪金龙。它蛇身、鳄首、鹿角、鹰爪,周身覆盖着细密的鳞片,每一片鳞甲上都似乎用极细的笔触描绘着扭曲的符文。最令人不安的是龙首,它怒目圆睁,口中并非吞吐明珠或祥云,而是一簇熊熊燃烧的、颜色暗沉的火焰!那火焰的形状,竟有几分像是一盏古老的灯烛!
“烛龙……” 裴远倒吸一口凉气,低呼出声。这图案,与“烛龙”之名,与亭角那独角异兽,形成了骇人的呼应!
朱砂巨龙并非孤立存在。它的周身,缠绕着无数更加细密、繁复的线条和符号,构成一个庞大而精密的阵列。这些符号,部分与曹敬癸密信中的暗码相似,但更多是前所未见,充满了古老而邪恶的意味。阵列延伸至帛书边缘,与一些简略的山川地形图相连,其中一处用醒目的朱砂点标记的位置,赫然与众人此刻所在的西山区域大致吻合!
“西山龙脉……” 凌云鹤想起了帛书残文中提到的字眼,心头巨震。难道“烛龙”组织的图谋,竟与风水龙脉有关?这已远远超出了宫廷斗争、窥探禁防的范畴!
他强压惊骇,继续看向帛书末尾。这里的字迹与前面不同,不再是工整的篆书或图案,而是用一种略显仓促、带着个人笔意的隶书书写,墨色也有深浅之分,显然是在不同时间、甚至可能是紧急情况下添加上去的。内容更加支离破碎,却也更触目惊心。
“……癸酉之变,功败垂成,非战之罪,乃天意乎?……余烬未冷,星火犹存……龙眠之地,终将苏醒……后世子孙,当继吾志,燃此龙火,光照幽冥……”
“癸酉之变?” 凌云鹤眉头紧锁,飞速在脑海中检索着历史记载。前朝覆灭前数十年,似乎确有一场未成功的宫廷政变,史称“癸酉之乱”,但官方记载语焉不详,只说是藩王作乱,迅速被平定。难道那场政变背后,竟隐藏着“烛龙”的影子?他们所谓的“功败垂成”,是指颠覆王朝的图谋?而“余烬未冷,星火犹存”,则意味着这个组织从未真正消失,而是转入了更深的潜伏,直至今日?
“先生,你看这里!” 裴远眼尖,指着一段尤其模糊的小字注释,那注释紧挨着朱砂巨龙图案的心脏部位。凌云鹤凑近细看,借助刀尖轻轻刮去一点表面的污渍,才勉强认出几个字:“……心火为引,需……至阴之躯为皿……方可承纳龙灵……”
至阴之躯?龙灵?承纳?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邪气。这已不是简单的权力争夺,更像是一种诡异的、涉及超自然力量的仪式!曹敬癸在宫中制造恐慌,窥探禁防,难道不仅仅是为了扰乱视听,更是为了寻找所谓的“至阴之躯”?或者,宫闱本身,就是这邪恶仪式所需的某个关键场所?
巨大的信息量如同冰水浇头,让凌云鹤遍体生寒。他原本以为“烛龙”只是一个隐秘而强大的政治阴谋集团,但现在看来,其根源之古老、图谋之诡异、手段之邪祟,远远超乎想象!这卷帛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黑暗深渊的大门,门后的景象,光怪陆离,凶险万分。
他小心翼翼地将帛书重新卷起,放入一个特制的防水油布袋中,贴身收藏。这卷铁盒秘卷,价值连城,也危险至极。它证实了“烛龙”的存在并非虚妄,揭示了其可怕渊源和庞大野心,但也带来了更多无解的疑问:这个组织究竟还有哪些成员?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那“癸酉之变”的详情如何?“至阴之躯”又指的是什么?万贵妃指引他们来此,究竟是想借他们之手揭露“烛龙”,还是另有更深的算计?
亭外的风声似乎变得更加凄厉,仿佛无数冤魂在哭泣。这片诡异的西山,这座残破的望云亭,因为这卷帛书的出现,而充满了令人窒息的重量。
“此地不宜久留。”凌云鹤站起身,声音因紧张而略显沙哑,“我们必须立刻离开,尽快返回京城。这帛书的内容,需从长计议。”
裴远重重点头,脸上再无半分得到线索的喜悦,只有沉重的忧虑。他们都明白,揭开真相的一角,有时并不意味着安全,反而可能意味着被更深的黑暗吞噬。
铁盒被重新盖上,暗格恢复原状,石凳也缓缓转回原位。一切似乎都与他们到来前无异,但空气中已然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秘密痕迹。凌云鹤与裴远带着那卷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帛书,迅速离开了望云亭,身影消失在暗红色的诡异树林之中,踏上了更加危机四伏的归途。西山之行,终于触及了核心的隐秘,但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加汹涌的暗流与更加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