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城里的粮草终于见底了。第五天的早上,士兵们拿着空碗,聚集在粮仓门口,要求发放粮食。可粮仓里只剩下几百石粮食,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分。
“给俺们粮食!俺们都快饿死了!”一个士兵大喊,手里的空碗摔在地上,碎成了几片。其他士兵也跟着起哄,有的甚至拔出了刀,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粮仓的守卫赶紧报告给孙权和陆逊。孙权看着外面起哄的士兵,脸色苍白:“伯言,这可怎么办?要是士兵们哗变,建业就真的完了!”
陆逊皱着眉,走到粮仓门口,大声说:“弟兄们!安静一下!豫章的粮草很快就到了,再坚持几天,咱们就能有饭吃了!”
“别骗人了!”一个士兵大喊,“俺们都听说了,豫章的粮草被季汉截了!你还想骗俺们!”
“就是!俺们不想打仗了!俺们想回家!”另一个士兵喊道,“季汉的人说了,只要俺们投降,就能有饭吃、有衣穿,还能回家跟家人团聚!俺们不如投降吧!”
士兵们纷纷附和:“投降!俺们投降!”
孙权看着越来越激动的士兵,知道再也压制不住了,只好对陆逊说:“伯言,看来……咱们真的只能投降了。”
陆逊摇摇头,眼里充满了不甘:“陛下,不能投降!咱们再坚守一下,交州的援军很快就到了!只要援军到了,咱们就能反败为胜!”
可士兵们已经不想再等了,一个将领带着几百名士兵,冲开粮仓的大门,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俺们去找孙权!让他下令投降!不然俺们就打进皇宫!”
孙权和陆逊赶紧回到皇宫,关闭宫门,组织禁卫军防守。禁卫军的士兵们也早就动摇了,有的甚至偷偷放下了武器,根本没有心思防守。
“陛下,禁卫军也靠不住了!”一个禁卫军将领报告,“俺们还是投降吧,不然士兵们真的会打进皇宫的!”
孙权看着周围的人,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叹了口气:“罢了……朕投降……”
可就在这时,陆逊突然拔出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陛下!不能投降!咱们东吴还有最后的希望!臣愿意带着最后的士兵,死守西门,为陛下争取时间!只要交州的援军到了,咱们就能翻盘!”
孙权看着陆逊,眼里充满了感动:“伯言……朕对不起你……是朕没能守住东吴……”
“陛下,别说了!”陆逊打断他,“臣这就去西门!陛下,您多保重!”
陆逊带着五百名忠心耿耿的士兵,赶到西门。西门是建业最薄弱的城门,季汉的军队已经开始攻打这里,城墙上的士兵们正在顽强抵抗,但也快支撑不住了。
“弟兄们!跟俺一起,死守西门!”陆逊大喊,拔出刀,朝着爬上城墙的季汉士兵砍去。士兵们受到鼓舞,也纷纷拿起武器,跟着陆逊一起抵抗。
季汉的士兵们没想到东吴还会这么顽强,进攻的势头被暂时挡住了。诸葛亮站在城下,看着城墙上的陆逊,心里暗暗佩服:“陆逊真是个忠臣,可惜生错了地方。”
他对身边的张飞说:“翼德,别硬攻了。陆逊虽然顽强,但他们的士兵已经没多少了,咱们再围一会儿,他们就会撑不住了。”
张飞点点头,下令停止进攻。城墙上的陆逊看着撤退的季汉士兵,松了口气,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季汉很快就会发起新的进攻。他看着身边疲惫的士兵们,说:“弟兄们,辛苦你们了。咱们再坚守一天,只要坚持到明天,交州的援军就可能到了。”
士兵们点点头,可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疲惫和绝望——他们不知道,交州的太守士燮早就收到了刘备的劝降信,已经决定归降季汉,根本不会派援军来。
当天晚上,建业城里的士兵们纷纷投降,只剩下西门的五百名士兵还在坚守。孙权看着空荡荡的皇宫,知道再也没有希望了,只好派人去季汉的营寨,表示愿意投降。
诸葛亮收到孙权的投降信后,下令停止进攻,让孙权打开城门,出城投降。第二天一早,孙权带着文武大臣,打开城门,出城投降。西门的陆逊看到孙权投降,知道再也没有意义了,只好放下武器,向季汉的军队投降。
季汉的士兵们欢呼着冲进建业城,百姓们也走出家门,欢迎季汉的军队。张飞骑着马,在城里大喊:“咱们赢了!建业拿下了!”
可诸葛亮却没有那么高兴,他知道,虽然拿下了建业,但东吴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归降,统一天下的路,还有很长。他对身边的士兵说:“传我命令,安抚好建业的百姓和投降的士兵,同时派人去劝降东吴的其他郡县,争取和平解决,减少百姓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