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织成密网,到了夜间非但未疏,反倒裹着寒气往人骨缝里钻。铜钱大的雨珠砸在琉璃瓦上,溅起细碎的银花,顺着瓦檐垂成水帘,在静心苑门外积出半尺深的浊洼,倒映着檐下摇晃的孤灯,将窗纸上的人影扯得忽长忽短,像个要挣脱纸页的鬼影。
沈静姝仍未歇下。她斜倚在临窗暖炕,素笺上的经文墨迹早已凝干,笔尖却悬在 “无挂碍故” 四字上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半枚梅花玉符,凉润的玉质抵着掌心,倒让耳力愈发敏锐 —— 院外雨打芭蕉的脆响里,混着巡夜婆子木屐擦过青石板的闷响,每一声都像踩在紧绷的弦上。
陈太医的警告是悬顶的利剑,柳姨娘滑胎案的污名更像浸了水的绞索,正顺着喉头慢慢收紧。她太清楚张嬷嬷的手段,所谓 “静养” 不过是让她坐实罪名的铺垫,这暴风雨,终究是要来了。
将近子时,院外突然炸开杂沓的脚步声,灯笼火光穿破雨幕,粗暴地撕开夜的静谧。王嬷嬷那谄媚的嗓音裹着雨气飘进来:“张嬷嬷!这么晚还劳您亲自过来,可是有要紧吩咐?”
“开门!” 张嬷嬷的声音像淬了冰,砸在雨里都能冻出声响,“奉世子爷令,搜查各院可疑之物,柳姨娘的事耽误不得!”
沈静姝的指尖猛地攥紧玉符,棱角硌得掌心发疼。心脏在胸腔里狠狠一缩,随即又被她强行按回原位 —— 她早料到这出戏,却没算到张嬷嬷会选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连半分喘息的余地都不给。
院门 “吱呀” 被撞开,沉重的脚步声裹着泥水飞溅的脆响闯进来。张嬷嬷披着油布雨衣,帽檐下的脸藏在阴影里,身后跟着四个膀大腰圆的婆子,手里的枣木棍在灯笼下泛着冷光,两个小丫鬟举着烛台,昏黄的光晕在雨雾中晃得人眼晕,倒把婆子们脸上的横肉映得像庙里的凶神。
春雨和秋纹从厢房冲出来,裙裾还沾着睡意,见这阵仗,脸色瞬间褪成纸色。春雨死死攥着廊柱,指节发白;秋纹牙齿打颤,连退三步撞在朱漆廊柱上,发出轻响。
张嬷嬷连眼角都没扫她们一下,目光像鹰隼般锁在正屋亮着的窗纸上,扬声道:“夫人歇下了吗?老奴奉命查案,多有叨扰!” 话音未落,人已带着婆子往正屋闯,所谓恭敬不过是层薄薄的糖衣。
“吱呀 ——” 正屋门从内拉开,沈静姝披着月白外衫立在门内,烛火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淡淡阴影,眼神却平得像结冰的湖面:“张嬷嬷深夜冒雨而来,是世子爷有新的吩咐?” 声音不高,却穿透雨幕,带着种淬了霜的凛然。
张嬷嬷脚步顿了顿,对上那双过于平静的眼睛,心头莫名窜起一丝不安 —— 这沈氏平日怯懦如兔,今日怎这般镇定?但这点疑虑转瞬被压下去,她皮笑肉不笑地躬身:“夫人说笑了,柳姨娘之事关乎侯府子嗣,世子爷震怒,命老奴彻查。也是为了还夫人清白不是?”“清白” 二字被她咬得极重,像在刻意提醒什么。
“既是世子爷的令,嬷嬷请便。” 沈静姝侧身让开,袖中的手悄悄掐了掐掌心,“只是我风寒未愈,受不得惊吓,还望嬷嬷约束下人。”
张嬷嬷鼻腔里哼出一声,挥手示意婆子们动手。自己则迈过门槛,目光像探照灯般扫过屋内 —— 从博古架上的瓷瓶到床底的暗格,连帐幔的流苏都要拨弄两下。
婆子们立刻如狼似虎地翻查起来:樟木箱被撬得 “嘎吱” 响,绫罗绸缎扯得满地都是;书架上的书册被一本本抖落,宣纸碎片混着墨香飘在空中;被褥被整个掀翻,连床板缝都用银簪戳了一遍;梳妆台的抽屉全被拉开,首饰匣子倒在桌上,珍珠翡翠滚得满地都是。
春雨看得眼圈通红,想去拦又不敢,只能死死咬着唇。沈静姝却立在门边,像尊没表情的玉像 —— 唯有藏在袖中的手,指甲深深掐进肉里,用那点刺痛维持着清明。她在赌,赌张嬷嬷找不到栽赃的证据,更赌她们不敢在没有实据时公然动她。
变故就在此刻发生。一个矮胖婆子搜到窗边的青瓷瓶时,突然 “咦” 了一声,粗糙的手指抚过瓶身几道浅痕。那是沈静姝前日摩挲玉符时,无意识划下的梅花纹,浅得几乎看不见。婆子眼神一凝,立刻捧着瓶子转身:“嬷嬷您看这个!”
张嬷嬷接过瓶子,凑到烛火下细看。当那三道交错的弧线映入眼帘时,她瞳孔骤然收缩,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 这符号虽不完整,却和太夫人佛堂密档上的标记有七分相似!十年前那桩旧事,难道要翻出来了?
“夫人,这划痕是什么意思?” 她猛地抬眼,目光像刀般剜向沈静姝,连声音都带了颤。
室内的空气瞬间冻住。烛火 “噼啪” 爆了个灯花,婆子们的目光全钉在沈静姝脸上,像要盯出个窟窿来。
沈静姝心中警铃炸响,面上却浮起恰到好处的茫然,甚至带了点被惊扰的不耐:“什么划痕?许是擦拭时磕碰到的吧。一个寻常瓷瓶,嬷嬷何必较真?” 说话时故意咳嗽两声,身子微微晃了晃,倒真像个久病未愈的人。
张嬷嬷死死盯着她,想从那苍白的脸上找出破绽。可沈静姝垂着眼睫,长长的睫毛投下浅影,连呼吸都透着虚弱 —— 这模样,倒像是真不知情。可那符号太过诡异,万一…… 她正纠结,院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小丫鬟浑身湿透,头发贴在脸上,踉跄着冲进院子,哭喊声撞碎雨幕:“张嬷嬷!不好了!孙婆婆…… 孙婆婆掉进后园废井里了!”
“什么?!” 张嬷嬷手里的瓷瓶 “当啷” 撞在桌角,差点摔碎。孙氏?那个哑巴婆子?她怎么会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事?
这变故像块石头砸进沸水里,瞬间搅乱了搜查的节奏。柳姨娘的事虽大,但仆役坠井死在侯府,传出去也是桩丑闻,尤其还是在这敏感时候。张嬷嬷眼神急转,飞快权衡利弊 —— 沈静姝这里有符号却无实据,孙氏那边若处理不好,怕是要引火烧身。
“继续搜!一寸都别放过!” 她狠狠将瓷瓶顿在桌上,釉面磕出细纹。转身时油衣下摆扫过门槛,溅起的泥水落在沈静姝鞋尖,“老奴去去就回!” 说罢带着两个婆子,急匆匆消失在雨幕里。
剩下的婆子面面相觑,手上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 —— 领头的都走了,谁还肯真卖力气?翻箱倒柜的声响弱了许多,倒像是在应付差事。
沈静姝立在原地,直到张嬷嬷的脚步声彻底消失,紧绷的脊背才微微松了些。后背的中衣早已被冷汗浸透,贴在身上凉得刺骨。她望着桌上那个青瓷瓶,瓶身的梅花纹在烛火下明明灭灭 —— 方才只差一点,就要被张嬷嬷抓住把柄。
孙氏的坠井,真的是意外吗?还是…… 她想起那日老妇塞来的梅枝,枝桠上的刺划破掌心时的痛感。这侯府的雨夜里,究竟藏着多少双看不见的手?
雨还在下,敲得窗棂 “哒哒” 响。烛火摇曳中,满地狼藉的衣物与散落的首饰映出破碎的光影。沈静姝缓缓走到桌前,指尖轻轻拂过青瓷瓶上的划痕,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雨幕里。
张嬷嬷迟早会回来,而孙氏坠井的背后,定然藏着新的线索。这盘棋,终究是越来越险了。而沈静姝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