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浩苦思冥想之际,管家前来通报,长孙无忌求见。李浩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他赶忙起身,快步走向前厅,心中想着或许与长孙无忌的商议,能找到破解眼前困境的办法。
一见到长孙无忌,李浩便迫不及待地说道:“长孙伯父,如今这谣言肆意传播,严重阻碍了改革方案的推行,不知你可有良策?”长孙无忌面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当务之急,是要收集到李建成指使王公公散布谣言以及买通官员的铁证,同时在民间和朝堂公开辟谣,让众人知晓改革方案的真正益处。”李浩点头称是,二人迅速制定应对策略,安排可靠之人着手收集证据,同时准备在朝堂和民间展开辟谣行动。
在民间,李浩安排了一群口齿伶俐、熟知改革方案的人,深入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向百姓们详细解释改革方案。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着改革将如何改善百姓的生活,如何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各位乡亲,李公子的改革方案,是为了让咱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商业改革后,咱们买卖东西会更方便,物价也会更合理。而且兵制改革能让咱们大唐军队更强,边疆安稳,咱们也能安心过日子啊!”一位年轻的书生站在街边,大声地向围拢过来的百姓解释着。百姓们听后,纷纷点头,开始对改革方案有了新的认识。
与此同时,朝堂这边收集证据的工作也有了进展。李浩的心腹们通过巧妙的手段,终于找到了李建成指使王公公散布谣言的书信,以及买通官员的账本。这些证据确凿无疑,足以揭露李建成的阴谋。
几日后,早朝之时,李浩手持证据,神情严肃地站在朝堂之上。他向大臣们展示了手中的书信和账本,大声说道:“各位大人,近日来关于我改革方案的谣言四起,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今日,我便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大臣们的目光纷纷聚焦在李浩手中的证据上,当看到那些确凿的证据时,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李建成竟如此卑鄙,为了阻止改革,不惜使出这般下作手段!”一位大臣愤怒地说道。
“是啊,亏我们还差点被他误导,险些误会了李公子的一片苦心。”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大臣们对李建成的行为表示出极大的愤慨,同时对李浩的改革方案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怒喝道:“李建成如此行径,实在是有失皇家风范,朕定不会轻饶!”
而在民间,百姓们得知真相后,也纷纷站出来支持李浩的改革。“原来李公子是为了咱们好,那些谣言真是太可恶了!”“对,咱们都支持李公子的改革,大唐一定会越来越好!”百姓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舆论风向开始朝着有利于李浩的方向转变。
然而,此时在李建成的府邸中,李建成得知谣言被澄清,气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李浩,你别得意得太早,我定不会让你如愿以偿!”他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开始谋划着下一轮更为恶毒的手段来阻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