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的扶苏,仍在安慰着三位年轻的皇子。
不过三位皇子没有注意的地方扶苏露出了一个渗人的微笑,同时播放了一个新的视频。
【作为一名戍边的边将,如果与朝廷断联,内无粮草外无援军。
周边竟是敌人的包围之下,你能坚持多少年?
而我的回答是40年,这是发生于历史之中的真实故事,记述了安西北庭都护府残兵。几十年的慷慨悲歌热血激昂的奋斗故事。】
【你叫郭昕,是华阴郭氏子弟,从小出生在将门世家的你苦练武艺,学习兵书战策,在父辈的庇佑之下过着愉快且勤奋的童年。】
【在家族长辈的运作之下,你成功的投身安西军,并成为了一名军官,你将在安西都护府建功立业,打下你的传说。】
【作为年轻一代的将领,你屡立战功,只不过,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大多数的力量被紧急调回中原镇压叛乱。
而你以及麾下的几千将士作为留守都护府的精锐,负责镇守大唐的西北边疆,保卫着大唐的土地。
在离开前老将军高仙芝封常清等拍了拍你的肩膀,他们相信作为年轻一辈的你,会是他们安西军的未来。
希望你能够扛住这杆大旗,让大唐的天威永镇的西域之土。】
【放心吧,将军,我一定誓死,守卫大唐西北边陲等待你们的归来。】
【年轻的郭将军以自己的生命还有荣辱进行发誓,坚决扞卫大唐之土。
甚至十分自信,朝廷能够很快平定叛乱,甚至到时候他也能凭借这份战功好升官回去跟自己的父亲舒活们炫耀自己的战功。】
【然而,此时的安西军一众将士都没有料到此去,一别便是永别。
甚至他们一辈子都不能再一次回到大唐故土,头顶一轮大日,可是他们却再也看不到那盛唐的长安。】
【然而随着大军回到中原之时,原本西南的吐蕃又出来犯贱,直接切断了大唐与安西的联系,这次安西军与大唐便断联近三十年之久。】
【30年人这一生到底有几个30年?
甚至一个30年都不到?
30年都有可能就是古人几个,甚至10个轮回。】
【然而却在如此环境之下,与大唐与他们的中央朝廷锻炼将近30年。】
【这几十年间安西军遭遇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哪怕是现存的史料也记载不多,但是可以想象得到,一定是极为艰难。】
【而郭昕就这样一个从年轻的将军慢慢变老,随着手下的将士不断阵亡牺牲,老将军的内心也越发的孤寂,内心的忧愁,却无法言语,也更不知与何人说?】
【吐蕃是不停进攻的,朝廷是联系不上的,将士是会慢慢变老乃至死绝的,将士们足的忠诚。
哪怕没有一丝一毫的希望,却一直在坚守,渴望得到大唐的消息,渴望得到朝廷的援军。】
【在这期间,郭昕不知多少次曾经与大唐进行联系,但一直都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
【不过也许是老天开眼,终于联系上了。】
直到26年后的大历年间,唐德宗,才从回纥信使的手中得知大唐安西军还在坚持等待大唐的缓兵。
然而此时的大脑早已盛世不再,内忧外患之下。
唐德宗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给不了太多的支持,只能加封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并加封威武郡王。
【然而这点没有实际价值的功勋封赏,只能是起到一点精神安慰作用,并不能解决安西军当前的困难。】
【大约8年之后,郭昕统帅看剩余为数不多的老将士们与吐蕃进行了最后的决战,战至最后一卒,战至最后一刻,没人投降,从此之后再无安西军的记载。】
【作为大唐在西北边疆最后一支力量,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对大唐的忠诚,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身份,然而大唐,这个伟大的国度却彻底站不起来了。】
【历史是残酷的,我们无从得知安西军将士们最后有多么绝望,但如果有机会改变的话,各位大唐君王会怎么做呢?】
对此小天并没有去拍摄安西军的最后老兵们因为他不忍得面对那悲凉的景象。
毕竟他可是ai,根本不必去担忧那些老兵们的境遇。
【贞观年间看到安西军将士的惨状,李二绷不住了,又在朝堂上放声大哭,这一次的好苦,并没有人前来阻止,甚至就连魏征也哭了起来】
“吐蕃是吗?很好,你们真的很好”
李二目光如炬,凝视着西南边的高原,那不知几千里之外,正在崛起,一个新的国度便是吐蕃。
事实上,自从大唐得知西南吐蕃,崛起之后,便有了一些想法,甚至当时李世民都已经做出了一定的部署,陈玄奘流窜西域去印度求法,其实也是李世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的。
为了便是完成大西南的战略。
甚至还派出了正规四级出西南,只不过没想到那帮阿三太不经打,负责初始的那个小官员也太那个竟然直接扬了当地的中天竺,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破坏了李二针对吐蕃的战略。
当然李二并没有生气,反而给那个小官员提了一级。
于是乎,在唐初唐前中期的各平行位面都开始了密谋布局。
哪怕是李承乾也决定组织起年轻一代的大唐武勋,收拾吐蕃,毕竟与李泰那只大胖鸡在长安内斗太没有含金量,
有能耐的咱们战场上论英雄 。
他要吐蕃人,血流成河。
而天幕之上的三位皇子们,内心也决定回去之后从军,当然也把目标放到了安西都护府。
20多岁的太子,他也打算放弃皇位,打算到西域从军。
凭借真刀真枪的战功,在率军回师大唐。
走玄武门,发动政变,把父亲赶下位,并且加封他为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