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声些,这光彩吗?当初老太太看着,我知道的时候人家饭都吃完了,再过去干什么?跟你说又有什么用?我想着老太太院子里都该是她的亲信。”
“没想到啊,都是几十年的老人,这老太太还真是不靠谱,这自己院子的人都管不住,哎,你说华兰如儿已经被她们连累成这样了,怎么就完不了呢。”
王若弗有气无力的趴在床边,她真的倦了,这都是什么事啊,丈夫儿子各个高升,女儿们却举步维艰,这算什么?
盛弘躺在床上半天不想起来,只是最后他拿下头上的帕子,“去把墨儿叫回来。”
都能想到是南越干的又如何?只是现在的南越已经和梁晗带着孩子和女使婆子护卫一起出门,明面上是帮吴大娘子巡视铺子,实际上就是散心。
主要南越让女使传消息的时候被梁晗发现了,外人猜到了,他当然也猜到了,夫妻俩聊了一晚上第二天梁晗就去跟吴大娘子说想出远门转转。
吴大娘子也知道最近京城的流言,直接就开始给儿子孙女准备出去的东西,原本是想将孩子留下来的,但是梁晗和南越都不愿意。
南越就是觉得女孩更得好好教,她自己教,梁晗是怕被盛家还有顾廷烨报复,留三个孤女到时候无依无靠的,真出事妻子还得疯。
盛弘这边知道四女儿不在京城还以为是永昌伯爵府给顾家示好将人送走了呢,最后也没多说什么,事已至此只能坚决否认。
但是这次顾廷烨当街行凶让御史直接疯了一样在那喷,但从头到尾顾廷烨就一句,不知道不清楚不确定,人虽然是我家的,但是我没让他们打人。
家丁也只说是看不惯那些人当街议论侯爷,都是他们自己的意思。
额,耍无赖耍到早朝上了,也算是开了先河,各种意义上的先河。
皇帝在保护自己人和维护正义之间选择了自己人,实在是他手底下能用的人太少了,像顾廷烨这么顺手的就这一个。
顾廷烨完美脱困,只是连盛弘自己都不太确定这门亲事结的对不对,盛老太太在家里地位急转直下,这是所有盛家人默认的。
就算盛明兰发现了也没用,她不可能真的将老太太带回侯府,她就算威胁盛弘也没用,甚至现在整个盛家跟她都要隐隐的对抗姿态。
她没办法,而且只是老太太说话没人听,被排除在府中核心人物之外,吃穿用度并没有少什么,盛明兰就算想找茬也没机会。
只是南越走之前还给盛家留下了两个彩蛋,露种云栽的家人还有雪娘全部去报官,前两个是盛家打死签了契的丫鬟,后面的是盛家庶女谋害庶母。
反正证据俱全,大宋的律法就是家仆都是签了契约的人,虽然卖身但不卖命,他们还是人,你打杀就是犯法的。
而林噙霜那就更简单了,良妾,打杀,庶女杀庶母,宁远侯夫人杀庶母,这几个关键词瞬间就火了。
盛明兰在侯府被气的发抖都没用,“她怎么敢的,若不是她当初做了那些事...她怎么敢的!!!”
上次的事情过后顾廷烨就没碰过她,到现在盛墨兰都离开京城了还不放过她,她有赶尽杀绝吗?呵,呵。
盛明兰身着诰命服出现在官府,只是刚坐在为她准备的凳子上时外面就开始群情激奋,大家第一瞬间想的不是为什么而是凭什么。
这官宦人家的女儿哪怕是个毒妇都能嫁进侯府得到诰命,而他们的女儿包括他们自己不就是被打死的那个?
就算有冤,但官官相护,民告官还得先受尽酷刑,为什么他们本分一辈子只能跪着?在官老爷面前跪着,在盛明兰面前跪着。
也是赶巧前面顾廷烨刚刚惹得群情激愤还没得到半点惩罚,现在全部落到盛明兰头上,夫妻一体,当然,荣耀一体灾祸也是一体。
盛明兰第一次产生恐惧,是真的恐惧,她感觉好像她的判决结果不如人意就会被外面的百姓围攻一样。
压力同时给到主审官和几个旁审人员,他们一个赛一个的正经,目光全部盯着主审。
盛明兰这好解决,不管是事发有因还是别的,反正有人证,但人证只能作证林噙霜死前她进去过那个房子,盛明兰一口咬定只是说两句话。
疑罪从无,没有凶器也没证人,所以当堂释放,只是宣判的时候主审官在那嘴瓢了好几次,实在是衙门外的百姓已经提着菜篮子过来了。
而盛弘这也好解决,他府里的人,他下的令,他的人打的,证据完整,人证很多,也不存在什么偿命,直接被皇帝连降三级。
只是圣旨还没发出盛弘就得到消息,赶紧主动辞官,皇帝终究是给顾廷烨一个面子,事情以盛弘请辞作为结束。
只是盛家的几个姑娘过的更难了,当然,包括盛明兰。
南越知道消息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按原身的意思是证明自己过的比姐妹们好,那肯定不能用南越的路子过的更好,所以就只能是按原身的性子来。
原身从在盛府出生开始就跟个boss一样,所有人飞升的路径都是去打压她,那南越现在只能是帮原身打压回来,大家都回到自己原本的名声上。
反正这样操作下来她自己的名声也不咋地,一荣不一定俱荣,一损肯定全损。
三年后南越和梁晗带着孩子们回汴京,此时皇位上的人已经变成了当初的桓王,顾廷烨夫妇也早已远走边关,他们这次回来也是因为南越的大女儿写了一本山川实录。
这玩意就相当于是一本古代的旅行手册,只不过上面附带了在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还有会遇到的危险,以及当地的一些疑难杂症。
里面有解决的有没解决的,书刚开始弄出来的时候是为了让各地的大夫整合一下,看看可不可以异地而治,或是想想什么新思路。
直到被几个举子用在殿试的试题中,这次他们一家回来也是接受皇帝封赏的。
南越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哈哈,就喜欢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
至于盛家那些人,呵,日后看谁还说女子读书只是为了攀高枝,一群心思狭隘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