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然听出艾叶的意思,知道她不希望自己和商首夫多停留,生怕横生枝节,影响蒙回春的身体,便拉了商首夫,辞别蒙家众人,出得门来。
这时,天上下起了小雪,白色的雪花飘洒下来,给白墙黑瓦的曲街斜巷,披上了白色的盛装。家家户户贴着的红色对联,南京年菜的香味儿,方言俚语的韵味儿,让蒙自然切切实实感到,自己已经回到了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故乡,故乡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温暖如春!
然而,冒雪辞别家人,又让他体会到有家难回的痛苦,人在故乡,形同异乡。
想到这儿,蒙自然伤心不已,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随口就吟出唐代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递三巴路,
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
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
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
明日岁华新。
听着蒙自然的吟诵,商首夫联想起自己的经历:全家避祸欧洲,独身流落异乡,自己也是有家难回之人。
对蒙自然的心情,商首夫感同身受,又无能为力,只能陪蒙自然,慢慢地走在风雪中,说不出一句宽慰的话来。
走近学校,蒙自然调整好情绪,上前敲了门。开门的是侯佳佳,见两人回来,她兴奋地喊道:“指柔阿姨,豆豆和商老师回来啦!”
张指柔、温新和王老伯从门房出来,王老伯看着漫天飞雪说:“下雪好啊,再过几天,等雪积多了,我带你们去操场堆雪人。”三个孩子听了,欢呼雀跃。
蒙自然说:“我们留几个胡萝卜,做雪人的鼻子。”侯佳佳听了,笑道:“再给雪人穿上小地主的衣服,戴小地主的帽子。”肖白露听了,补了一句:“在雪人的身上,写上‘蒙老师’三个字。”大家听了,大笑不止。
温新给蒙自然和商首夫介绍:“这是王守常老伯,是学校的门卫,认识一下,方便进出学校。”蒙自然点头说:“王老伯有责任心,也非常热心,幸亏你的指点,告诉我们周妈妈住处,我们才见到大家。”王老伯笑道:“为蒙老师服务,是应该的。”
蒙自然一听,知道午饭时说的笑话,王守常已经听说,便笑道:“王老伯,我当老师的事,还没定下来呢!”王守常笑而不答。
温新见了,说道:“左右没事,让我带蒙老师、商老师一起,去参观一下学校吧!”侯佳佳、肖白露听了,嚷着都要去,温新点头,又叫上了张指柔。
众人一边参观,温新一边介绍:“去年上半年,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市出了名,陆陆续续招收了一百个学生。温故发现校舍已经严重不足,决定扩建校舍。北边新建了四进三院的两层楼,用作教学,南边新建了双层的四合院,用作生活。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是环形跑道围着的操场。还在操场紧临教学区,打了一口水井,建了学生厕所、伙房和食堂。工程分两次完成,六月底之前,完成了生活区的建设,从七月一号放暑假,到八月十号,完成了教学区建设。”
她边走边说:“建成后的生活区,是双层结构,上下共有六间小房间、八间中等大小的房间、两间大房间,另外设有一个客厅兼食堂、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三个杂物间。在厨房外面也打了一口水井,一口窨井;教学区里,分成了初小四个年级、高小两个年级和高中四个年级,每个年级用一间教室,每两个年级用一个老师办公室,美术、音乐、体育、生物、数学、化学和物理教研室各占一间,教务、总务、财务、教具、会客室和校长室各占一间,前面是门房和杂物房;操场上,二百米的环形跑道、半场篮球场、单双杠、沙坑、爬杆、旗杆和主席台等应有尽有;另外,在学校周围,移种了不少四季树木,把学校的建筑遮挡了大半,以降低空中俯视的能见度,防止敌军战机的侦查袭扰。”众人边走边看,赞叹学校格局的设置,考虑周全,设计精细。
考虑到学生们正在上课,温新带大家从生活区开始参观,一路再去教学区,最后,走到教学区二楼的校长室。
校长室里,有两张办公桌,温故正在桌上写字。见他们进来,忙引去隔壁的会客室。
会客室兼着会议室,里面放了十几张椅子,两个茶几,对着大门的墙壁上,红底黑字挂着“十年栽树,百年树人”的条幅。
刚刚坐下,肖白露笑道:“到底是古都,比起上海的小学,古色古香,整齐大气。”侯佳佳听了,也笑:“到底是首都,比起武汉的三好职校,同学老师,规模翻倍。”蒙自然也不甘示弱,接口道:“到底是南京,比起北平的香山慈幼院,各有千秋,毫不逊色。”
张指柔见他们配合默契,笑道:“好话都给你们讲完了。”温故也笑:“硬件条件好,是次要方面,最重要的,是教学工作,要真正做到‘百年树人’!”
蒙自然听了点头,举手问:“温校长,我想提一个意见和一个建议,可以吗?”温故点头说:“欢迎所有人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没等蒙自然开口,肖白露问:“蒙老师,意见和建议不一样?”侯佳佳听了,看了看蒙自然,笑道:“给你一问,蒙老师已经犯糊涂了。”
蒙自然一人刮了她们一个鼻子,笑道:“我看是你们糊涂!”说完,没有回答她们的问题,转身对温故说:“我的意见是:学校已经有了中学年级,门口的牌子,应该改成花露南岗学校。我的建议是:建一条通往花露山的地道,在里面储藏半年的食物和水,地道的空间,要能容纳二百人。”被他这么一说,正好解释了肖白露的疑问,肖白露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意见是订正作业,建议是改写作业。”
张指柔、温新、商首夫和温故听了,拍手称对,温故说:“蒙自然的意见提得对,建议提得也好。”
想了一下,他又说:“关于校名,去年下半年已经上报。教育局需要对学校中学年级的试运行,以及校舍和教员的配备情况,进行全面的验收。前几天,已经得到通知,验收合格,可以更改校名了。不过,校名的更改,需要时间,你有没有注意到,校牌的右下角,还有三个字?”
侯佳佳听了,举手说:“宋佳妮。”温故点头说:“每一年,学校都要举办全体学生书法比赛,获得第一名的同学,同时也获得了校牌的题字权。去年的第一名是宋佳妮,今年的比赛结果,也已经出来了,暂时保密,放假大会上会公布。”
喝了口茶,他接着说:“关于地道,的确是我们工作失误。去年,梁有余前辈和张百叶前辈提过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重视。现在,正在考虑补救方案,目前还没有落实,蒙老师有什么想法吗?”蒙自然听了,摇了摇头说:“我还没有具体的想法。”
侯佳佳举手道:“报告温校长,关于地道,我倒有个想法,但是,只想和蒙老师说。”肖白露听了,笑道:“我已经知道你的想法,也只想和蒙老师说。”
温故见了,笑道:“好吧,你们想好了,先与蒙老师商量,有了统一意见,再告诉学校,如果你们的方案被学校采纳,学校就给你们奖励。”
侯佳佳听了,趁机说:“我们不要奖励,要蒙自然做我们的老师。”温故点头笑道:“那就努力吧!”众人点头。
晚饭以后,冷心裁安排蒙自然和商首夫住在二楼的一间房间,张指柔和侯佳佳住在他们的隔壁。
商首夫趁着晚上安静,赶写应聘计划书。蒙自然找到侯佳佳和肖白露,去城墙下面玩了一会儿,才回来休息。
第二天早饭后,周娴香担心春节前的最后两天,商店关门早,买不到东西,和张指柔一起,理出了一份购物清单,让她和肖明池赶紧补买。
见张指柔收好了清单,周娴香笑眯眯地说:“我种菜的时候,认得了一个蔡妈妈,学了南京的素什锦,这道菜,是蔬菜中的荤菜,听说味道不错,过年的时候炒给大家吃。”张指柔听了,夸她厉害。
从厨房出来,张指柔准备拉上三个孩子,和肖明池上街去采购。侯佳佳听了,神神秘秘地说:“指柔阿姨,我们今天有事,不跟你们去了。”
张指柔吃了瘪,知道侯佳佳、肖白露人小鬼大,再加上一个童心未泯的蒙自然,担心出事,嘱咐他们注意安全,见三人点了头,才和肖明池出了门。
大人们走的走,宅家的宅家,三个孩子蹑手蹑脚地出了后院门。
站在菜地边,侯佳佳看着城墙说:“我看这个城墙,有六七层楼高。”肖白露摇头说:“最高的地方,应该有八层楼。”
蒙自然说:“到底几层高不重要!不知道那么高的城墙,里面是不是空的?”侯佳佳、肖白露听了,觉得有道理,三人讨论了一会,一会儿说是空心的,一会儿说是实心的,谁也说不准。
最后,蒙自然说:“前面有个中华门城堡,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侯佳佳和肖白露点头同意。
三人沿着城墙走了几百米,才发现城墙是用长方形的大城砖砌成的,每块城砖的侧面都刻印了铭文,铭文上有城砖制作时间,制作府县名,还铸上了监造官名、烧窑匠名、制砖人名、提调官名。
不一会儿,三人来到中华门城堡,读了公示牌才知道:城堡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造的,里面有三座瓮城,四门道垣,每两道城墙间有瓮城,瓮城就像一个“目”字,每个城门都有双扇包铁门和可升降的千斤闸,铁门内设有栓槽,留着木栓来闭紧大门,主城门有三层,里面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
他们走进一个藏兵洞,见里面黑漆漆的,借着洞口射入的光线,只能模模糊糊看到,藏兵洞很大,能容得下一百多人。
见洞里空荡荡的,没有好玩的地方,三人出了藏兵洞,在城堡上上下下转了一圈,想起张指柔的嘱咐,决定马上回家。
离开城堡,路过西边的城墙,侯佳佳问:“蒙老师,这一段城墙,干嘛不挖藏兵洞?”蒙自然看了看,说道:“藏兵洞只能建在城堡里,不能在城墙上挖。如果在城墙上挖藏兵洞,城墙被挖空,就经不住火炮的轰炸。建在城堡里,普通的轰炸,对藏兵洞影响不大。”
见侯佳佳没有点头,想了想,蒙自然又说:“二十八万人,建了二十八年,我要是老谋深算的朱元璋,一定能想到:如果城堡失守,之后想复夺回来,一定会在城墙附近挖地下藏兵洞和地下通道,一直通到城堡里面。这样,就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一举扭转战局。”
肖白露听了,觉得有道理,问道:“可是,地下藏兵洞和地下通道在哪里呢?”蒙自然、侯佳佳听了都摇头。
三人边走边聊,很快走到了学校后门。突然,侯佳佳眼睛发亮,猛地加快了脚步,边跑边说:“小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