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晨雾还未散尽,陆野就被院门口的“咚咚”声吵醒。他揉着眼睛推开窗,见王铁柱扛着半扇猪肉站在台阶下,身后跟着拎着糖瓜的李狗蛋,两人的棉帽上都落着白霜。“野子!小年祭灶,我家杀了头黑猪,给你割了块前槽肉!”王铁柱抖落帽子上的雪,“这肉肥瘦相间,炖酸菜最香!”
“铁柱哥,快进来!”陆野接过猪肉,沉甸甸的,“去年你送的酸菜,配这肉炖了三天,暖宝连汤都喝光了。”
李狗蛋晃了晃手里的糖瓜:“还有这个!新熬的麦芽糖,脆生生的,祭灶用最地道。”他冲屋里喊,“叶丫头!知秋姐!小年要做糖瓜馍,我家揉了面,来搭把手!”
暖宝穿着枣红棉袄,举着小扫帚从屋里冲出来:“爸爸!奶奶说小年要扫尘,我扫客厅!”她的扫帚太小,扫得尘土飞扬,却笑得眉眼弯弯。
陆奶奶系着靛蓝围裙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刚发好的面:“扫完尘,该做糖瓜馍了。小宝儿来学揉面,手要软乎,馍才不裂。”
叶知秋系上碎花围裙,接过陆奶奶手里的面:“我来揉,您指导。”她的指尖沾着面粉,“这面要揉足百下,蒸出来的馍才筋道。”
小年的院子里,扫帚扫过青砖的“沙沙”声,面团在案板上“噗噗”的揉压声,糖瓜在铁锅里“咕嘟”的熬煮声,交织成冬日里最温暖的交响。
扫尘·除旧
暖宝踮着脚够屋檐下的蛛网,小扫帚够不着,急得直跺脚:“爸爸!蜘蛛网太高了!”
陆野笑着抱起她:“小宝儿当小指挥,爸爸爬梯子。”他搬来竹梯,踩稳后探身够蛛网,“咱们把旧的扫干净,新的福气才进得来。”
“奶奶说,扫尘要扫到墙根。”暖宝趴在梯子边指挥,“那里有只死蟑螂!”
陆奶奶端着面盆过来:“我来擦桌椅。”她用碱水浸过的布,仔细擦拭八仙桌的雕花,“这桌子是你太姥姥嫁过来时的陪嫁,擦干净了,祖先看着欢喜。”
叶知秋揉着面,抬头笑道:“奶奶,这面揉得像云朵。”
“那是。”陆奶奶擦完桌子,又去扫炕席,“你太姥姥揉的面,能当镜子照。”
王铁柱和李狗蛋蹲在院角剁骨头。“这骨头要砸开,”王铁柱举着斧头,“熬汤才出味。”
“我来!”暖宝攥着小木槌,非要帮忙,“我给弟弟砸骨头,他喝汤会长大!”
“小宝儿小心手!”李狗蛋赶紧拦住,“叔来砸,你给糖瓜馍捏花。”他从兜里掏出块糖瓜,“奖励你的。”
暖宝舔着糖瓜,眼睛亮晶晶的:“我要捏朵小花,贴在馍上!”
祭灶·祈愿
傍晚,厨房飘起麦芽糖的甜香。陆野将熬好的糖瓜浇在馍胚上,金黄的糖壳在火光里闪着亮。“奶奶,祭灶的糖瓜要甜,灶王爷吃了才不说坏话。”
“那是。”陆奶奶将最后一张糖瓜馍摆上供桌,“还要摆上枣山、柿饼,求灶王爷带福回家。”
供桌上,糖瓜馍摞成小塔,枣山红得像火,柿饼白得像霜。暖宝趴在供桌前,小手指点着糖瓜:“灶王爷,你要吃甜的,别告诉爸爸偷吃糖瓜!”
“小宝儿心善。”叶知秋笑着擦她嘴角的糖渣,“灶王爷最喜欢乖孩子。”
陆野点燃香烛,带领全家叩拜:“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赖话莫提。明年咱们家,平安顺遂,五谷丰登。”
暖宝跟着学样,小脑袋磕得咚咚响:“灶王爷,我要给弟弟买糖瓜,不让他哭!”
“傻丫头。”陆奶奶搂着她,“灶王爷听见了,保准给麦芒留最大的糖瓜。”
守岁·盼春
夜里,全家围坐在火盆边守岁。陆奶奶煮了红枣桂圆茶,暖香四溢。“喝了这茶,夜里不冷。”她给每个人盛了一碗,“我像你这么大时,守岁要纺线到天亮。”
“奶奶那时候真辛苦。”叶知秋握住她的手,“现在咱们有暖气,守岁只等看春晚。”
暖宝抱着麦芒的襁褓,小脸贴在上面:“弟弟,听,爸爸在讲故事!”陆野正绘声绘色讲着太姥姥年轻时祭灶的趣事,暖宝听得入神,连打了个哈欠。
“困了就睡。”陆野将她抱到床上,“明天还要给麦芒穿新衣裳。”
叶知秋收拾着供桌:“明年小年,麦芒就能跟我们学揉面了。”
陆野望着窗外的烟花,轻声道:“这一年,咱们从春种到小年,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感谢你们,让这个家越来越暖。”
“是我们该谢你。”叶知秋靠在他肩头,“是你教会我们,日子要像麦芒一样,铆足劲儿生长。”
陆野在笔记本上写道:
“小年的糖,粘出年的甜。
糖壳裹着祈愿,面香藏着团圆,
弟弟的糖瓜梦,姐姐的小花馍,
奶奶的老供桌,
都在说:
旧岁将尽,
有糖可粘,
便是最好的期盼,
最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