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萧承烨的圣旨如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朝堂内外激荡起层层涟漪。“天下设堂”之策的最终确立,象征着皇权对皇后林晚夕及其所倡导的蛊医之道的最高背书,任何明面上的反对之声都不得不暂时蛰伏。然而,政治的妥协并不意味着思想的统一,更不意味着学术分歧的消弭。当外部的压力稍减,太医院内部,那潜流暗涌多时的学术理念冲突,终于无可避免地浮上了水面,并迅速升温,演变成一场公开而激烈的论战。

这场争论的根源,深植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哲学体系。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四诊八纲,用药遣方注重君臣佐使,强调循序渐进,固本培元。其理论体系宏大而精微,历经千百年实践检验,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医者奉行的圭臬。而蛊医之道,虽亦古老,却因长期被蒙上神秘、诡异甚至邪恶的面纱,其理论核心更偏向于“以奇制胜”、“以毒攻毒”、“以微澜引动洪流”,利用蛊虫、蛊植乃至更精微的“蛊”之概念(能量、信息)来干预人体,手段往往直接、迅猛,甚至在某些传统医者看来,近乎“霸道”而“险峻”。

《净雪蛊经》的颁行和蛊医科的设立,像一股清新的、却也带着刺骨寒意的风,吹进了太医院这座代表着帝国最高医学权威的古老殿堂。起初,碍于帝后的权威以及北境战事的辉煌成果,大多数传统医官选择了沉默观望,或仅限于私下议论。但随着“天下设堂”的推进,尤其是蛊医科开始接诊更多来自宫外、病情千奇百怪的病例,并取得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疗效时,这种沉默被打破了。疑虑、不解、甚至是被挑战权威的恼怒,开始在一些资深太医心中滋生、蔓延。

争论的导火索,是由一例来自陇右道的奇症患者点燃。

患者是一名年轻的采石匠,在一次山体小规模滑坡后被救出,表面仅有些许擦伤,但归家后却日渐萎靡,食欲不振,夜间惊悸盗汗,浑身肌肉不受控制地轻微震颤,且体温异常,时高时低。当地郎中断为“惊悸伤神,邪客少阳”,用了安神定志、和解少阳的方子,却毫无起色,病人反而愈发虚弱。

病人被家人千里迢迢送入京城,经人引荐,最终辗转来到了太医院蛊医科。

接诊的是蛊医科一位新晋的年轻医官,名为秦夙,心思敏锐,对《净雪蛊经》中关于“瘴蛊”、“石精之异”等篇目颇有钻研。他仔细检查了患者,尤其关注其瞳孔反应、舌苔细微色泽变化以及脉搏中一种几不可察的、类似金石摩擦的奇异涩感。随后,他动用了一种名为“引脉蛊”的微小蛊虫——此蛊无色无味,能融入患者气血,感知其体内异常的能量淤积点。

引脉蛊最终在患者肝经与胆经的交汇区域,反馈出一种极其微弱但异常尖锐的“金石煞气”反应。秦夙结合患者职业与发病经历,判断其并非普通惊吓或外感,而是在滑坡时,无意中吸入或经由皮肤渗入了深埋地底、蕴含特殊“金石之毒”的微尘。这种毒素极其微量,传统诊断手段难以捕捉,却如附骨之疽,缓慢侵蚀人体元气与神经,故表现为种种怪诞症状。

秦夙的方案,并非用药石直接攻伐或补益,而是选用了一种名为“噬金蛊”的温顺蛊虫。此蛊以微量金属元素为食,对人体无害。他让患者服下精心培育的噬金蛊幼虫,辅以调和气血的温和汤药。噬金蛊入体后,便会循着那“金石煞气”而去,缓慢吞噬、分解那些异种微粒。同时,汤药滋养患者亏虚的元气,稳住根本。

治疗过程持续了七日。前三天,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因蛊虫活动,偶尔感到被噬咬的轻微刺痒感。这引起了负责协同护理的一位传统太医学徒的担忧,将情况汇报给了其师——专精伤寒杂病、素以用药稳健着称的副院判,张太医。

张太医闻讯,亲往探视。他望闻问切一番,见患者形容憔悴,脉象虽虚但并无显着邪实之象,对秦夙所谓的“金石煞气”之说嗤之以鼻,认为纯属臆测。尤其对使用“蛊虫入体”这种方法,他更是勃然变色。

“胡闹!简直是胡闹!”张太医在蛊医科的诊室外,便忍不住对闻讯赶来的几位同僚斥道,“病人本就元气大伤,正气不足,岂能再引入异种虫豸入体?此非治病,实乃引狼入室!若蛊虫失控,反噬宿主,岂非雪上加霜?我太医院立世数百载,何曾用过如此凶险诡异之法?”

秦夙试图解释噬金蛊的特性与安全性,以及其针对性的疗效,但在张太医听来,不过是年轻后辈的强词夺理。争论迅速从个案上升到理论层面。

“尔等蛊医,动辄以‘蛊’为万能钥匙,全然不顾人体阴阳自和之大道!此症明明乃惊悸伤神,波及少阳,导致枢机不利,气血暗耗。只需重用镇惊安神、疏利少阳之品,佐以扶正之药,假以时日,必能痊愈。尔等却行此险招,置病人安危于何地?”张太医须发皆张,言辞激烈。

支持秦夙的几位蛊医官则据理力争:“张大人!传统方剂若能奏效,病人何至于此?‘金石煞气’虽微,却如灯油中之杂质,不除则灯焰难明!噬金蛊目标明确,直指病根,正符合《净雪蛊经》所言‘微疴需用微引,滞涩当以活络’之理!此乃‘精准祛邪’,何来凶险之说?”

“精准?以虫豸为刀兵,谈何精准!医者仁心,当以草木之温和,调人体之偏颇,岂能效仿蛮夷巫盅,行此诡奇之道?”另一位擅长妇科,德高望重的老太医也加入了张太医的阵营。

“诡奇与否,当以疗效论断!北境万千将士性命,难道也是‘诡奇’所能挽救?”蛊医官们搬出了最有力的例证。

“北境是北境,寻常病症是寻常病症!岂可一概而论?若天下疾病皆以蛊术应对,还要我等研习经典何用?”

争论迅速从这例采石匠的病例扩散开来。太医院内,平日共同研习、看似和睦的同僚,无形中分成了界限渐明的两派:

一派以张太医等资深传统医官为首,坚守传统医学理论,对蛊医的许多理念和方法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认为其“违背医理”、“过于凶险”、“可能埋下未知隐患”,尤其对“活蛊入体”这一核心手段极为排斥,视其为对医学纯洁性的玷污。他们并非全然否认蛊医在某些特定领域(如解毒、驱瘴)的有效性,但坚决反对将其作为普适性的医疗手段,尤其反对在“天下设堂”的体系中,让蛊医占据主导地位,担心会导致传统医学的式微和医学伦理的滑坡。

另一派,则以孙仲景院令(虽力求中立,但其支持蛊医发展的立场众所周知)和蛊医科的医官们为核心,积极为蛊医辩护。他们强调实效,列举大量成功病例,论证蛊医理论的独特价值和针对性优势,认为传统医学与蛊医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应当取其精华,融会贯通,共同发展。他们指出,医学的本质是解除病痛,拯救生命,不应固守门户之见,拒绝新的可能性。

还有数量不少的医官,则处于中间观望状态。他们或许对蛊医的某些神奇疗效感到惊奇,但也对其理论基础和潜在风险心存疑虑。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开争论,让他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以轻易做出判断。

太医院的议事厅,往日是商讨医案、制定章程的肃穆之地,如今却成了学术交锋的战场。几乎每日,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辩论在此发生。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其一,药性理念之争。

传统医官认为,万物皆具药性,然其性有寒热温凉,味有酸苦甘辛咸,升降浮沉,各归其经。用药讲究配伍,以平和纠偏为要。

蛊医官则提出,药性之外,更有“蛊性”。“蛊性”更侧重于能量层面的引导、信息层面的干预、以及特定物质(如毒素、异种能量)的靶向清除。例如,噬金蛊的“药性”并非其本身,而是其“吞噬特定金石微粒”这一行为所带来的治疗效果。这种理念,在传统医官看来,近乎“玄学”,难以用现有的药学理论框架理解和验证。

其二,病理认知之争。

传统医学对疾病的认知,多从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脏腑功能紊乱、外邪入侵等宏观、系统角度出发。

蛊医则引入了更多微观、具体的“致病因子”概念,如特定的“蛊毒”、“瘴气”、“能量淤积点”、“信息紊乱”等。例如,对采石匠的诊断,传统医官看到的是一系列症状组成的“证候”(如少阳枢机不利,心神失养),而蛊医官则试图寻找导致这些证候的“元凶”(金石煞气微粒)。这种认知差异,直接导致了治疗思路的根本不同。

其三,伦理与安全之争。

这是争论最激烈、也最触及根本的地方。传统医官反复强调“活蛊入体”的不可控性和潜在风险。“蛊虫终究是活物,非死物药剂可比!其入体后,是否会变异?是否会繁殖?是否会留下难以察觉的隐患?甚至……是否会受人控制,成为害人之物?”张太医在一次争论中,直接抛出了这个最尖锐的问题,“《净雪蛊经》虽有禁忌,但人心难测,若此术流传开来,被心术不正者掌握,后果不堪设想!此非杞人忧天,实乃前车之鉴!”(他暗指历史上与巫蛊相关的祸乱)

蛊医官们则强调《净雪蛊经》中严格的心性考核、培育控制手段以及安全规程。“任何医术皆有被滥用的可能,岂独蛊医?菜刀可切菜亦可伤人,难道因此便禁止天下人用刀?关键在于引导与规制!我蛊医之道,首重德操,所有蛊虫培育、使用皆有严格法度,确保其可控、安全、无害化!”

争论日趋白热化,甚至影响到了太医院的日常运作。一些传统医官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免与蛊医科合作,对蛊医科提出的会诊请求反应冷淡。而蛊医科接诊的病人,若病情稍有反复,便会引来传统医官们的格外“关注”和质疑。

这种紧张的氛围,自然也传到了未央宫。

“娘娘,太医院近日……颇不宁静。”冰若将暗桩汇报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告知林晚夕,“张副院判等人,对蛊医科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据说已联名向孙院令递了呈文,要求限制蛊医科的接诊范围,并对所有使用活蛊的治疗方案进行‘三堂会审’。”

林晚夕正在翻阅云州净雪堂送来的第一期学员选拔名单和初步的教学计划,闻言并未抬头,只是指尖在名单上一个名为“赵小虎”的寒门子弟名字上轻轻停顿了一下。

“知道了。”她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早已预料,“孙院令如何回应?”

“孙院令暂时压下了呈文,但压力不小。他私下表示,希望能寻个时机,让双方进行一次正式的、有秩序的辩论,将问题摆到明面上来说清楚,总好过如今这般私下攻讦,影响和气。”

林晚夕这才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孙院令是明白人。堵不如疏,学术之争,唯有在辩论中才能越辩越明。他们既然想辩,那便给他们一个舞台。”

“娘娘的意思是……?”

“回复孙院令,本宫准了。让他择日,在太医署议事厅,举办一场内部辩论会。议题便是‘传统医学与蛊医之道,孰为根本,可否共融?’。允许所有太医、医官、乃至资深学徒列席旁听。”林晚夕放下名单,唇角微扬,“告诉孙院令,本宫届时,也会亲临。”

冰若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了然:“娘娘要亲自出面?是否有些……?”她担心皇后亲临,会给传统医官们带来压力,反而可能使得辩论无法真正深入,或者,万一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有损皇后威严。

林晚夕明白她的顾虑,淡然一笑:“冰若,这场争论,表面是学术理念之争,实则关乎未来‘天下设堂’的根基,关乎蛊医能否真正在医学殿堂内立足。若我不能在理论上折服这些代表着医学正统的官员,即便有陛下圣旨,蛊医也永远会被视为‘旁门左道’,难以真正融入,更谈不上引领未来的医学发展。我必须去,而且要以理服人,让他们看到,《净雪蛊经》并非无根之木,蛊医之道,亦是煌煌正道之一。”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况且,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向所有太医院同仁,尤其是那些仍在观望的中立派,展示蛊医理论深度和广度的机会。谣言止于智者,而真理,越辩越明。”

冰若肃然:“末将明白了。这就去传讯给孙院令。”

消息传出,太医院内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要亲自参与这场太医署内部的辩论会!这意味着,这场原本可能局限于太医院内部的学术争端,其意义和影响将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支持蛊医的一方士气大振,皇后亲临,无疑是强有力的支持。而反对的一方,如张太医等人,则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也更激起了斗志——他们自认秉持的是医学正道,即便面对皇后,也要据理力争,扞卫医学的纯洁与尊严。而那些中立派,则更加翘首以盼,希望能通过这场最高级别的辩论,解开自己心中的困惑。

孙仲景迅速敲定了辩论会的日期,就在三日之后。他精心拟定了辩论规则,确保双方能有充分陈述、相互质询的机会,并严令禁止人身攻击,必须围绕学术问题展开。

这三日,太医院内的气氛凝重而忙碌。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论据,搜集病例,梳理理论。藏书楼内,关于传统医典和《净雪蛊经》的借阅量陡增。烛火常常在太医署的值房内亮至深夜。

张太医亲自组织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僚,反复研读《净雪蛊经》,寻找其中他们认为是理论薄弱或与传**统医理相悖之处,并整理了数个他们认为传统疗法更为稳妥、而蛊医疗法存在争议或风险的病例。

蛊医科这边,在孙仲景的默许和指导下,秦夙等年轻医官在几位资深蛊医的帮助下,不仅准备了应对质疑的论据,更着重梳理了一批能充分体现蛊医独特优势和理论深度的成功病例,尤其是那些传统疗法无效或效果不彰,最终由蛊医取得奇效的复杂案例。他们深知,事实胜于雄辩,尤其是那些鲜活的生命被挽回的例证,最具说服力。

林晚夕在未央宫,也并未闲着。她重新翻阅了《净雪蛊经》的原稿以及后续补充的病例集,对一些关键的理论节点和可能被质疑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她并不打算以权势压人,而是要以真正渊博的学识、清晰的逻辑和对医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去迎接这场挑战。她知道,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皇后,更是蛊医之道的创立者和引领者。

辩论的前夜,萧承烨来到了未央宫。

他携着一身夜露的微凉,挥退宫人,走到正在灯下沉思的林晚夕身后,将手轻轻按在她的肩上。

“明日太医署的辩论,朕听说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可需朕……”

林晚夕抬手,覆上他的手背,微微侧首,露出一个让他安心的笑容:“陛下放心,晚夕心中有数。学术之争,陛下不宜直接介入。这既是挑战,亦是蛊医正名的契机。我会处理好。”

萧承烨凝视着她清澈而坚定的眼眸,从中看到了智慧与从容。他了解她的能力,也信任她的判断。他俯身,在她额间落下一吻:“好。朕等你凯旋。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朕唯一的皇后,蛊医之道,朕亦会全力支持。”

他的信任,如同最坚实的后盾,让林晚夕心中最后一丝波澜也归于平静。

翌日,太医署议事厅。

气氛庄重而肃穆。大厅内座无虚席,所有在京的太医、医官,以及有资格的学徒几乎全部到场。孙仲景端坐主位,左侧是以张太医为首的传统医官代表,右侧是以蛊医科首席教习(一位原南疆蛊医,后被林晚夕折服,加入太医院)为首的蛊医代表。两侧之后,则是众多的旁听者。

当内侍高声唱喏“皇后娘娘驾到”时,整个大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起身,躬身相迎。

林晚夕今日并未穿着繁复的宫装,仅是一身月白色的常服,长发简单挽起,缀以一支素玉簪,浑身上下并无多余饰物,却更显得气质清雅,卓尔不群。她在孙仲景特意预留的主宾位置上落座,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抬手虚扶:“众卿平身。今日乃太医署内部学术辩论,本宫亦是以来学习、聆听的身份列席,诸位不必拘礼,但请畅所欲言。”

她的开场白温和而大气,瞬间缓解了不少紧张气氛。

孙仲景作为主持,首先重申了辩论规则,随即宣布辩论开始。

张太医率先发难。他起身,向林晚夕和孙仲景行礼后,便直奔主题,矛头直指蛊医的理论根基。

“皇后娘娘,院令大人,诸位同僚。”张太医声音洪亮,“夫医道,源于自然,合于阴阳,旨在调和。然观蛊医之道,动辄引入虫豸异类入人体,此首先便违背了‘天人合一’之根本理念!人体小宇宙,岂容异种虫豸肆意横行?此其一不合于理!”

“其二,蛊医所谓‘蛊性’,玄之又玄,难以量化,无法以传统药性理论诠释,更无法确保其稳定性。今日之蛊虫,与明日之蛊虫,其‘蛊性’可能因培育环境、饲主心绪而微妙变化,如何能作为可靠的治病工具?此其二不合于法!”

“其三,亦是老夫最为忧心者,便是安全与伦理!活蛊入体,可控乎?可逆乎?有无远期遗患?《净雪蛊经》虽设禁忌,然人心叵测,若此术流传,被奸人利用,培育出害人之蛊,届时如何防范?史上巫蛊之祸,犹在眼前!此其三不合于德!”

张太医的发言,条理清晰,掷地有声,直接叩问了蛊医在哲学基础、方法论和伦理安全三大核心层面的合法性,引起了在场许多传统医官的深深共鸣,纷纷点头称是。

蛊医科首席教习,那位来自南疆、面色黝黑但目光锐利的老者,名为岩恩,起身回应。他的官话带着些许口音,但言辞却毫不含糊。

“张大人所言,老夫不敢苟同!”岩恩声音沉稳,“何为‘天人合一’?天地万物,包括虫豸,皆乃自然所生,何分彼此?我南疆先祖,与虫豸共生千年,取其特性,疗愈自身,正是顺应自然,何来违背?此乃认知不同,非道理不通!”

“至于‘蛊性’难测,”岩恩继续道,“传统药性,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炮制手法,药效亦有差异,难道因此便不用药了?我蛊医对蛊虫的培育,有严格法度,力求标准化、可控化!其‘蛊性’之精微,正在于其‘活性’,能应机而变,精准靶向,此正是传统药石难以企及之优势!”

“安全伦理,更是无稽之谈!”岩恩语气加重,“任何医术皆有风险!传统方剂,若配伍不当,剂量有误,同样可杀人于无形!岂能因噎废食?我蛊医首重德操,培育使用皆有严规,更有反制之法确保安全。若因惧怕滥用而禁止善法,岂非因小失大?况且,皇后娘娘编纂《净雪蛊经》,设立重规,正是为了防微杜渐,导人向善!”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病例佐证,争论得难解难分。传统医官们不断抛出新的质疑:蛊医是否只擅长“奇症”、“怪病”,对常见病、慢性病是否无效甚至有害?蛊医治疗是否过于“霸道”,伤及患者元气?其理论体系是否自洽,能否经得起反复验证?

蛊医官们则一一回应,列举病例证明蛊医在常见病(如利用特定蛊虫辅助清除体内寄生虫、调理肠胃菌群失衡)和慢性病(如以温和蛊术疏通经络淤堵,缓解风湿痹痛)上同样有效,并强调蛊医同样注重固本培元,只是手段不同。他们亦开始阐述《净雪蛊经》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关于人体能量、信息层面的系统理论,试图说明蛊医并非无根之木。

辩论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双方你来我往,精彩纷呈,但也陷入了某种胶着。谁也未能彻底说服对方。中立派医官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觉得传统医官言之有理,时而又被蛊医列举的奇特病例和理论所吸引,心中天平摇摆不定。

张太医见久攻不下,终于抛出了他精心准备的“杀手锏”——一例他认为是蛊医“失败”或至少是“存在重大争议”的病例。

“皇后娘娘,院令大人!”张太医声音带着一丝沉痛,“月前,京郊有一农妇,产后血崩,虽经稳婆处理,血势稍缓,但此后一直淋漓不尽,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此明显是冲任虚损,气血两亏之证。本当以大补气血、固冲任之剂调理。然有蛊医介入,诊断为何‘胞宫内有微丝残留,阻碍新生’,竟施用所谓‘清宫丝蛊’入体!结果如何?患者当夜便下血如崩,险些丧命!虽经全力抢救挽回性命,但元气大伤,至今卧床不起!此等案例,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蛊医之术,尤其活蛊入体之法,对于虚证患者,是何等凶险吗?”

此案例一出,满场皆惊。许多中立派医官面露骇然,就连一些原本对蛊医有些好感的医官,也皱起了眉头。产后虚证,使用活蛊,导致大出血,这几乎是触犯了传统医学的大忌!

岩恩等人脸色微变,他们对此案亦有耳闻,正准备解释,张太医却不给他们机会,乘胜追击:“请问蛊医同僚,对此作何解释?难道这‘清宫丝蛊’,便是如此‘精准’、‘安全’的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蛊医代表们身上,气氛一时间凝重无比。

就在这时,一个清越而平和的声音,自主宾位响起:

“张太医,关于此案,可否容本宫说几句?”

一直静坐聆听,未曾插言的林晚夕,终于开口了。她的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整个议事厅,刹那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位年轻皇后的身上。

(第二百九十四章 完)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来自黄泉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一吻定情,总裁甜蜜囚爱开局逃婚,疯批太子穷追不舍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穿越四合院之我有系统我怕谁杂货铺通古今,我养的将军醋翻了快穿神君大人的糖去哪了逼她给白月光顶罪?渣父子我不要了师尊怎么那么撩你崽崽让哪里逃灵异界大佬:全家跪求我带飞江澄重生后开局出生在魔域盗墓,被偷听心声后我暴露了荒村血祭人在奥特:从海帕杰顿幼虫开始快穿阎罗王:这个女配不太毒惊!陆爷的心尖宠竟是马甲大佬HP万人迷在圣芒戈诱反派!勾疯批!顶级尤物撩疯了千方百计与千方百计快穿:殿下她是个万人迷重生80,从在大兴安岭打猎开始少年白马:把自己炼成药人霍格沃兹:魔法世界第一个资本家谁懂啊?我粉的主播成影后了!陈情令:如果长安牛马实录穿成反派大佬的漂亮毒妻七零:穿成了早逝炮灰她逆天改命书穿圣母女主:老娘双刀定人生娇美知青与糙汉酱酱漾漾的生活炮灰前妻觉醒后决定拿钱走剧情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在老师面前乱舞的麻瓜从mc开始的万界之旅逐星传说原神:我是天理,不是你们老婆!Re:艾蜜莉雅很想让我当王妃!特摄盘点:铠甲假面?统统碗里来炮灰太娇软,掐腰就会哭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侯府丑女,她又美又辣从合租开始恋爱穿越兽世,我家夫君超粘人钟小艾前男友,亮平公报私仇查我温助,听说你想结婚中间地带风雨凄凄花落尽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
侠客书屋搜藏榜: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影视遇上对的人互绿!你舔白月光,我撩隔壁残王【变形金刚】俘虏求生记重生后,阿姨卷起来弃女觉醒退婚后,清冷权臣他以身相许精灵:从当大木博士助手开始误撩顶级豪门大佬后被天天放肆宠快让开!那个女孩是我的人生如意全靠演技这个女主竟然是食死徒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奴隶修仙传繁花错位似流年王妃状态易崩坏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开局就遭百鬼缠身要相信阳光总在久别重逢,傅先生总说我始乱终弃双面恋人我在斗罗开酒馆,醉倒朱竹清暗相思,无处说,夜来惆怅烟月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南街小子新书徒儿下山找师姐吧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八零二嫁小甜妻火影:斑爷等等我们不是兄弟情吗野小子与野百合太一神主之斗罗大陆梨子圆了小知青从末世来穿越后只想好好活着火影直播从剧场版开始变强从喰种开始我家当铺当鬼神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闪婚大叔后,挺孕肚离家出走我才不是配角火影:人在宇智波,我能提取词条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我们的岁月长河虎啸乾坤:万物传奇诡异修仙世界:我能豁免代价双世青佩十七时五十八分的落日快穿:炮灰剧本?抱歉我才是女主同谋合污【刑侦】杨然修仙传让你进宫当刺客:你居然偷了女帝的心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快穿:这悲剧剧本我撕了沪上千金养毛茸茸,哥哥们争着宠第五人格:红眼武天破重生1941星辰与你相约战锤40K:我是帝皇家的二儿子诡语迷镜岭南花林诡事录神经病正是成为王的理由斩神:开门,逐火英桀送温暖道起道争斗破之魂穿萧炎师弟爱上师姐魔种噬仙录星座穿越之玄学奇旅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穿越七零,资本家小姐很全能落云小祖,我的爷爷是老祖东方圣人京华录九霄战龙诀破案全靠关系?没错,我下面有人综影视之从女配开始逆袭杀戮就变强:我的国术没有瓶颈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公主,您驸马又死我手上了穿越宝莲灯:我是爹住?独自升级从变身少女开始星空下的魔术师寒门的仕途传奇洪荒天帝:开局签到混沌青莲娱乐:综艺直播!拐走一众女星!透视赌石,走上人生巅峰灵气的波粒二象性殿下我们造反吧混沌补天录天道神决夺舍重生之都市修仙东北野王?熊霸你都敢打!!综影视之事业毒唯玄帝重生破三界与绝色姐姐合租,美女爱上我抬手湮灭十万魔,老祖其实很茫然无双,万军取首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穿越柯南当奶爸,开局收养琴酒火影之天道佩恩里的囚笼之魂陆小夜的传奇重返十八岁:我的学神之路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