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大街,大宸保安公司。
现在是巳时一刻。
保安公司大门口,已是人声鼎沸。
在大门口,放置着一张大桌。
大桌上放满了鸡蛋,精面,和白米。
桌子后面有两个人。
其中一人负责分发物资,一人负责登记账册。
还有不少的伙计,正在从保安公司里,向外搬运粮食。
桌子后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
保安公司发放粮食的日子已经开始了。
这场面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宋公子,开业大吉。”
“宋公子,前程似锦。”
“宋公子,财源滚滚。”
每一个说完吉祥话的百姓,都可以立刻拿到十个鸡蛋,二十斤精面,二十斤白米。
旁边那人则对领粮食之人的供验和过所进行登记。
如若发现有人重复领取,旁边不远处,京兆府的衙役,立刻将人带走。
总体来说,康定元年的大宸百姓,偷奸耍滑之人还是少数。
拿到的百姓,每人脸上,都带着欣喜的表情离开。
这样的物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省着吃,可以维持一个月不饿肚子。
这个活动,一直会维持十天。
如果此刻有无人机从天上向下俯拍,定然发现,无论是朱雀大街,玄武大街,青龙大街,还是白虎大街。
排队的百姓,绵延了数十里。
这件事情一定会上热搜排行榜榜首的位置。
如果宸国有这个排行榜的话。
因为此事在多日前,已经在京城传开了。
以至于排队的人群中,有一些还是从隔壁的商州,池州,汾州等地赶过来的。
不要说这是古代了。
哪怕是后世,有多少大爷大妈为了领十个免费的鸡蛋。
坐公交不辞辛苦的从城南赶到城北。
反正坐公交也不要钱。
永宁城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在传扬着此事。
而保安公司对面的茶楼上,崔永年目不转睛的看着发粮队伍,若有所思。
京城百姓的数量在一百万人,再加上京畿附近的几州,怕不下150万之多。
每人二十斤,那就是3000万斤。
当然了,这150万人,不可能每人都可以领到粮食。
因为活动一共只有十天。
但五万石粮食和精面,是需要的。
这家伙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听吉祥话吗?
别扯犊子了。
从头到尾,就没见宋扬出现过。
说给谁听啊?
那可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
因为收购鸡蛋的事情,京城附近鸡蛋的价格,也在一路上涨。
崔永年百思不得其解。
算了!想不通就不要想了。
而所有人口中传扬的大善人,此刻正在人面桃花中,等待着颜令屏,一起前往平康坊画舫码头。
因为大宸国京城文会,就要在这里开始。
大宸国以武立国,但文风也极为鼎盛。
只不过,康定元年,文风还处于转型期。
整体风格,已经摆脱了西朝绮丽浮靡的宫体诗风,逐渐走向开阔。
诗作题材扩大到边塞、行旅、送别等,风格刚健清新,为繁盛的大宸文风奠定了基础。
“公子,您的这辆马车,绝对是整个大宸国独一无二的存在。是您自己做的吗?”
她好奇问道。
“这辆马车是我从家乡带过来的。在那里,全部都是这种马车。”
宋扬开启了忽悠模式。
颜令屏一双美目不停眨动着。
“公子家乡大小比之宸国如何?”
“大小都差不多。”
“公子在家乡可有婚配?”
“我有一个妻子。”
“那公子有几房妾室?”
“在我的家乡,律法规定,一个男子一生只能有一个妻子。”
颜令屏睁着一对卡姿兰大眼睛,仿佛那里面,有一汪一眼望不到边的清泉。
“公子说的可当真?”
“自然当真,一生一世一双人!”
宋扬语气笃定。
“一生一世一双人吗?”
颜令屏怔怔的看着宋扬,暗自呢喃着。
“颜姑娘!”
“颜姑娘!”
.........
画舫码头并没有多远。
在宋扬的呼唤声中,颜令屏从思绪中回到现实,不禁俏脸一红。
两人从马车上走了下来,才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已经到了。
这里就是平康坊画舫码头。
果然是码头。
前方是一条宽阔的水道,看不到尽头。
原来,这里就是永宁城通往外界的水路要道。
在岸边用厚实的木板,铺着不同高度和宽度的码头。
远方来的船只,会按照自己船只的大小,选择不同的码头停靠。
而离码头百米开外,有一道水寨,有人在那里值守,指挥远道而来的船只。
宋扬心里感到好笑。
这尼玛平康坊的姑娘们,就是永宁城迎接远道而来朋友的方式吗?
在一座由汉白玉做成的,三间四柱的冲天牌坊顶部,写着平康坊三个鎏金大字,隔着老远在日光的映射下,散发着熠熠光辉。
牌坊正中一间,放着两把黄花梨木做成的太师椅。
正对着水道的空旷地面,放置了数十个低矮的案几,还放着蒲团。
每张案辑上,都有铭牌。
此时已经有不少身穿华服者,坐在这里,三三两两的接头接耳。
而周围有数不尽的京城百姓在四周围观。
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后世,哪里都不缺吃瓜群众。
随着宋扬马车的到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了过去。
这辆马车不仅奢华的吓人,关键是辨识度超高。
他人还在车厢里,就已经听到外面有人在窃窃私语。
“那辆马车怎如此奢华?”
“为何马车还可以做成四个轮子?”
“那车轮因何是黑色的?”
宋扬嘴角微撇。
“一帮土老帽!”
走下马车,他回身拉过颜令屏的柔荑。
女人俏脸微红,不过还是让宋扬拉着走下车厢。
这一下,讨论的话题立刻就发生了变化。
“那是人面桃花的颜令屏姑娘吗?没想到从宋扬的马车上下来,他们是什么关系?”
“哎!你们还不知道吧?不久前,他用数千万两银子,换来和颜姑娘一叙的机会。当时还有几个世家的公子在场。”
“什么?数千万两银子?”
倒吸冷气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不会是骗人的吧?”
有人表示怀疑。
“自然当真,我就在场。”
那人语气笃定。
宋扬不管他们的说辞,他在找他的座位铭牌,却没有结果。
难道是自己没有座位?
不能够吧?
一个戴着幞头的太监走了过来,手中还拿着一根拂尘走了过来。
“这位可是宋扬宋公子?”
“正是。”
“您的座位在陛下座椅的右边。”
那太监指了指牌坊下,侧边的一个门下。
那里也摆了一张案辑。
只是,这张案辑比其它案辑都要长。
“这张案辑是公子和颜姑娘的地方。”
下面众人中,响起来喧哗。
“这什么情况,他竟然可以坐在陛下的旁边?”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宋扬的马车可以直接进宫门的。”
这大聪明的话音刚落,顿时在人群中,掀起轩然大波。
正在此时,有铜锣开道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是陛下到了。”
有人高声提醒。
所有人都起身面对着仪仗的方向。
不多时,李天策和皇后双双从龙辇上,走了下来。
前后羽林军军士,个个身材魁梧,面露虎狼之势。
不愧为是跟随李天策南征北战的威武之师。
皇帝和皇后坐下后,除了宋扬,所有人都跪下,高呼万岁。
宋扬则面对皇帝,躬身抱拳。
周围一众人等,无不震惊莫名。
此子就不怕死吗?
见到陛下,竟然不跪,他头这么铁的吗?
但他们起身后,却见皇帝朝宋扬微微一笑,态度极为和蔼,不由的再次震惊。
此子什么身份,竟然能够得到陛下如此圣眷。
“两位夫子还没有到吗?”
李天策朗声问道。
“陛下,刚才有人来报,沈山长突发急症,疼痛难忍。”
一个小太监,满头大汗的跪在皇帝面前。
“此刻人在何处?”
李天策眉头紧蹙。
“就在前面的马车上。”
太监回道。
“御医何在?”
“陛下,让草民试试吧!”
一个声音,在李天策旁边响起。
所有人都看向宋扬。
“朕都忘了你也是一名神医!”
李天策恍然间,才想起这事。
一辆马车从远处缓缓驶进了会场。
宋扬已经来到马车旁。
一个五十岁的美妇,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让小神医给先生瞧瞧。”
皇帝已经事先开口。
“让马车过来。”
齐同闻言离开,宋扬一步跨上马车,再出来时,脸上露出平淡的表情。
“陛下,山长这是发生了急性肠痈。”
“肠痈?”
所有人都露出震惊之色。
这可是会死人的疾病。
“这可如何是好,上次先生就发生过一次,现如今是复发了。”
那美妇脸色煞白。
“无妨,这是小病,陛下给小民半个时辰即可。”
“啊!如此简单?”
苏临汐震惊的看向宋扬。
“时间紧急,将山长交给宋扬。”
皇帝陛下发话了,苏临汐也没有太多的废话。
那可是帝师。
想来陛下不可能随便做主。
“陛下,只要我不出来,无论任何人,都不得靠近我的马车。”
宋扬目光坚定看着皇帝。
“放心吧,有人靠近马车,朕灭他九族!”
旁边众人都心惊胆战的看向陛下。
和齐同两人将沈砚秋拖进马车,齐同走出车厢,将腰间横刀拿出,刀鞘立在地面,如杀神般现在马车旁边。
羽林军也将马车团团围住。
文会,暂时停止。
所有人都在原地,静静等候着。
带着沈砚秋进入空间手术室。
腹腔镜手术因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整体恢复速度通常比传统开腹手术快。
而且肠道功能恢复快。
作为宗师级神医,只需要半个小时,整个手术全部搞定。
在车厢顶部,有挂钩,可以用来挂注射袋。
做完所有的术后工作,宋扬从马车上下来。
“先生如何了?”
皇帝陛下关心问道。
“已无碍,不过最好能去我府上静养几日。”
苏临汐跟随皇帝皇后看了眼丈夫。
脸色红润,呼吸均匀。
她心中大定。
“陛下可以让一名御医跟着苏先生前往清园,我们继续文会。”
经过了刚刚的小插曲,现场所有人看向宋扬的眼神,都充满着钦佩。
刚才在等待手术的时候,有人已经将所有参赛人员的投名作挂在了空地上,供所有人欣赏。
今日参加文会的共有四十六位才子。
但里面有四十人,是世家子弟。
宋扬自然是知道陛下和太子的用意。
后者,是想打压宋扬。
前者,则是希望利用宋扬来打压世家。
“陛下有旨,今日的文会,没有题目。各位才子可随意发挥。”
一个小太监大声叫道。
底下又是一阵喧哗。
每次的文会,都是有题目的。
计时的香已经插好。
才子们,眉宇间皆凝着几分旁人难懂的神色。
他们或蹙眉垂目,指尖无意识轻叩案几,似在捕捉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字句。
或抬眼望空,目光悠远得像要穿透云层,睫毛随着心念轻轻颤动,仿佛正与天地间的韵律暗自相和。
也有的偶然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好像心中的灵感,忽然出现。将要提笔时,却又悄然走远。
而宋扬却已经完成了作品,等待着众位才子的结束。
一炷香的时间,其实还是挺长的。
就在宋扬已经睡着的时候,忽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公子,时间到了。”
齐同脸上带着尴尬,给宋扬递过去一条手巾。
“嗯!这是何意?”
“那个,公子将口水擦一下吧。”
宋扬:扰人清梦,打扰了老子跟婉儿亲热!
“时间到,请各位才子停笔吧!”
老太监的公鸭嗓又响了起来。
下面众位才子中,有的眉开眼笑,有的眉头紧蹙,有的沉默不语。
“现在,请众位才子开始展示各自的文采。”
那些已经完成的才子们,纷纷将作品,张贴在展示墙上。
所谓的展示墙,就是一块公告牌。
做完一切后,才子们又回到座位上,等待太学府的府学,上来诵读作品。
皇帝后面一排的大臣中,有一人走了出来。
他看了看皇帝,在得到皇帝陛下一个肯定的眼神后,这人从所有作品中,找到一份来到人群正中。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话音刚落,原本喧嚣的现场,出现一片寂静。
就连周围的百姓们都停止了议论。
“好诗!”
皇帝大声叫道。
这是月下独酌四首中的一首,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可谓传唱千古的绝句。
此时的作者还不知道在哪里转悠。
宋扬拿来用用,心里也没有什么障碍。
“何人能做出如此旷世之作?”
下面一个年轻人大声问道。
有人认出,此人正是大学士户方的儿子户闵。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配合的不错。
“这是宋扬宋公子的佳作。”
公鸭嗓回答。
就在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从下方传来。
“陛下,小民认为本次文会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