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桐的人头在菜市口滚落,溅起的血花仿佛给京城燥热的秋日降了温。工部贪腐案以一颗人头和一批官吏的落马暂告段落,朝堂上下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至少表面上是如此。武安伯府大门紧闭,谢绝一切访客,仿佛真的沉浸在“病痛”之中。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新账:工部来了个“算盘精”
张桐留下的侍郎空缺,李琮并未急于填补,而是让左右郎中暂代。但谁都清楚,皇帝绝不会让工部这摊水再浑下去。果然,没过几日,一道调令震惊了不少人:户部清吏司主事沈墨,调任工部侍郎!
沈墨,那个因清丈田亩、协助光学格物所算账而崭露头角的年轻官员,以精通算学、做事严谨着称。他上任第一天,没像前任那样召见下属训话,而是直接扎进了堆积如山的旧账册和物料档案库里。他带着几个从户部带来的算手,不眠不休地核对、清算,将工部历年糊涂账目一笔笔厘清。
“沈侍郎,这……这都是陈年旧账了,何必如此较真?”有老吏试图劝解。
沈墨头也不抬,手指飞快地拨着算盘,语气平静:“账目不清,则漏洞不止。陛下要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工部。”他很快发现了几处新的疑点,虽然与张桐大案无关,却涉及一些中层官吏的贪墨,立刻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工部上下顿时噤若寒蝉,私下里给这位新侍郎起了个外号——“算盘精”,意指其算账太精,不留情面。
沈墨的到任,意味着皇帝对工部的整顿,从清除首恶进入了精细化管理、堵塞制度漏洞的新阶段。他偶尔会因账目或物料规格的问题去光学格物所与顾明月沟通,两人公事公办,讨论起技术问题依旧专注,倒让一些想看“侍郎与妃嫔”热闹的人失了望。
旧怨:选秀余波与西北暗影
选秀的余波并未完全平息。南宫燕虽只得了嫔位,心中不忿,但表面功夫做得十足,对顾明月和苏芷柔维持着客气,甚至偶尔还会“好心”送些时新料子或首饰去长春宫和景阳宫,只是顾明月多半丢在一边,苏芷柔则礼貌收下后转赠宫人。
南宫燕的真正精力,放在了经营储秀宫和拉拢低位嫔妃上。她深知,在这深宫之中,皇帝的恩宠固然重要,但盘根错节的人脉和情报同样关键。她通过家族势力,悄悄打探着朝堂动向,尤其是与武安伯相关的消息。
而西北,靖安侯的军报再次送到。兀术内部纷争加剧,暂时无力南顾,但那个汉人军师柳玄,如同人间蒸发,依旧杳无音信。靖安侯提醒,需警惕其潜入中原,暗中联络旧部,滋扰生事。同时,军报中也提到,升任甘州镇守副将的萧煜,练兵甚勤,甘州防务固若金汤,只是人愈发沉默寡言。
李琮看着军报,手指在“柳玄”的名字上重重划过。这条毒蛇不除,终是心腹大患。他下令给陆铮,扩大搜查范围,重点排查江南、漕运沿线以及可能与当年盐案有牵连的区域。
暗箭再生?
就在看似一切按部就班之时,一件小事引起了李琮的警觉。宫中负责采买的一名太监,因贪墨被内务府查处,在其住处搜出了一些来历不明的金银。顺藤摸瓜,竟牵扯到了御药房的一名管事太监,而这名管事太监,曾与南宫燕宫中的一名贴身宫女有过数次接触。
虽然证据链到此中断,无法证明与南宫燕或武安伯直接相关,但李琮的直觉告诉他,这绝非偶然。对手似乎改变了策略,从直接攻击转向更隐蔽的渗透和腐蚀,目标可能直指宫廷内部,尤其是……后宫。
他想起南宫燕那些看似善意的“礼物”,想起她经营储秀宫的举动,眼神渐渐冷了下来。看来,有些人已经把主意打到了他的眼皮底下。这盘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李琮没有打草惊蛇,只是暗中加强了对南宫燕及其关联人员的监控。他倒要看看,这条线,最终会牵出什么。新账要算清楚,旧怨也要一并了结。只是时机和方式,需要好好斟酌。
秋意渐深,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肃穆。新的斗争,已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