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依旧不停地吹着,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阵阵声响。沿海城镇的街道上,百姓们虽然忙碌于防御准备,但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担忧。而此时,官府衙门内,一场重要的会议即将召开,众人将在这里商讨应对海贼之策,不知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挑战。
就在沿海防御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之时,宫中传来消息,为了鼓舞士气,同时彰显大唐的繁荣安定,李世民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晚宴,宴请朝中大臣及家眷。李浩自然也在受邀之列,而房府小姐与杜府小姐,作为朝中重臣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千金,同样收到了请柬。
晚宴当日,夜幕笼罩着长安城,华灯初上,宫中一片辉煌。金色的琉璃瓦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雕梁画栋间尽显奢华。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珍馐佳肴的香气,丝竹之声悠扬婉转,萦绕在整个宫殿。
李浩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身姿挺拔,风度翩翩地步入宴会大厅。他刚一进门,便吸引了众多目光。房府小姐与杜府小姐早已在厅内,她们今日均精心打扮。房府小姐身着淡粉色长裙,裙裾随风轻摆,宛如春日盛开的桃花,娇艳动人;杜府小姐则身着鹅黄色衣衫,发间插着一支翠玉簪子,清新淡雅,如同一朵出水芙蓉。
二人见李浩进来,眼中均闪过一丝惊喜与羞涩。房府小姐莲步轻移,率先迎上前去,轻声说道:“李公子,今日可算把你盼来了。”杜府小姐也微笑着跟在后面,盈盈福身:“李公子,别来无恙。”李浩看着两位佳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连忙回礼:“两位小姐风采依旧,让李浩眼前一亮。”
三人寻了一处角落坐下,相谈甚欢。房府小姐巧笑倩兮,说道:“李公子,听闻你在沿海防御之事上尽心尽力,百姓们都对你赞不绝口呢。”李浩谦逊地摆摆手:“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保卫大唐百姓本就是我分内之事。”杜府小姐也接口道:“李公子心怀天下,实乃我辈楷模。此次沿海防御若能成功,李公子定是首功。”
随着交谈的深入,气氛愈发温馨融洽。李浩与两位小姐时而谈论诗词歌赋,时而探讨治国理政之策,彼此之间的默契与日俱增。房府小姐妙语连珠,对诗词的见解独到深刻,让李浩不禁暗暗赞叹;杜府小姐则思维敏捷,对政务的分析头头是道,令李浩刮目相看。
然而,在这温馨的氛围之下,李浩的心中却藏着一丝忧虑。晚宴进行到一半,李世民突然起身,目光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李浩身上。他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今日,朕要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一件事。朕观李浩,才智双全,心怀天下,实乃我大唐未来之栋梁。朕有意将皇位传于他,待朕百年之后,由他来统领大唐江山。”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目光在李世民与李浩之间流转。李浩心中一紧,他没想到李世民会在此时当众宣布此事。他抬眼望去,只见李建成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眼中闪过一丝怨毒;而朝中一些保守派大臣,也面露不满之色,微微摇头。
李浩深知,这皇位看似荣耀无比,实则充满了荆棘与挑战。一方面,大唐内忧外患,边境有西域势力虎视眈眈,沿海有海贼侵扰不断,若要治理好国家,必定要付出诸多心血,且需面对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向往着自由的生活,不想被皇宫的高墙所束缚。更何况,他对房杜二小姐有着深厚的感情,若登上皇位,恐怕难以再与她们这般自由自在地相处。
晚宴在一片复杂的气氛中结束。李浩独自走出宫殿,漫步在宫中的花园里。月光如水,洒在他的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的心中思绪万千,权力与情义在他的脑海中不断交织碰撞。
他想起了与房杜二小姐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馨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他眼前闪过。房府小姐的温柔体贴,杜府小姐的聪慧灵动,都让他难以割舍。他向往着能与她们一起,远离宫廷的纷争,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李世民传位之意已决,大唐的未来似乎也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若拒绝皇位,大唐可能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百姓也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李浩在花园的小径上徘徊着,脚步沉重。他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心中默默思索着。到底该如何抉择?是选择权力,承担起大唐的江山社稷,还是选择情义,与房杜二小姐携手共度余生?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