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外,杂草丛生。风拂过,枯黄的草叶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腐朽与潮湿的气息。天色渐暗,一抹瘦弱的身影躲在墙角,屏息凝神。她是小宫女柳儿,因一时好奇偷偷溜来此处,却未曾料到会撞见那道诡异的人影。
那身影高大而模糊,站在冷宫破败的大门前。他身披黑袍,腰间挂着一枚玉佩,在微弱的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柳儿的心跳骤然加快,双腿像灌了铅一般动弹不得。她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想逃走,却连迈出一步的力气都没有。
“谁在那里?”低沉的声音从那人身上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柳儿浑身一颤,几乎以为自己被发现了。她咬紧牙关,强迫自己缩得更小些,藏在阴影中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片刻后,那人似乎并未继续追究,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直到确认四周再无动静,柳儿才跌跌撞撞地跑回自己的寝宫。推开房门时,她的手仍在颤抖。屋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墙壁上斑驳的影子。窗外树影婆娑,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却无法驱散她内心的寒意。
刚踏入门槛,她便愣住了——床榻旁的地面上,赫然躺着一块断裂的玉佩。玉佩的一角刻着一个清晰的“永”字,触目惊心。她蹲下身子,双手捧起玉佩碎片,指尖冰凉如霜。“这是……刚才那个人的?它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柳儿的思绪陷入混乱。难道是那个神秘侍卫故意留下的?还是有人趁她不在时悄悄放进了她的房间?种种疑问盘旋在脑海,让她愈发不安。然而,无论答案如何,她都明白,这块玉佩绝非寻常之物。
翌日清晨,宫中的流言已经悄然蔓延开来。其他宫女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目光不时扫向柳儿的方向。柳儿低头整理衣襟,假装没有注意到那些异样的眼神,但胸口却翻涌着难以掩饰的惶恐。“难道我真的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
嬷嬷走进来时,柳儿正坐在窗边发呆。老人瞥了一眼她手中的针线活,皱眉问道:“你最近是不是惹了什么事?别瞒我。”柳儿猛地抬起头,嘴唇嗫嚅着,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嬷嬷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肩膀,“记住,这宫里没有秘密可言。若真有什么麻烦,最好赶紧找解决的办法。”
午后,李佳氏派人将柳儿召至殿中。这位备受宠爱的妃子端坐于软榻之上,眉眼间透着一股凌厉的气势。她示意柳儿跪下,随后慢条斯理地开口:“听说你前两日在冷宫附近闲逛?”
柳儿心中一凛,连忙叩首答道:“奴婢只是……只是好奇,并未敢多做停留。”李佳氏冷笑一声,纤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椅背。“哦?那你可知,冷宫重地,岂是你能随便窥探的地方?”
柳儿额头渗出汗珠,声音微微发颤:“奴婢知错,求娘娘恕罪。”李佳氏挑了挑眉,忽然话锋一转:“不过,本宫倒也听闻,你捡到了一样东西。拿出来吧。”
柳儿浑身一僵,犹豫片刻,最终从袖中取出那块玉佩碎片递上。李佳氏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目光落在“永”字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果然如此。”
“这个‘永’字,指的是先帝年号的一部分。据传,当年有一位身份特殊的贵人佩戴过类似的玉佩。”李佳氏缓缓说道,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探究的意味。柳儿听得云里雾里,只能俯首称是。
李佳氏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这些事情牵扯甚广,不是你能插手的。回去之后,好好守规矩,莫要再生事端。”柳儿连连点头,退出殿外时已是满头冷汗。
回到寝宫后,柳儿久久无法平静。她反复回想李佳氏的话,总觉得其中另有深意。与此同时,关于冷宫和玉佩的传闻愈演愈烈,甚至有人猜测这一切与某位失势的皇族有关。
当天晚上,柳儿独自坐在灯下,盯着那块玉佩碎片出神。窗外的风声越来越大,吹得树枝摇晃,投射进来的影子如同鬼魅般舞动。她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压抑着内心的恐惧。
第二天清晨,柳儿再次前往冷宫。这次,她并非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是想弄清楚更多真相。冷宫的大门依旧紧闭,四周静谧得令人窒息。就在她准备靠近时,一道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你果然来了。”
柳儿猛然回头,看到昨晚那个神秘侍卫站在不远处。他的脸上蒙着一层薄纱,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柳儿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知道太多不该知道的事。”侍卫冷冷说道,“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玉佩的主人还活着,而且很快就会回来。”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柳儿呆立原地。
接下来的几天,柳儿始终处于煎熬之中。她既害怕卷入更大的阴谋,又忍不住想要探寻真相。而宫中的局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柳儿再次来到冷宫门前。这一次,她鼓足勇气推开了那扇沉重的大门。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里面漆黑一片,只有远处隐约可见的一点亮光。
柳儿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每一步都像是踏入未知的深渊,但她已别无选择。因为她知道,无论是逃避还是反抗,命运早已将她推向这场旋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