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卷着尖啸穿过后花园的飞檐,兽吻垂脊上的积雪被掀得漫天乱舞,倒比白日里更亮些 —— 只是那亮是惨淡的,把侯府的轮廓浸成墨色巨兽,趴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喘息。沈静姝把布巾又往脸上拢了拢,粗布棉裙的领口蹭着冻得发僵的下颌,沾了雪的发丝贴在颊边,冰得人一哆嗦。
她踩着墙根的阴影走,软底鞋裹着积雪,每一步都陷进半指深的雪窝,“噗嗤” 声刚冒头就被风吞了。指尖划过青砖墙面,冰碴子刮得指腹发疼,倒让她更清醒 —— 第三个转角该躲巡夜人的梆子声,西跨院的月洞门后有个断角的石缸,能藏住半个身子。这些路径在她脑子里转了百八十遍,比抄经的经文还熟。
袖中的梅花玉符硌着掌心旧痂,青鸾簪的银尖贴着肋骨,冰凉的触感顺着血脉往上爬。风灌进喉咙,像吞了把碎玻璃,她却不敢咳,只把呼吸压得又浅又匀。远处传来三记梆子声,戌时三刻的余韵还飘在风里,后角门的方向已隐约能看见那棵枯柳的枝桠,像只手在雪雾里乱抓。
越往前走,霉味越重。后角门紧邻外墙,墙根堆着半塌的粪桶,雪地里印着深浅不一的粗布鞋印,是白日里倒夜香的仆役留下的。枯柳就立在角门内侧,树身缠着的麻绳冻得硬邦邦,当年孙氏系桶的绳结还在,被风雪磨得只剩个虚影。沈静姝猫腰钻进废弃柴垛,枯枝戳着后背,霉味混着雪气往鼻子里钻,她却死死盯着那扇黑漆角门。
门是关着的,铜锁在雪光里闪着冷光。枯柳下的雪平平整整,连个脚印都没有。
心一点点往下沉,像坠了块冰。难道是张嬷嬷的圈套?还是陈太医那边出了岔子?她指尖刚碰到柴垛的枯枝,想悄悄退走,就听见 “咔哒” 一声轻响 —— 不是风刮的,是铜锁芯转动的声音!
沈静姝的呼吸瞬间停了。
角门被推开道缝,黑斗篷的影子像片叶子飘进来,反手带门时,斗篷下摆扫落了门楣上的积雪。那人身形矫健,落地时几乎没出声,只背靠着门板扫了圈四周,帽檐压得极低,却在目光掠过枯柳时顿了顿。
是他!
沈静姝攥紧了袖中的玉符,指节泛白。那人快步走到枯柳下,隐在树干后,右手按在腰间 —— 那里鼓鼓囊囊的,像藏着短刀。她咬了咬下唇,从柴垛后挪出半条胳膊,对着枯柳的方向晃了三下玉符。
雪光顺着玉符的梅花纹路淌下来,映出极淡的温润光泽。
枯柳后的人影猛地一震,随即从怀中摸出样东西,也晃了三下。青幽幽的光在雪雾里跳了跳,沈静姝的心脏差点蹦出来 —— 那支青鸾簪的形制和她枕下的一模一样,簪尾还刻着半朵梅花,正好能和她那支对上!
“青鸾非孤……” 她默念着母亲临终前的话,从柴垛后冲了出去。
两人在枯柳下站定,距离近得能看见彼此呼出的白气。男子的脸很普通,眼角有道刀疤,眼神却亮得惊人,像淬了雪的钢。“阮家旧部,姓周。” 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西北风的干哑,“陈太医让我来的。”
“鸾鸣是什么?” 沈静姝急问。
周姓男子没答,只塞来个巴掌大的物件。油布包硬挺挺的,摸起来像块薄木板,表层浸过香油,还带着淡淡的油香 —— 是城西油坊特有的胡麻油味,比寻常油布防水十倍。“三日后子时,落梅庵后山。” 他语速快得像打鼓,“这里面是当年阮家账册的残页,太夫人买通盐商的证据。”
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婆子的呵斥声,混着灯笼的光晕往这边飘。“是张嬷嬷!” 沈静姝的声音发颤。
周姓男子猛地将她往柴垛后一推,自己转身冲向院墙。斗篷扫过枯柳枝桠,雪沫子落了沈静姝一脸,她趴在雪地里,眼睁睁看着他踩着墙缝翻出去,斗篷下摆刮落的松针掉在雪上,和之前竹管上的碎屑一模一样。
“搜!给我往死里搜!” 张嬷嬷的声音越来越近,金镯撞得 “当当” 响。
沈静姝蜷缩在柴垛深处,把油布包按在胸口。婆子的脚步声停在柴垛前,灯笼的光透过枯枝缝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影。棍子戳进来时,擦着她的发梢过去,戳在积雪里 “噗” 地一声。“嬷嬷,这儿没人!”
“再戳!那哑婆子的同伙肯定藏这儿了!” 张嬷嬷的声音就在柴垛外,沈静姝能闻到她身上的熏香混着雪气。
棍子又戳了几下,擦过油布包的边缘,硬挺的油布发出极轻的 “咔” 声。沈静姝死死咬住唇,血珠渗出来,混着雪水咽下去。直到脚步声渐渐远了,她才敢抬头,柴垛外的雪地上,张嬷嬷的缠足印像个小元宝,陷在深雪里。
风雪又大了起来,把婆子们的骂声吞得干干净净。沈静姝抱着油布包蹲了许久,直到手脚冻得发麻,才顺着原路往回走。软底鞋踩在雪地里,每一步都带着冰碴子的疼,可油布包贴在胸口,竟有了点暖意 —— 那是她的体温,把浸油的布焐得软了些。
回到静心苑时,铜壶滴漏已经过了亥时。她闩上门,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掀开油布包 —— 里面是三层浸油的布,最里层裹着泛黄的桑皮纸,上面的字迹被香油浸得有些模糊,却能看清 “盐引”“白银千两” 的字样。
窗外的风雪还在吼,沈静姝摸着青鸾簪的簪尾,半朵梅花的刻痕硌着指尖。她忽然笑了,眼角的泪刚冒出来就冻成了冰。这盘棋,终于到了落子的时候。
三日后的落梅庵,不管是龙潭还是虎穴,她都得去。毕竟那油布包里的残页,是母亲留在世间最后的回响,也是刺破这侯府黑暗的第一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