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军医培训学校,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甜香。凤紫鸾站在中西医结合研究小组的报名表前,指尖轻轻抚过表格上\"组长:张教官\"和\"成员:凤紫鸾\"那两行字迹,心中既忐忑又兴奋。
\"凤紫鸾同志,\"张教官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旁,声音低沉而有力,\"想什么呢?报名表填好了吗?\"
凤紫鸾转身,敬了个礼:\"报告教官,填好了。只是...我有点担心自己理论水平跟不上。\"
张教官接过报名表,仔细看了看:\"担心是好事,说明你有自知之明。\"他指着表格上的一栏,\"不过,你的实践经验正是我们这个小组最需要的。你看,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研究方向。\"
凤紫鸾接过张教官递来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十几个研究课题:针灸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针灸麻醉在小型手术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关节炎、草药与抗生素的协同效应...
\"这么多课题!\"凤紫鸾惊讶地睁大眼睛,\"我们小组只有五个人,能完成吗?\"
\"万事开头难。\"张教官笑了笑,\"先从最基础的做起。你负责收集和整理针灸治疗的相关案例,我来联系几家医院,争取一些临床观察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凤紫鸾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白天,她要完成常规的医学课程学习;晚上,她则埋头整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医案笔记,将那些泛黄的纸张上的案例分类、编号、记录疗效观察。
\"凤紫鸾,\"一天深夜,林小梅端着一杯热茶走进宿舍,看到凤紫鸾还在油灯下奋笔疾书,忍不住说道,\"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凤紫鸾抬头,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没事,我再整理几个案例。张教官说明天要讨论研究方案,我得把资料准备充分些。\"
林小梅放下茶杯,坐在床沿上:\"我听人说,学校领导对咱们这个中西医结合小组很重视,说是在为军队医疗体系改革探路呢。\"
凤紫鸾手中的笔停了下来:\"真的吗?\"
\"千真万确!\"林小梅压低声音,\"我表哥在教务处工作,他说上面希望我们能摸索出一套适合军队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特别是针对战地救护。\"
凤紫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明白,这不仅是一次医学研究的尝试,更可能为未来军队医疗保障开辟新的道路。
一周后,张教官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凤紫鸾,好消息!军区总医院同意让我们参与观察几例手术,患者同意尝试针灸麻醉。\"
\"真的吗?\"凤紫鸾惊喜地站起来,\"什么时候?\"
\"下周三,\"张教官看了看日历,\"一共三例手术,两例阑尾炎切除,一例骨折内固定。患者都是部队官兵,主治医生是我们的老朋友王主任,他同意在手术中尝试针灸辅助麻醉。\"
凤紫鸾的心砰砰直跳。这是她第一次有机会在正规医院中验证针灸麻醉的效果,也是她向现代医学界证明传统医术价值的难得机会。
手术当天,凤紫鸾比预定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了军区总医院。她换上白大褂,将那套师父传下来的银针仔细消毒后装进无菌盒,然后站在手术室外的走廊上,做着最后的心理准备。
\"紧张吗?\"张教官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水。
凤紫鸾接过水杯,摇摇头:\"不紧张,就是有点兴奋。\"
\"放轻松,\"张教官拍拍她的肩膀,\"记住,我们的目的是观察和记录,不是主导手术。王主任他们才是主角。\"
第一位患者是一位二十五岁的年轻战士,因为急性阑尾炎需要紧急手术。当患者被推进手术室时,凤紫鸾注意到他苍白的脸色和紧绷的嘴唇。
\"害怕吗?\"凤紫鸾轻声问道。
战士摇摇头:\"不怕,就是听说手术很疼...\"
\"我们会尽量让你不疼的。\"凤紫鸾微笑着安慰他,然后转向王主任,\"王主任,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王主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他看了看凤紫鸾准备的银针,微微点头:\"就按我们讨论的方案来吧。先在足三里和合谷穴施针,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
手术开始了。凤紫鸾小心翼翼地将银针刺入选定的穴位,然后轻轻捻转。她密切观察着患者的表情变化,同时注意着手术台上的进展。
\"切口了。\"王主任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患者有反应吗?\"
\"稍微皱了下眉,\"凤紫鸾回答,\"但没喊疼。\"
\"好,继续。\"王主任的声音平静而专注。
三十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当患者被推出手术室时,他惊讶地问道:\"这就做完了?我怎么没感觉多疼?\"
王主任摘下口罩,对凤紫鸾竖起大拇指:\"效果不错!患者几乎没用额外的止痛药。\"
接下来的两例手术也取得了类似的效果。特别是第三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军官,他对针灸麻醉的效果感到不可思议。
\"我以为会很疼,\"他在术后恢复室里对凤紫鸾说,\"没想到真的不太疼,就是有点酸胀的感觉。\"
凤紫鸾微笑着解释:\"这是针灸刺激穴位产生的效果,能够调节人体的痛觉传导。\"
三天后,当凤紫鸾再次来到医院随访时,三位患者都恢复良好,对针灸麻醉的效果赞不绝口。
\"凤医生,\"那位军官拉着她的手说,\"你们这套方法太神奇了!要不是亲身经历,我真不敢相信。\"
回到学校后,凤紫鸾立即着手整理这次临床观察的详细记录。她不仅记录了患者的术前术后反应,还绘制了针灸穴位图,标注了不同手术类型对应的最佳刺激点。
张教官仔细阅读了她的报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这些数据非常珍贵。我准备向学校申请,把这次观察结果整理成论文,争取在军医杂志上发表。\"
\"真的吗?\"凤紫鸾惊喜地问道,\"那太好了!\"
\"不过,\"张教官话锋一转,\"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我打算联系几家地方医院,争取更多的观察机会。\"
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西医结合研究小组在张教官的带领下,逐步扩大了研究范围。他们不仅继续探索针灸麻醉的应用,还开始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战地常见病的方法。
凤紫鸾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她不仅系统学习了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还开始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和分析传统医术的效果。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病例的治疗过程、疗效观察和数据分析。
十二月的一天,当凤紫鸾正在整理一年的研究资料时,张教官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凤紫鸾,学校决定推荐你参加明年的全军医学研讨会!\"
\"我?\"凤紫鸾惊讶地抬起头,\"可是我资历这么浅...\"
\"正是因为你的实践经验独特,\"张教官解释道,\"而且你在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探索很有价值。学校认为,你的研究成果值得与全军同行分享。\"
凤紫鸾的心砰砰直跳。参加全军医学研讨会,这意味着她的研究成果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也意味着她有机会向更多医学专家学习。
\"我一定好好准备。\"她坚定地说。
回到家,凤紫鸾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小梅。两个姑娘兴奋地拥抱在一起,然后开始为研讨会做准备。
\"你需要一个吸引人的题目,\"林小梅认真地说,\"既要体现你的特色,又要符合大会的主题。\"
凤紫鸾沉思片刻:\"就叫'传统针灸在现代战地救护中的应用与思考'吧。\"
\"好题目!\"林小梅赞许地点点头,\"既有传统特色,又紧扣现代军事医学需求。\"
夜深了,凤紫鸾坐在书桌前,借着台灯的光亮,开始撰写论文提纲。窗外,冬雪悄然飘落,为这个六零年代的冬天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她停下笔,望向窗外纷飞的雪花,心中思绪万千。从凤鸣村的赤脚医生,到军医学校的学员,再到即将登上全军医学研讨会的讲台,这条路她走得并不轻松,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成长与收获。
\"师父,\"她轻声自语,\"您看到了吗?您的医术不仅在乡村发挥了作用,现在也得到了军医界的认可。我会继续努力,让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雪花静静地飘落在窗台上,仿佛在见证着一个新时代医者的成长与蜕变。凤紫鸾知道,她的医者之路,正在这条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中,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