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的早上,杨远坤醒来的时候就比较早了,不过赵小凤也已经起床了,旁边只有睡得正香的杨菲菲,已经窝在了他怀里,回家的这几天,杨菲菲都是跟着他们夫妻俩睡的。
小心地起床穿好衣服出了房门,就看见自家的烟囱正冒着烟呢,赵小凤和杨母正在厨房忙碌着早餐,他们这边初一的早上自然不会吃什么饺子,就连面条都是用大米做的,饺子也多是米饺,面食吃的就很少了。
早饭用昨天已经炖好的鸡汤下的米面,放一些小青菜,然后把鸡鸭这些稍微用酱油卤制一下就行了,杨远坤最喜欢的还是卤鸡蛋。
“几点了啊,这么早就起来了?”赵小凤看着杨远坤走进厨房,就询问着,昨晚他睡觉都十二点多了。
“七点多了也,不早了,”杨远坤随口回答着,看向了锅里的面条,应该也已经好了。
“那你刷牙洗脸吧,我去喊两个伢子,”赵小凤用锅盖盖住,将面条稍微焖一下就赶紧朝着厨房外面走去,还不忘叮嘱着:“等会洗脸水和刷牙水不要倒了啊,放在那个桶里就行了。”
“行了,知道了,”摆摆手,杨远坤就拿着洗漱用品来到了院子里,果然看见了院子里又一个已经倒入一小半水的水桶了。
“爸爸,”杨远坤正在刷牙的时候,脖子就突然被抱住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杨菲菲,还是刚醒的声音。
“还没睡醒呢,”杨远坤双手也没空,嘴里还有一大堆牙膏泡沫,只能快速地漱了一下口,满脸笑容地对着杨菲菲问着。
“嗯,,”杨菲菲刚才是被赵小凤从被窝里拉出来了,快速地穿好衣服后就出来了,现在抱着杨远坤的脖子靠在他的背上,感觉自己都要睡着了。
“反正都醒了,那就别睡了,”将手中的杯子放在地上,转身拉着女儿朝着厨房走去,帮她准备好了牙膏牙刷,父女俩才重新返回,“刷完牙有鸡大腿和鸭大腿吃,吃完饭爸爸带你去拜年好不好?”
“拜年,”杨菲菲终于提起了兴趣,现在的她肉这种吃的已经提不起她多大的兴趣了,但出去拜年还是不错的。
正在父女俩洗脸的时候,赵小凤也抱着杨易出来了,看见姐姐和爸爸都在院子那边,还有点迷糊的杨易瞬间就要从赵小凤怀里溜下来了。
“行了行了,一下子都离不开你姐,”赵小凤很无奈地将杨易放在了地上,果然,这个小家伙屁颠屁颠的就朝着父女俩跑来,“你给他也擦把脸,我给你们盛面去。”
“行,”杨远坤赶紧拉住小跑着过来的杨易,生怕他迷迷糊糊地就再来一个跟头,现在院子可都是水泥地了,摔一下是很疼的,“对了,给我拿三个蛋啊。肉可以少一点。”
“行,知道了,杨菲菲,你吃几个蛋,”赵小凤又询问着杨菲菲。
“我也要吃三个蛋,跟爸爸一样,”杨菲菲也仰着头喊着。
“行,我给你放三个,要是吃不掉,看我不用棍子给你塞进去,”赵小凤假装恶狠狠地说着。
杨菲菲瑟缩了一下脖子,有点担心地看着杨远坤,“没事,吃不完爸爸都吃了。”
给杨易用热毛巾简单的擦了一下脸,杨远坤就牵着他的手,带着两个小孩直接来到了堂屋这边,先给上面供奉着的祖宗上了上柱香,才安心的带着两个孩子坐在了长条板凳上等着赵小凤。
没一会,赵小凤就端着两个大碗走进了堂屋,稍微少一点的那一碗给了杨菲菲,多到多块溢出来的那一碗给了杨远坤。
“搞这么满干嘛啊,吃完再去盛就是了,”杨远坤无奈地说着,正准备地下头来吃面的时候,一旁的杨易不干了。
“妈妈,妈妈,”杨易指着杨菲菲的碗,又看向了赵小凤。
“额,他是要什么啊,这个小大人,说话都说不清楚。”杨远坤不解地问着赵晓峰。
“你要什么啊小宝,等会妈妈给你喂好不好?”赵小凤弯下腰来温柔地说着,结果杨易还是指着杨菲菲的碗。
“他也想自己吃饭,要一个碗,”最先明白杨易意思的竟然是杨菲菲,抬头看了一眼就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哟,这是要自己吃饭了啊,好事,”杨远坤倒没什么意见,这能自己吃饭是好事啊,既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能节省大人的喂饭的功夫。
“这大年初一的不好,他吃的到处都是,等会还有人来拜年呢,堂屋搞得脏兮兮的也不行,”赵小凤连忙拒绝着,要是平时倒也无所谓,但现在可不行了,等下就有人来拜年了。
“那你怎么哄他啊,”杨远坤对于照顾孩子这件事一向是尊重赵小凤意见的,既然她不愿意那就算了。
“我给他一个小碗就行了,然后我为他,你看着点,我去盛点面条,”赵小凤将杨易直接抱到了杨远坤的旁边坐下,自己就快步离开了。
为了让这个小家伙能安静下来,杨远坤也尝试着用筷子夹了一小根米面放在了嘴边,结果他把嘴巴闭得紧紧的,根本不吃他爹亲自喂的米面。
没办法,杨远坤将求助的眼神看向了杨菲菲,还是女儿会心疼爸爸啊,从自己的碗里夹了一根面条放在了杨易的嘴边,直接说着:“你赶紧吃,不然我等会不带你玩了。”
这姐姐说的话就是比爸妈说的好使啊,听话的就张开嘴巴吃了起来,杨远坤也很是无奈,这臭小子,自己连凶都没凶过他,反而是杨菲菲这个姐姐,生气起来那是一点不客气,该吼吼该打打,但这小子就愿意听他姐的话。
等赵小凤和杨母从厨房里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了杨远坤正在吃面条,一旁的杨菲菲给杨易喂着面条,然后又自己吃一口,循环往复。
一家人还正在吃饭的时候,院子门口就传来了动静,有人说话的声音传进了堂屋里,一家人都抬头看了过去,进来的正是杨三叔一家的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儿媳妇,以及杨席这个大孙子。
“坤哥新年好,”杨远宏率先跟杨远坤拜年,满脸笑容地说着,又跟一旁的杨母还有赵小凤拜年,就连两个小家伙也没放过。
随着一阵的拜年声,大家都是一脸笑容地聊着天。
“你们早饭吃的这么早啊,这还没到八点钟呢,”杨远坤给几个男的都散了烟,然后就带着他们来到了院子里,里面堂屋就留给了几个女人聊天。
“我家吃饭吃的早啊,这六点钟我爸就把我喊醒了,”杨远宏无奈地说着。
“那还是三叔积极啊,”杨远坤一边抽着烟,一边笑着说着。
几人稍微闲聊一句,将手上正在抽着的这支烟抽完也就差不多了,他们还要去别家拜年,临走之前,杨远庆提醒着:“远坤,等会大伯家还有四叔家都回来了,中午来我家吃饭啊,家里就不要搞了。”
“行,我知道了,等会我拿几瓶酒过去,”这也是他们家族的传统了,杨大伯和杨四叔两家都会在初一的时候回来,以前杨父在的时候就在他家吃饭,现在杨父去世了,也就是去杨三叔家吃饭了,杨四叔在村里是没有房子的,杨大伯家在村里也是有房子的,也是杨三叔平日里负责看护,一般会在老家待个几天就出门了。
“那不用,喊你吃饭还要你拿酒啊,那成什么样啊,千万别拿东西过来啊,”杨远庆连忙说着,又补充着,“等会大伯还有四叔他们都有酒。”
没有多说什么,屋里的几个女人小孩也准备离开了,一个个口袋里都被赵小凤和杨母塞满了糖果瓜子之类的,男人的话,杨远坤只能再他们走之前又派了几根烟了。
已经有人上门拜年了,一家人也赶紧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刚吃完早饭,杨母和赵小凤还在收拾着桌子的时候,又有人来这边拜年了,是杨大哥一家也来拜年了,从这时候开始,他家里的人都没停过,一直在家里接待到了九点多钟才终于没人上门了。
“咱们也得去一趟啊,”杨远坤看向了赵小凤,“让妈在家里看着就行了,我们俩带着孩子去拜拜年。”
“对,你们赶紧去吧,别人家都过来了,你们不过去,那就不好听了,”杨母赶紧说着。
“行,妈,午饭你就不要做了,去三叔家吃啊,”杨远坤提醒着。
“我知道了,”杨母催促着小儿子一家赶紧在村里逛一逛,再耽误一会就吃中饭了。
才刚刚两岁的杨易正是喜欢下地走路的时候,所以他也没有让赵小凤和杨远坤抱着,两只手分别牵着两人的一只手,自己在中间一蹦一跳的,杨菲菲就只能拉着杨远坤的手了,一家人在村里的路上看到熟人就道一声“新年好”,然后寒暄几句散一根烟,基本上挨家挨户都会拜访一下。
一趟走下来也花了不少时间,来到杨三叔家的时候也已经快十一点了,杨大伯一家和杨四叔一家也都来到了这边,堂屋都已经坐不下了,一群人都是在院子里站着晒太阳聊天。
“远坤,听说你今年发大财了啊,都买了小汽车了,”杨大伯一看见杨远坤,就好奇地问着。
“我算什么发财啊,就是一个二手车,我老板不要的就塞给我了,我也没办法啊,”杨远坤谦虚地说着,跟现在的那些工地包工头不一样,他还是很内敛谦虚的,并不需要别人知道他有钱。
“这就是你谦虚了,刚才我们去给三婶拜年的时候可是看见你的车了,正宗的桑塔纳啊,这新的话得十七八万了吧,”杨大伯的大儿子杨远国走上前来,拍着杨远坤肩膀说着,刚才在杨远坤家看到车子的时候,可把他羡慕坏了,他就一直相信买一辆小轿车开回来,那得多有面啊,可惜他爹一直不愿意。
“二手的二手的,”杨远坤脸上保持着笑容,给周围人都散了一圈烟后就继续聊着天,这些人也都是他血脉关系很近的亲戚,他们也都好奇杨远坤现在到底是个多大的老板了。
“我不可不是什么老板,就是在我上面的老板手里拿个几栋楼承包一下,就是一个小包工头,”杨远坤对着好奇地杨大伯说。
“这我知道,现在工地上那些老板可贼挣钱了,”杨大伯深有体会地说着,他们一家都是在外面搞运输船的,最常干的活就是运沙子,所以对工地上的事情也比较熟。
“那也是上面那些老板挣钱,我们这些就是小喽啰,”杨远坤笑着解释着:“我主要干的就是我们老板的领班,就是管一下工地上的工人,也就这个事情了。”
众人听到这也就明白了,不过杨远坤能在这么多亲戚中间第一个开车回来,肯定不会像他说的那样,实力肯定是有的。
大家都是一年时间没见面的亲戚了,自然是有很多话聊的,就算是在县城上班的杨四叔,也在兴致勃勃的和众人聊着。
“诶,四叔,上次我去找您的时候,看您是在工商局上班啊?”杨远坤好奇地问着。
“是啊,我就在工商局,你不是知道吗,”杨四叔不解地问着,好笑地说:“你可不要找我走后门啊,我就是一个小科员,啥权利也没有,等着安稳退休拿退休金的。”
杨远坤心里有点唏嘘,这个杨四叔确实是安稳了一辈子,可惜就是退休金也没拿几年,人就患了重病去世。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着您这个工商局的知不知道县城的那个文具厂啊?”杨远坤还真有正事问,现在他们书店的文具都是直接在县城的文具厂进货的,这样路程近,价格也便宜,但是这个文具厂按照上辈子的命运,明年就要倒闭了,之后改成了一家私人的电子厂。
“知道啊,那个文具厂效益不好,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全,今年过年的时候还好一点,多少发出来了一点,听说是咱们县有个书店在他们那里进了不少货,然后还有别的书店也多多少少进了一些。”杨四叔听到杨远坤说这个事,也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额,”杨远坤有点无语了,不用想就知道这个书店肯定是自己的天天书店了,因为县城里文具厂的价格比较便宜,所以他在镇上卖的也很便宜,然后导致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来他书店里买文具了,用货量确实不少,别的书店看到县城的文具厂文具也还可以,也就跟着进了一批。
“哦对,你是不是在镇上也开了一家书店啊,刚才听远宏说的,”杨四叔好奇地问着。
“是,四叔,我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在县城文具厂进了不少货的书店,”杨远坤只能这么说了。
“啊啊,是你的书店啊,”杨四叔很是惊讶地看向了杨远坤,这个书店他还真不知道名字。
“四叔,我是想问一下,这个文具厂是不是要倒闭了啊?”杨远坤诚心地询问着,他对这个文具厂还是有点想法的,一直在工地上跟家里人分开,并不是他重生后想过的日子,能自己干点小生意自然是好的。
“是啊,好像县里已经在商量怎么处理了,这个文具厂虽然跟服装厂那种大厂不一样,但也有将近一百个员工呢,以前都是国企员工,这就是一百个家庭啊,哪是说下岗就下岗的,”杨三叔也是愁容满面的说着。
“这样啊,那县里准备怎么处理啊?是直接卖了还是说原地解散啊?”杨远坤心里一动,好奇地问着。
“还是想卖了的,不过我们也不是苏省浙省那种地方,哪来的有钱人啊,只能从县里拿钱出来赔偿了,但是你不卖的话,是真的赔不起了,”杨四叔低下头来,小声地对着杨远坤说:“要不是年底这段时间还算可以,也卖了一些钱,估计县里都想直接给厂子解散下岗了。”
听到杨四叔的意思,杨远坤也沉默了,他现在手上也没有那么多钱,等明年的工程结束,到时候拿到钱再看县里这边有没有搞定吧,没机会的话就算了,他也只是尝试着问一下。
也没聊多久,杨远坤过来的时候都快十一点了,那边的杨三婶已经在招呼着大家上桌子吃饭了,男人一桌,女人小孩一桌,才都是一样的,不过男人一桌烟酒味太重。
“小宏,陪我回去一趟,”杨远坤招呼着正在上菜的杨远宏,大声地喊着。
“来了坤哥,”将手中的菜放下后,杨远宏快步地来到了杨远坤身边,好奇地问着:“坤哥,怎么了?”
“跟我回去拿一下酒啊,”杨远坤说着就拉着杨远宏出了门。
“坤哥,我家有酒啊,大伯他们也都送了酒回来,”杨远宏挣扎着说。
“那是他们的,我还没给你家送点呢,”杨远坤拉着对方在村路上快步走着,打开家里的大门后,看着从赵全还有刘西建那边带回来的酒还剩下不少,也就喝了八瓶,最贵的茅台才消耗了三瓶而已。
“想喝点啥,自己拿,”杨远坤指着地面上的酒,笑着问一旁已经惊呆的杨远宏。
“哥,这怎么这么多酒啊,都是你买的啊,这也太贵了吧,”杨远宏只知道杨远坤有些好酒,但也没进来看到过,这一地的酒,都是他耳熟能详的牌子,一看就很贵。
“不是我买的,都是别人送的,不喝也浪费了,”说着杨远坤就蹲下身来,拿了两瓶最贵的茅台递给了杨远宏,剩下的酒也都拿了两瓶,一共是六瓶酒。
手上抱着两瓶酒的杨远宏小心翼翼地在村里路上走着,深怕酒摔到了地上,但还是好奇地问着:“杨哥,这酒多少钱一瓶啊?”
“你手上的这个啊?”
“对啊,这是茅台吧。”杨远坤低头看了一眼这熟悉的包装,在电视上倒是经常看见。
“这个一瓶三四百块钱吧,还可以,”杨远坤是真觉得这个价格还可以,因为后世这一瓶酒都要将近三千块钱了,价格涨的不比金子少,甚至还更贵啊。
想到这里的杨远坤微微一愣,自己一直想着要做点什么想生意,不能一直在工地上混着,但这眼前的酒不是一门有很大盈利的生意嘛,这是真正的十倍的利润,还有听长大的杨菲菲和杨易也说着,茅台的股票也涨的非常多。
“坤哥,怎么了?”杨远宏看着一旁的杨远坤已经停下了,就疑惑地看向了对方。
“没什么事,想到了工地上的一些事情,”杨远坤摆摆手,继续走着。
“工地上的事情?”杨远宏表示不理解,但也不好再问什么了。
“诶,你跟王虎他们年后这段时间找到工地了吗?”杨远坤关心地问着。
“还没有,虎哥说他在联系,老工地都是年前就开了的,也不需要咱们这么多人,新工地也很少正月就进场的,一般都得等到三四月份暖和些才进场,”杨远宏说到这也有些为难。
“你们也不用都在一个工地干活,分开也可以,”杨远坤提醒着,太抱团也不是好事,容易给这些人里面养出混吃等死的人,就指望王虎这些人给自己找活,应付外人,这样显然是不行的。
“嗯,我知道,周哥也在联系别的工地,我们到时候估计也会分开,”杨远宏点了点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现在人是真不少了。
回到杨三叔家的时候,众人看着杨远宏怀里抱着的酒,都很是惊讶,杨远国更是夸张地说着“小宏啊,你这是今年挣钱了,要孝敬一下大哥了啊。”
“我哪买得起这个啊大哥,”杨远宏苦笑地回答着,杨远国用孝敬这个词还真没错,因为他跟这个他们这一辈年纪最大的大哥,差了将近三十岁了,杨大伯比杨远坤的父亲大个一岁多,杨远国也比杨远乾大三岁,今年也已经四十八岁了。
“那这是?”杨远国诧异地询问着。
“这是远宏哥从家里拿过来给大家喝的。”
初一中午的午饭吃了很长时间,杨远坤带过来的六瓶酒全部喝光了,然后杨大伯他们带回来的也喝掉了一些,还在这里还真没有小酒量的人,都没有到喝吐的地步,只是满脸通红的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