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星者号”经过数周的谨慎航行,终于抵达了信号源所在的“遗落星河”深处。
眼前的景象令所有队员震撼。
信号并非来自行星或飞船,而是源自一个漂浮在星云中的、巨大无比的人造天体。
那是一个由无数个不断旋转、组合、分离的银色几何体构成的、如同巨大魔方般的结构。
它寂静地悬浮着,表面流淌着水银般的光泽,散发着古老而浩瀚的气息。
那个规律的引力波信号,正是从这个“星河魔方”的核心持续不断地向外广播。
“能量读数……无法探测!其内部结构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科学官的声音带着颤抖。
“尝试用星尘几何语言再次发送友好信号。”罗兰下令。
当“逐星者号”发出模拟信号后,“星河魔方”有了反应。
其中一个较小的几何体分离出来,飞向“逐星者号”,在其前方投射出一幅复杂的星图和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学公式。
“它……它是在向我们提问?”星尘顾问难以置信,“这个公式……描述的是跨维度能量稳定性的边界条件!它在考验我们!”
显然,这个“星河魔方”是一个巨大的、自动运行的“知识宝库”或者“试炼之地”,只有能够理解并解答其问题的文明,才有资格获得其中的秘密。
队员们尝试了各种方法,甚至动用了艾丝特远程提供的算力支持,也只能勉强理解问题的一小部分。
其知识层级远远超过了“纪元余烬”目前的水平。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随队的陆战队员在魔方表面一个不起眼的褶皱处,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已经与魔方结构几乎融为一体的金属残片。
经过初步分析,这块残片的材质和工艺,与熵核帝国的风格有几分相似,但更加古老,似乎是很久以前,某个帝国单位(或许是探索队)试图探索这里时留下的,最终失败并被魔方同化。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背脊发凉。
连熵核帝国都无法破解这个地方?
“我们必须做出决定,”罗兰看着那深邃的“星河魔方”,声音沉重,“是继续留在这里,冒着被帝国发现或者触发未知防御机制的风险,尝试破解?还是立刻撤离,将这里的情报带回‘晨曦’?”
留下,可能获得改变文明命运的知识,也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离开,能保证安全,但可能永远错过这个机遇。
“逐星者号”陷入了沉默,等待着来自遥远“晨曦”的指令,也等待着队长罗兰的最终抉择。
而这个抉择,或许将决定“纪元余烬”未来的命运走向。
新生的火种,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逐星者号”悬浮在寂静的“星河魔方”前,如同蝼蚁仰望星空。
罗兰的指令尚未传来,舰桥内弥漫着紧张的等待。
星尘顾问莉亚娜——一位在“象牙塔”事件后少数被允许继续研究星尘知识、且心智坚韧的学者——正全神贯注地分析着魔方投射出的复杂公式。
“不行……我们现有的算力加上艾丝特博士的远程支持,也只能解析其表层结构。”莉亚娜额头渗出细汗,“这个公式涉及多维时空的拓扑稳定,其知识层级至少比我们先进数个纪元。”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莉亚娜佩戴的、封装着一缕极其微弱的星尘古族灵能印记的护身符(用于辅助研究,经过重重封印),突然发出了微弱的、共鸣般的暖意。
几乎是同时,那巨大的“星河魔方”核心,那规律播撒的引力波信号,发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变奏。
仿佛一首亘古不变的圣歌,突然加入了一个新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音符。
莉亚娜猛地抬头,灵光一闪:“指挥官!或许……我们无法‘解答’它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尝试‘回应’它的本质!
它由星尘古族相关的文明所造,它对星尘的灵能印记有反应!”
她提议,不以逻辑破解,而是以她护身符中那缕微弱的星尘印记为引,
结合“逐星者号”的灵能放大器,向魔方发送一段纯粹的、代表着“求知”与“传承”的灵能波动。
这是一个大胆的赌博。
可能被视为挑衅,也可能触发未知防御。
罗兰看着舷窗外那沉默的巨构体,又看了看手中那枚来自帝国探索队的、已被同化的残骸,深知机遇与风险并存。
“批准执行。所有单位,最高警戒,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
莉亚娜深吸一口气,将灵能注入护身符,并通过舰载系统放大。
一道微弱却无比纯净的、带着星尘古族特有频率的灵能波纹,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向“星河魔方”。
时间仿佛凝固。
几秒后,魔方表面流转的水银光华骤然加速!
那个分离出来的小型几何体没有攻击,而是投射出新的影像——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一幅动态的星图,标示出一条通往魔方内部某个特定坐标的、短暂开启的安全路径!
同时,一个清晰的意念传入所有舰员的脑海:
“认可。星尘之缘者,可入‘传承之间’,获取‘基石’。时限:一标准时。”
它认可了星尘继承者的身份,给予了入门的机会!
“行动!”罗兰当机立断,“莉亚娜,陆战队第一小队,随我乘坐穿梭机进入!其余人留守‘逐星者号’,保持连接,随时准备接应或撤离!”
一艘小型穿梭机脱离母舰,沿着那条光路,驶向那未知的、蕴含着古老文明智慧的“星河魔方”内部。
(第六百二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