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多虑了。”张梁含笑劝慰,“你不过是平日膳食清淡,气血稍亏。待到了曲阳,好生调养数月,再加以适当训练,定能脱胎换骨。”
“若是真能如此,那我此去便在曲阳多呆些时日,”任嘏说道,“中秋之前再回高密。”
张梁闻言一怔--在他印象中,中秋无非是赏月吃月饼的佳节,不禁问道,“师兄特意在中秋之前赶回高密,可是有什么要事?”
任嘏却是面带惊奇,“张师弟,你莫非竟不知晓释奠之礼?”
张梁一脸疑惑,啥玩意儿释奠之礼,我只知道五一十一要放假。
见张梁一脸茫然,任嘏悉心解释起来,“释奠之礼,乃是儒家先圣之尊师祭典,原本由官府主办,春秋各一次,因在二月与八月的第一个丁日举行,故又称‘丁祭’。”
他见张梁仍显困惑,又补充道:“我郑学虽然清贫,但祭祀先师的典礼从不曾怠慢。”
张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竟是古代高规格的“教师节”。
自己两世为人,还是头一回听闻如此隆重的祭典,连忙拱手道,“让师兄见笑了。我出身寒微,所学皆是家兄传授,从未经历过这等庄重典礼。”
任嘏神色温和,“既然如此,师弟何不与我一同返回高密观礼?届时各地游学在外的师兄弟齐聚一堂,正好让师弟见识我儒家尊师重道之风。”
张梁应道,“自是应有之礼。”
两人聊到临近子时,任嘏却依然没有离去的意思。
不会吧不会吧,任嘏我承认你是有一点帅,也和我聊得来,但你不会正准备睡我床上吧。
张梁试探着问道,“任师兄,时辰不早了,不如早些休息吧?”
“哦~~好。”任嘏说道,却是直接起身整理床褥去了。
“诶~~师兄,”张梁在身后喊道,“我是说,你…你不回自己房间休息么?”
任嘏说道,“郑学之中原本有四间客房,两位师兄一间,剩下三间都在张师弟你这边了,我和你年纪相仿,正好和你一间。”
张梁挠挠头,四间客房,管亥一间,赵雷赵云一间,孙乾田琼一间,任嘏可不就是得和自己一间了。
马蛋,明天就让管亥加紧开工,和自己一间房,怎么着都不能是和小伙儿,若是颍公子,那还差不多。
两人抵足而眠,原本倒是一番佳话,只是床榻窄小,任嘏却又兴奋得很,一直在张梁耳边碎碎念,时不时问出几个学术问题。
……
第二天卯时,张梁满眼血丝,顶着两个黑眼圈醒来。
任嘏却是早已经起来,见他醒来,问道,“师弟,昨晚我问你直田求积之事,你说设埃克斯,埃克斯是何物?”
张梁听他说“x”,猛地一个激灵,我半睡半醒之间都说了些啥。
他揉了揉眼,小声问道,“师兄,昨晚困极了,我忘了你问的题,能否复述一遍?”
“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多阔几何?”
张梁迅速翻译了一下,一块矩形田地,面积为864平方步,长与宽共60步,问它的长比宽多多少步?
难怪自己会说x,这设未知数可不就简单多了,只是这个埃克斯我该怎么解释?
张梁倒了杯茶水漱了漱口,拿起纸笔,写下了几行推演算式。
令长为x,则宽为60-x,可得x*(60-x)=864;
xx-60x+864=0;
→(x-36)*(x-24)=864;
→x=36(长),x=24(阔);
36-24=12,即长多阔12步。
任嘏接过写满公式与字迹的纸,一番辨认后,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当他拿起笔,将36与24代入其中,复核却是无误。
任嘏问道,“师弟,这些记号,与季珪师兄带回的标点符号似是同源?”
他指着“x”问道,“此物便是师弟昨晚所说的埃克斯?”
见张梁点头,任嘏不禁追问,“为何取名埃克斯?听起来着实古怪。”
张梁一番忽悠之后,可算是把这一茬给圆了过去,任嘏将答题纸收进了自己袖袋里,忽然想起什么,拉起张梁就往外走。
“快随我去给老师请安,今日是望日,该行香祭祀了。”
张梁只觉得头疼无比--这古人的祭祀仪式未免也太过频繁。
他却不知道,在“敬天法祖”的传统文化中,初一十五的祭祀仪式,不仅规范着农耕社会的时序节律,更在一次次虔诚的叩拜中,维系着宗族伦理,传承着“慎终追远”的文化血脉。
正如《礼记》所记载,“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祭祀体系虽然繁杂,却也正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载体。
任嘏见他迟疑,正色道,“《论语》有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师弟快快随我前去。”
郑玄屋子里,几位亲传弟子早已就位,见他俩姗姗来迟,崔琰问道,“两位师弟何故来迟?”
任嘏有些不好意思,向郑玄行礼说道,“昨夜与小师弟相谈甚欢,误了时间。早上又拉着师弟解了一题,故此来迟,请老师与诸位师兄见谅。”
郑玄没有多说,让几人先去吃朝食。
饭堂里,张梁小声问崔琰,“崔师兄,今日祭祀不知是何时?”
崔琰咽下口中的白粥,小声说道,“朔望行香,朝食过后,便要向先师像焚香祭祀,今日郑师更会亲自讲课授经。”
这两天与郑玄有过初步接触,虽早就知道他是当世儒学大师,却还没有听过他亲自讲课。
张梁不由得加快了喝粥的速度,把碗筷放好,赶紧跟着众人回去。
朝食过后,郑学上下齐聚正堂,亲传弟子、入门弟子、学道弟子与再传弟子,济济一堂百余人。
香案上早已备好素帛醴酒,郑玄身着玄端礼服,手持玉圭站在夫子像前,众弟子按照顺序肃立其后。
张梁的弟子身份并没有对外公布,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里。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因土地买卖和城市建设需求,已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但公式未明确记载。
至西汉末年,《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中,已系统记录长方形面积公式(长x宽),并采用“出入相补原理”通过割补法验证公式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