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奎的归来,在第七农场没有引起任何波澜。他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技术扎实的廖技术员,只是脸上多了几分符合“长途跋涉、辛苦调研”的疲惫与风霜。
他先去畜牧科向张振山报到。
“科长,我回来了。”廖奎将那张盖着向阳红农场畜牧科简易印章的回执(他提前请赵技术员帮忙开具的)放在桌上,声音带着适度的沙哑。
张振山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拿起回执扫了扫,又打量了一下他明显带着倦容的脸和沾满泥雪渍的裤腿:“嗯,路上辛苦了。向阳红那边情况怎么样?”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困难一些。”廖奎早有准备,语气平稳地汇报,“饲料短缺是普遍问题,他们也在尝试用本地干草粉和发酵豆渣做替代,效果有限,只能维持基本生存。交流了一些冬季常见的呼吸道和消化问题防治土办法,有些可以参考,我已经简单记录下来了。”他递上那个写了几页“调研笔记”的笔记本。
张振山随意翻看了一下,上面确实记录了一些零散的技术要点和观察,字迹略显潦草,符合一个奔波归来者的状态。他合上笔记本,点了点头:“有收获就行。现在这光景,谁家也没余粮,能学到点土办法应急也是好的。你这次出去,也算尽了心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科里这两天事也不少。”
没有过多追问细节,张振山的反应在廖奎预料之中。在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一次并非上级硬性指派的技术调研,能带回来点东西,已经算不错了。
“是,科长。”廖奎应了一声,退出了办公室。
走出场部,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明面上的关卡,算是顺利通过了。
回到那间熟悉的土坯房时,谢薇已经下班在家。炉火烧得比平时旺一些,锅里热着简单的玉米糊糊。
晚饭吃得简单而沉默。直到收拾完毕,吹熄了那盏昏黄的油灯,在绝对黑暗降临的刹那,两人瞬间进入了【幸福小屋】。
空间内温暖明亮,与外界仿佛是两个世界。直到此刻,两人才真正放松下来。
谢薇依偎在他怀里,听着他胸膛有力的心跳,一种尘埃落定的安心感。
这次短暂却惊心动魄,以及共同为同一个目标冒险的努力,让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他们紧紧相拥,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彼此的体温和心跳就是最好的安慰。唇齿相依,气息交融,所有的担忧、恐惧、疲惫仿佛都在这亲密无间的接触中缓缓消融,转化为更加坚韧的联结与继续前行的力量。
【叮——检测到伴侣经历风险后安全重聚,情感深度慰藉,幸福感与依赖感显着提升,触发系统奖励。】
【奖励发放:飞天茅台2,高效消炎药(伪装)1盒,防风打火机(跨时代,慎用)1,牛肉干1包。】
【高效消炎药(伪装):采用本时代常见药片形状与简易包装伪装,消炎效果显着优于同期产品。】
【防风打火机:采用本时代金属外壳粗略伪装,可在强风环境下稳定点火,燃料需节约使用。】
【牛肉干:高蛋白肉干,采用传统风干工艺,便于保存与携带。】
看着新出现的奖励,两人相视一笑。系统的补给总是如此及时。高效消炎药是重要的战略储备;那防风打火机虽然需要谨慎使用,但在野外无疑是件利器;牛肉干则是优质的能量补充。
然而,没等他们仔细清点这些奖励,连续两道更为恢弘、带着总结意味的系统提示音,接连在两人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生存时长及基建项目达成条件,长期任务一:【荒野求生与基建(初级)】已完成。】
【任务奖励发放:技能——【环境适应(寒冷)】(被动)已激活;系统空间解锁【基础建材合成】功能(每月限次)。】
【叮——检测到宿主技术应用与声望达成条件,长期任务二:【技术扎根与声望】已完成。】
【任务奖励发放:技能点*1(暂存,可用于升级现有技能);系统空间【沃土田园】土地肥力永久提升10%。】
一股微不可察的暖流悄然融入廖奎的四肢百骸,他感觉周身的寒意似乎被驱散了一丝,皮肤对于寒冷的刺痛感也变得迟钝了些许。这就是【环境适应(寒冷)】(被动)的效果。
同时,他清晰地感知到,系统空间的一角,似乎多出了一个模糊的、带着工具图标的光晕,那应该就是【基础建材合成】功能的接口。而远处那片【沃土田园】,黑黝黝的土壤仿佛变得更加油亮,蕴含的生机也浓郁了一分。
完成了!两个至关重要的长期任务,竟然在这次外出归来后,同时宣告完成!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在北大荒这片苦寒之地真正扎下了根,站稳了脚跟,更获得了系统更进一步的认可与支持。耐寒能力的提升、建材合成功能、技能点以及土地肥力的增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够极大增强他们生存能力和行动资本的好处!
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涌上心头,冲淡了连日来的紧张与疲惫。廖奎紧紧抱住谢薇,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带着激动:“薇薇,我们做到了!任务完成了!”
谢薇也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和空间的增强,用力回抱着他,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高兴的泪水:“嗯!我们做到了!”
虽然营救父母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险,但此刻,拥有更强大自身能力和更多系统支持的他俩,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力量。他们知道,最艰难的生存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将是更有针对性的、为了最终团圆而进行的谋划与行动。
夜色深沉,北大荒的寒风依旧在土坯房外呼啸。但在【幸福小屋】之内,希望的火种,因为这次成功的冒险和任务的完成,燃烧得更加旺盛而明亮。
时光在严寒与匮乏中悄然流转,如同冰封河面下未曾停歇的暗流。自秋末冬初抵达这片苍茫的雪原,廖奎和谢薇在挣扎、适应、谋划与短暂的希望中,竟已度过了近三个月的时光。日历无声地翻过,转眼已至腊月初八。
腊八节,在关内是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节日,但在物资极度紧缺的北大荒,节日的氛围被压缩到了极致。尽管如此,第七农场的领导层似乎还是想借此机会,稍稍提振一下持续低迷的士气。
这天清晨,后勤处的仓库门口再次排起了队,但与往日领取缩水口粮时的愁苦沉默不同,人群中隐约浮动着一丝微弱的期盼。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多种谷物和微弱甜香的气息。
“每人一份,腊八粥!场部特意批的粮食熬的,都排好队!”后勤处的职工大声维持着秩序。
谢薇系着围裙,和其他人一起,站在一口冒着腾腾热气的大铁锅旁,用长柄勺子给排队的职工和家属分发腊八粥。那粥看起来异常稀薄,几乎能照见人影,里面零星漂浮着些破碎的玉米粒、高粱米以及少许红豆,甜味更是淡得几乎尝不出来,显然糖的配给少得可怜。
但即便如此,领到粥的人们脸上,大多还是露出了一丝满足和珍惜的神情。尤其是孩子们,捧着温热的碗,小口小口地啜饮着,仿佛在品尝什么绝世美味。
“总算有点过节的样子了……”
“是啊,这大冷天的,喝口热乎粥,身上都暖了点。”
“就是太稀了,要是能稠点就好了……”
人们低声交谈着,语气中带着对这点微末温暖的感激,以及对更多富足的天然向往。这稀薄的腊八粥,像一滴温水,滴入冰封的心湖,虽然无法融化坚冰,却也让压抑的气氛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松动。年关将近,这点微弱的节日气息,勾起了人们对团圆、对温暖的深切渴望,也让现实的困境显得更加刺骨。
马桂花也来领粥,看到谢薇,凑过来低声道:“小谢,辛苦了啊。今年这年景,场部还能想着给大家熬粥,也算是不容易了。”她叹了口气,“就是不知道过年的时候,能不能吃上一顿带点油星的饺子喽。”
谢薇勉强笑了笑,附和着:“是啊,马大姐,有点心意总是好的。”
她看着那一张张在寒气中捧着稀粥、带着期盼与艰辛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她庆幸自己和廖奎拥有空间的庇护,不必为一口吃食如此煎熬,但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这普遍性苦难的重量。
王保管员背着手在旁边看着,蜡黄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在人稍微少些的时候,对过来帮忙收拾的谢薇低声说了一句:“腊八过了,年就不远了。今年……唉,能平平安安就好。”
这话语里,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无奈与最朴素的祈愿。
晚上回到土坯房,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寒冷与那点微弱的节日喧嚣。屋内依旧冰冷,只有炕洞里的余温勉强维系着一丝生气。
“今天后勤处分腊八粥了,”谢薇一边脱下厚重的外套,一边对廖奎说,“很稀,没什么料,但大家还是挺高兴的。”
廖奎点了点头,他白天在畜牧科也听人提起了。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漆黑一片、只有风声的夜空,沉默了片刻,忽然转过身,对谢薇说:“我们也过腊八。”
谢薇愣了一下。
廖奎拉起她的手,心念一动,两人便已置身于温暖如春、灯光柔和的【幸福小屋】内。
与外界物资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系统空间里储存着相对丰富的食材。廖奎之前利用黑市换来的票证,以及系统随机奖励,积攒了一些糯米、红枣、红豆、花生等物。虽然数量不多,但熬一锅像样的腊八粥绰绰有余。
“你来生火,我来准备材料。”廖奎挽起袖子,语气带着一丝难得的、属于节日的轻松。
谢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绽放出由衷的笑容。她用力点头,熟练地引燃了现代化厨房的灶具(在空间内,他们可以放心使用这些超出时代的设施)。
廖奎则从空间储藏处取出晶莹的糯米、饱满的红枣、粒粒分明的红豆、圆润的花生,甚至还找到了一些系统奖励的、包装朴素的莲子。他仔细地清洗、浸泡,动作有条不紊。
很快,小厨房里便弥漫开一股浓郁诱人的甜香,那是糯米与红枣、豆类在慢火熬煮中逐渐交融产生的、足以慰藉心灵的气息。这与白天后勤处那锅清汤寡水的粥,形成了天壤之别。
粥熬好了,粘稠软糯,米粒开花,红枣香甜,豆子绵软,热腾腾地盛在白瓷碗里,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两人坐在【幸福小屋】温暖明亮的餐桌前,面前是香喷喷的腊八粥,窗外(空间的模拟窗外)是虚拟的、宁静的夜景。
“腊八安康。”廖奎看着谢薇,轻声说道。
“腊八安康。”谢薇回望着他,眼中有着莹莹的光,是感动,也是幸福。
他们小口品尝着这碗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用料扎实、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温热的粥滑入胃中,带来无比的妥帖与满足。这不仅仅是一碗粥,这是他们在艰难岁月中,凭借智慧和秘密,为自己创造的一点确切的甜蜜与安宁,是对彼此坚守的犒赏,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真好喝,”谢薇满足地叹了口气,仿佛要将这温暖的气息深深吸入肺腑,“比小时候在家里喝的还要香。”
廖奎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以后,每年腊八,我们都在这里,喝自己熬的粥。”
在这片苦寒的北大荒,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这间隐藏于现实之外的小屋,这一碗浓香的腊八粥,成为了他们抵御严寒、滋养希望的最温暖的堡垒。苦难依旧,前路仍艰,但至少在此刻,他们拥有着彼此,拥有着这份偷来的、却无比真实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