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那些打擦边球或名不副实的组合后,实际数字更加寥寥无几。
因此《创造101》的参赛者中,除了专业女团成员和练习生,更多是新晋歌手、演员以及网络主播。
相较之下,泰洋川禾临时组建的tcG女团至少经历了半年系统训练。
故而除杨朝月的入选过程略显离奇外,其余三位成员的资格无可指摘。
放下手机,孟浩仍不禁陷入沉思。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让这姑娘留在弧光当个吉祥物,而非走上偶像之路。
想到这里,他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影视作品或艺人走红往往充满玄机,在这个崇尚运气的圈子里,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某些传统公司或许真会高薪供养这样的\"吉祥物\",只为讨个好彩头。
不过孟浩只是想想而已。作为\"飞天意面神教\"信徒,他对这些玄学之说不过一笑置之。
况且杨朝月虽已离开,弧光又迎来了新的\"幸运儿\"。
\"孟总,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故事构思。\"
何一鹤将薄薄的剧本递上,紧张地等待着反馈。
自幼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一直是邻里交口称赞的模范少年。
受中 父亲影响,高中时期他始终保持着理科尖子生的身份,不仅考入101中学理科实验班,还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但文字创作才是他真正的天赋所在。高考后,他说服母亲支持自己转投文科。
经历数年自由创作生涯,经生父引荐加入弧光影视,开启编剧之路。
初入公司他便如鱼得水。悬疑题材对逻辑性的严苛要求,恰好发挥了他理科背景的优势。
短短时间内,他从基层编剧晋升为坐班编剧,并参与了《明星大侦探》第二季的剧本创作。
到第三季时,他已能 担纲单期节目的主笔工作。
作为编剧部的明日之星,他与同事们一样,将老板孟浩视为职业偶像。
原以为要经过多年历练才有合作机会,未料一场\"年会特等奖\"让梦想提前实现。
得知中奖时,他在欣喜之余更感忐忑——那个尚在构思中的故事灵感,还远未达到理想状态。
幸好当初老板说过不用着急,等他想清楚后再提交也不迟。
这几个月里,何一鹤在工作之余,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打磨这个故事上。如今总算有了初步成果。
尽管只是一个大纲框架,但至少故事脉络已经完整。
踌躇数日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带着作品去找了大老板孟浩。
\"这就是你之前提到的剧本杀题材?\"孟浩接过文件,瞥了眼空白的封面,\"还没定名字?\"
何一鹤表情一僵,尴尬地搓着手:\"呃...暂时还没想好。\"
糟了!只顾着构思内容,居然把标题给忘了。老板该不会觉得我在敷衍吧?
孟浩倒没在意。项目名称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修改无数次,眼下有没有都无所谓。
他更关注的是故事本身。
对这个年轻人,孟浩有些印象。《明星大侦探》第三季口碑最好的两期,就是由他主笔。
现在又带来个剧本杀题材,确实勾起了他的兴趣。
翻阅着手中的文稿——严格来说还算不上剧本——孟浩仔细阅读起来。
【民国时期的沪城,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城的凶杀案。当地首富在酒店遇害,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多年后,荒废的凶案现场聚集了一群失意者:落魄编剧、过气女星、不入流导演、替身演员、离职警探和投机商人。他们打算将案件为追求真实效果,众人试图还原案件 。然而随着讨论深入,他们惊恐地发现,真凶竟就在六人之中。更可怕的是,这起血案背后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为是文学性叙述,篇幅不长,约莫十几页。孟浩很快浏览完毕。
\"不愧是《明侦》的编剧。\"孟浩打趣道,\"写什么都习惯性安排六个角色。\"
何一鹤先是一怔,随即脸色发白。
确实,创作时下意识沿用了熟悉的六人模式。可这又不是综艺节目,何必拘泥于固定人数?
\"看来你也意识到了。\"孟浩指出,\"为了凑齐六人,每个角色都承担了过多功能。不仅人物塑造显得臃肿,情节转折也显得生硬。\"
原来如此!何一鹤恍然大悟。难怪后期越写越吃力,就是因为每个角色背负了太多使命,反而束缚了故事发展。
如果打破人数限制,重新分配角色功能...新的灵感顿时喷涌而出。
想到这里,他不禁钦佩地望向对面的老板。
此前给朋友看稿时,人人都夸他能用有限场景展现复杂故事,他自己也颇为得意。
孟总仅浏览一遍便精准抓住故事要害,将何一鹤自认精彩实则破绽百出的问题尽数点破。
\"你在剧情里刻意用细节映射时代变迁,结尾却收束成简单复仇。推理逻辑虽完整,整体格局却被拉低了。\"
\"凶手形象确实立体,但其他角色都成了摆设,前面铺垫的职业背景完全浪费。\"
......
随着孟浩接连指出多处硬伤,何一鹤的脸色逐渐发白。
\"抱歉孟总,\"何一鹤惭愧低头,\"这个本子我写得仓促,我回去\"不必推倒重来。\"孟浩翻着剧本,\"我刚说的都是细节问题,故事内核其实很出彩。\"
他随即阐述了对剧本的新构思。何一鹤起初专注聆听,很快便掏出纸笔疾书,内心掀起惊涛骇浪——自己苦思多时的故事,孟总片刻间就提出更精妙的设定。特别是将封闭结局改为开放式处理,瞬间拔高了作品深度。
原以为天赋过人,今日才知何为云泥之别。不愧是孟总!
\"这些仅供参考,\"孟浩说完补充道,\"毕竟这是你的创作。\"
何一鹤望着记满的笔记暗自苦笑:每条建议都比原作高明,修改反而可能弄巧成拙。但若全盘采纳,这还算自己的剧本吗?
似乎看穿他的顾虑,孟浩提议:\"你可以组建小组完善剧本。若能立项,你依然是第一编剧——原始创意毕竟属于你。\"
\"明白!我马上着手!\"何一鹤精神抖擞地告退。
望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孟浩不禁莞尔。弧光编剧部真是卧虎藏龙,不经意间就冒出好苗子。他向来乐意栽培新人,毕竟今后不可能亲自操刀所有项目。
不过说来有趣,首届年会特等奖出了个\"吉祥物\",第二届又发掘潜力编剧。这抽奖倒像人才选拔赛。
虽然存在瑕疵,但\"剧本杀\"的创意颇具新意。弧光尚未确定新片计划,或许值得尝试——前提是何一鹤能交出达标剧本。
处理完琐务,孟浩开始查阅公司最新规划。
《灵魂摆渡·黄泉》最终《心理罪城市之光》的后期工作接近尾声,若能加快进度,或许能搭上暑期档末班车。否则就要面临与《唐人街探案2》在国庆档同台竞技的局面。
王伟正忙于《隐秘而伟大》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还需两个月才能正式开机。
眼下孟浩的主要工作除了等待白玉兰奖提名公布,就剩下《坏小孩》和《猎罪图鉴》两个项目。
《坏小孩》是与奇异tV合作的\"紫金陈三部曲\"首部作品。原本去年就该启动剧本虽然有原着基础,但受限于审查要求,加上需要与系列其他作品联动,剧本相比之下,《猎罪图鉴》作为\"绿藤刑侦宇宙\"第五部作品,也是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筹备工作早已展开。
孟浩继续担任制片人和编剧,但得益于弧光完善的制作团队,他只需把握关键环节。导演人选选择了戴墨。
这位中戏导演系科班出身的新人导演,曾长期跟随陈思诚,参与过《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及网剧的拍摄。
\"老戴。\"孟浩向进门的戴墨打招呼。两人有过多次合作,彼此熟悉。
戴墨递上一份文件:\"孟总,这是导演组试镜后确定的主演名单,请您过目。\"
《猎罪图鉴》延续了系列一贯的\"侦探+刑警\"双男主模式。这种设定源于国内没有正式侦探职业,必须通过顾问身份让主角合法参与案件调查。
孟浩翻阅着演员资料,对照角色设定进行考量。\"绿藤刑侦宇宙\"前四部作品中,秦风的侦探、关宏峰的前队长较为常见,秦明的法医和心理侧写师方木则相对特殊。
与《猎罪图鉴》中沈翊的\"模拟画像师\"相比,其他职业都显得常见许多。
模拟画像师的工作是根据目击者描述,绘制出嫌疑人的完整肖像。这个真实存在的职业在天网系统尚未普及时尤为重要,当时获取嫌疑人面部图像的机会很少,主要依赖模拟画像师的技艺。
优秀的模拟画像师通常具备出色的美术天赋。公安机关经常从各地美术学院招募人才或寻求专业协助。因此,\"沈翊\"这个角色需要兼具文艺与沉稳的特质。
导演戴墨团队经过多轮筛选,最终选定曾在《你好,旧时光》中有出色表现的张辛成出演该角色。而男二号\"刑警队长杜城\"的选角相对简单,新人演员陈星旭获得了这个角色。
孟浩注意到陈星旭的名字似曾相识,查阅资料后发现他曾在2017版《射雕英雄传》中饰演杨康。女主角法医由朱颜漫滋担纲。
有趣的是,三位主演均毕业于 戏剧学院。加上孟浩和戴墨两位主创人员,这部剧几乎成了中戏校友作品。戴墨笑称选角时并未刻意考虑这点,但孟浩认为既然人选合适,无需为此调整。
事实上,由于孟浩与中戏的长期合作关系,弧光影视的作品中确实常见中戏毕业生。这种合作模式使得业内流传着\"弧光偏爱中戏演员\"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