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第一人民医院 “智慧医疗缴费系统” 试点成功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青州医疗圈。没过多久,青州第二人民医院和青州中医院的院长就主动联系了赵伟,希望能洽谈合作 —— 前者被系统提升效率的效果打动,后者则看中了智慧医疗对诊疗服务的优化潜力。
接到电话的当天,赵伟就带着项目组核心成员,先去了青州第二人民医院。一进医院大门,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忙碌:门诊大厅里挤满了患者,走廊上推着病床的医护人员匆匆而过,住院部的护士站里,几名护士正围着床位登记表忙碌,时不时有人来询问床位情况。
院长办公室里,院长叹了口气,指着窗外拥挤的场景说:“赵总,你也看到了,我们医院每天接诊的患者太多,床位一直很紧张。有时候患者急诊入院,却要等 1-2 小时才能分到床位;患者出院后,床位清理消毒不及时,又会浪费不少时间,床位周转率一直上不去。”
赵伟一边认真记录,一边提出解决方案:“院长,我们可以为贵院设计一套‘智慧床位管理系统’。系统会实时同步每个床位的使用状态 —— 是空闲、占用还是待消毒,护士在电脑或手机上就能查看,患者入院后,系统能根据病情和科室需求,快速匹配空闲床位,不用再人工翻找登记表。患者出院后,系统会自动发送‘床位待消毒’提醒给保洁团队,保洁完成后扫码确认,床位就能立刻重新分配。”
为了让院长更直观地了解系统功能,赵伟还打开平板电脑,展示了系统模拟界面:不同颜色的图标代表不同床位状态,红色是 “占用”,绿色是 “空闲”,黄色是 “待消毒”,点击任意床位,还能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时间和预计出院时间。院长看着界面,眼睛越睁越亮:“这个系统太实用了!要是能实现,我们的床位管理效率肯定能大幅提升。”
离开第二人民医院,赵伟马不停蹄赶往青州中医院。与第二人民医院的忙碌不同,这里的氛围更显沉稳,中医诊室里,医生正为患者把脉问诊,病历本上写满了工整的中医术语和诊疗方案。院长接待赵伟时,重点提到了中医诊疗的特殊性:“我们医院的核心是中医诊疗,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不同,诊疗方案也不一样,而且需要长期跟踪康复情况。现在我们还是靠纸质病历记录,查找不方便,跟踪也容易断档。”
赵伟立刻明白了对方的需求:“院长,我们可以为贵院定制‘中医智慧诊疗系统’。系统会为每个患者建立专属的中医电子病历,医生可以在线记录脉象、舌苔、症状等信息,还能保存中药处方和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案。患者后续复诊时,医生打开系统就能查看历史诊疗记录,不用再翻找纸质病历;而且系统能设置‘康复提醒’,到了复诊时间,会自动提醒患者和医生,方便跟踪治疗效果。”
他还补充道:“我们还会在系统里加入中医知识库,收录常见病症的经典诊疗方案,年轻医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能随时查阅参考,也能帮助医院培养年轻中医人才。” 院长听完,当即表示认可:“这个系统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既能优化诊疗流程,又能传承中医经验,我们愿意合作!”
接下来的两周,赵伟团队分成两组,分别驻点两家医院,细化方案细节。针对第二人民医院,他们根据各科室的床位数量和患者流量,调整系统的床位分配算法,确保急诊患者能优先分到床位;针对中医院,他们邀请资深中医参与系统设计,优化电子病历的中医术语录入功能,让医生操作更便捷。
方案最终确定那天,青州第二人民医院的院长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后,握着赵伟的手说:“期待系统上线后,能解决我们的床位难题,让患者少等一会儿,让医护人员轻松一点。” 青州中医院的院长也笑着说:“有了这套中医智慧诊疗系统,我们的中医服务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当赵伟在周五的高管会议上,宣布智慧医疗项目签下青州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和青州中医院 3 家订单,总金额达 5000 万时,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刘娜激动地说:“赵哥,太厉害了!这可是我们公司目前最大的单笔项目订单!” 小王也跟着点头:“有了这 3 家医院的案例,以后我们拓展其他城市的医疗市场,就更有底气了。”
林辰看着赵伟,脸上满是赞赏:“赵哥,你做得太好了!这不仅是公司业务的重大突破,更重要的是,这些智慧医疗系统能实实在在为患者提供便利,为医院提升效率,这才是我们做智慧医疗的初心,很有意义。”
赵伟站起身,微微鞠躬:“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多亏了团队的努力,还有林总您当初的信任,把项目交给我。接下来我们会加快系统落地,争取早日让 3 家医院都用上智慧医疗系统,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会议结束后,赵伟拿着 3 份合作协议,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 3 家医院的订单只是起点,未来,智慧医疗项目还会走进更多城市、更多医院,为更多人带来便捷的医疗服务 —— 而他,会带着团队,一步步把这个目标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