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竞赛结果
复赛结果在两周后公布。封瑶获得了一等奖,虽非最高等次,但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已属亮眼。名字出现在学校公告栏的红榜上,旁边赫然是徐卓远,他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毫无悬念地拔得头筹。
这一次,班级里的目光彻底变了。曾经的质疑和窥探被惊讶与认可取代。就连数学老师念到她的名字时,语调都上扬了几分。封瑶坐在座位上,心情意外地平静。喜悦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一种笃定——她用自己的努力,在这条曾经遥不可及的赛道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
放学后,她收到父亲封建国发来的短信,言简意赅:「晚上回家吃饭,你妈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没有直接提及获奖,但这份难得的、带着庆祝意味的安排,让封瑶眼眶微热。这是重生以来,父亲最直白的肯定。
竞赛小组的活动因复赛结束暂告一段落。没有了频繁的共同讨论,封瑶感觉见到徐卓远的机会少了许多。他依然是那个独来独往的学神,大部分时间埋首于自己的领域。偶尔在走廊擦肩,他会对她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但两人之间那短暂建立起来的、微妙的联系,似乎又随着距离而变得稀薄。
这天午休,封瑶去图书馆借阅资料,在哲学社科区寻找一本关于逻辑学的书籍时,无意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靠窗的角落。是徐卓远。他面前摊开的并非习题集,而是一本厚厚的、封面古朴的……乐谱?
封瑶有些讶异,悄悄靠近了些。徐卓远修长的手指正轻轻在桌面上敲击着节拍,眼神专注,侧脸在透过窗棂的阳光下沉静如水,与他平时解数学题时的锋利截然不同。这一刻的他,身上笼罩着一种近乎艺术家的沉郁气质。
许是察觉到视线,徐卓远抬起头,目光与封瑶相遇。他合上乐谱,动作自然地用一本数学期刊盖住。
“找书?”他问,语气听不出波澜。
“嗯。”封瑶点头,指了指书架,“找一本《逻辑哲学论》的导读。”她顿了顿,还是没忍住好奇,“你在看……乐谱?”
徐卓远沉默了一下,才淡淡开口:“随便看看。”
封瑶没有追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她想起他曾经提及的奶奶,那个启蒙他数学的亲人,是否也启蒙了他对音乐的兴趣?这偶然发现的一面,像一块拼图,让她对徐卓远的认知变得稍微立体了一些。
“复赛的题目,最后一问的变式,我找到了一种更简洁的证法。”徐卓远忽然转换了话题,从手边的笔记本里抽出一张便签,递给她,“思路写在这里。”
封瑶接过,上面是他清晰有力的笔迹,寥寥数行,却直指核心。她心中一暖,他竟还记得,并且愿意与她分享。
“谢谢。”她郑重地将便签夹进自己的笔记本,“我回去仔细研究。”
就在这时,图书馆门口传来一阵略显喧哗的动静。一个穿着篮球服、身材高大的男生抱着篮球走了进来,目光在馆内逡巡,最后锁定在徐卓远身上,大大咧咧地走了过来。
“远哥!果然在这儿躲清静!”男生声音洪亮,引得周围几个同学侧目。他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笑容阳光,浑身散发着运动系特有的活力,与徐卓远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
徐卓远几不可见地蹙了下眉:“陆子昂,图书馆保持安静。”
名叫陆子昂的男生浑不在意地耸耸肩,目光落到封瑶身上,眼睛一亮,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这位是?少见啊远哥,居然跟女生一起学习?”他促狭地朝徐卓远挤挤眼。
徐卓远没理会他的调侃,简单介绍:“封瑶,同班同学。”又对封瑶说,“陆子昂,三班的。”
“哦——封瑶!我知道你!”陆子昂恍然大悟,热情地伸出手,“这次数学竞赛的一等奖嘛!厉害啊!跟我们远哥一起上的红榜!”
封瑶有些不好意思地跟他握了握手。陆子昂,这个名字她有点印象,是校篮球队的主力,性格开朗外向,在学校里人缘极好。没想到他和徐卓远似乎很熟。
“你们……认识很久了?”封瑶忍不住问。
陆子昂哈哈一笑:“岂止是认识!我俩穿开裆裤就一起玩了,他家我家就隔一堵墙。不过这家伙后来脑子全被数学和那些蝌蚪文占了,无趣得很!”他边说边用力拍了拍徐卓远的肩膀,徐卓远一脸忍耐地避开。
封瑶心中了然,原来是发小。看着徐卓远在陆子昂面前虽然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明显少了几分拒人千里的疏离,她忽然觉得,徐卓远的世界,也许并不像她之前想象的那么绝对封闭。陆子昂的出现,像一道阳光,蛮横地照进了那片清冷之地,也让她窥见了一丝他过往生活的痕迹。
“喂,远哥,下午训练完一起去吃哪家新开的拉面?我请客!”陆子昂热情邀约。
“不去,有事。”徐卓远拒绝得干脆。
“哎呀,别嘛……封瑶同学也一起去?”陆子昂试图拉拢封瑶。
封瑶愣了一下,看向徐卓远,他依旧没什么表示。
“我……下午还要回去复习,就不去了,谢谢。”她礼貌地婉拒。
陆子昂也不强求,又跟徐卓远插科打诨了几句,这才抱着篮球风风火火地走了。
图书馆恢复了安静。封瑶拿着徐卓远给的便签和找到的书,轻声道:“那……我先回去了。”
“嗯。”徐卓远应了一声,在她转身时,忽然低声说,“陆子昂的话,不用太在意。”
封瑶回头,看到他脸上有一丝几不可察的无奈。她微微一笑:“他很关心你。”
徐卓远没有否认,只是重新低下头,翻开了那本被期刊盖住的乐谱。
走出图书馆,封瑶的心情有些微妙。陆子昂的出现,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打破了徐卓远身上那层完美的冰壳,让她看到了他的人际关联。而那张写满思路的便签,和他在陆子昂面前那句下意识的维护,都像微小的火苗,在她心中轻轻跳跃。
她握紧了笔记本,里面不仅夹着解题思路,似乎也夹带着一份关于徐卓远的、正在慢慢展开的密码。重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弥补遗憾和自我成长,或许还在于,有勇气去解读这些密码,去真正理解那个前世只能仰望的人,并在共鸣中,找到彼此灵魂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