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刘猛这个“成功案例”,接下来的审讯工作变得异常顺利。
李默和王铁如法炮制,将原“歃血联盟”、“乱世豪杰联盟”、“铁拳会”、“荒野狼”、“复兴军”、“自由之翼”这六个势力的头目或核心知情者,逐一“请”进了那间白色的审讯室。
流程几乎一模一样。
冰冷的房间,惨白的灯光,沉默而充满压迫感的王铁,以及坐在对面、语气平淡却字字诛心的李默。
“把你知道的,所有势力,都说出来。”
“项圈有测谎功能。”
“高压电,瞬间麻痹。”
“别耍花样。”
这套组合拳下来,几乎没有哪个俘虏能扛得住心理压力。尤其是在他们亲眼见识过希望驻地那遮天蔽日的机群和摧枯拉朽的战斗力后,更是生不出丝毫反抗的念头。
一个个在各自地盘上曾经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的头目,此刻都变成了惊弓之鸟,争先恐后地吐露着自己知道的情报,生怕慢了一步就会遭受电击之苦。
“我说!往南……南边沼泽地那边,有个‘瘴气团’,他们擅长用毒,神出鬼没……”
“西北方向……戈壁滩深处,有个‘沙暴旅’,都是亡命徒,有重火力……”
“东边……东边沿海,除了‘海狼帮’,好像还有个‘珊瑚商会’,做交易的,但背景很深……”
“旧省道枢纽那里,盘踞着‘路霸’,专门打劫过往的幸存者车队……”
他们提供的信息,有的与刘猛所言相互印证,有的则是全新的补充,有的详细,有的模糊,甚至还有一些充满迷信色彩的传闻(比如某个山谷里有会吃人的发光怪物)。
李默和王铁耐心地听着,记录着,如同最严谨的考古学家,从这些杂乱无章、真伪混杂的信息碎片中,筛选、拼凑着有用的部分。
当最后一名俘虏被带离审讯室,王铁手中的笔记本已经写得密密麻麻,旁边还标注了许多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问号。
“默哥,信息量很大,也很杂。”王铁将笔记本递给李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重复和确认的不少,但也挖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尤其是关于更远方那些大型势力的传闻。”
李默接过笔记本,快速浏览着,眼神专注。
虽然这些情报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核实,但一个比之前清晰得多的周边(甚至更远)势力分布图,已经在他脑海中初步成型。
东有“钢铁兄弟会”、“海狼帮”、“珊瑚商会”;西有“自由城”、“沙暴旅”;南有“瘴气团”、“路霸”;北有“救世军”……大大小小,林林总总,足有十几个成规模的势力,分布在不同方向,距离远近不一,特点也各不相同。
这不再是一片模糊的黑暗,而是有了具体坐标和潜在威胁\/机遇的“地图”。
“干得不错。”李默合上笔记本,长长舒了一口气,“有了这些,我们的‘营救幸存者团队’才算有了眼睛和耳朵,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他看向王铁,眼神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
“接下来,就是情报分析了。我们要把这些信息归类、分级,评估各势力的威胁程度、潜在价值(如资源、技术、人口),以及我们介入的可能性和方式。”
“是!”王铁点头,“我立刻组织人手,成立一个临时的情报分析小组,尽快拿出一份初步评估报告。”
走出审讯室,外面的阳光(模拟光)有些刺眼。李默眯起眼睛,望向驻地之外那广阔而未知的天地。
前路依旧布满荆棘,潜在的敌人可能比想象的更强大、更诡异。但此刻,他心中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踏实。
因为未知带来的恐惧,正在被具体的情报和清晰的规划所驱散。
希望驻地的下一步,将不再是盲目的扩张,而是基于情报的、精准而有力的——定向营救与战略拓展。文明的火焰,将沿着这条用情报铺就的道路,谨慎而坚定地,向更深的黑暗蔓延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