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砚深握着电话,目光落在父亲最信任的副官周世昌身上。这个跟随徐家二十年的老部下,手腕上确实隐约可见一道淡色疤痕,形状恰似新月。
\"砚深,怎么了?\"徐明远注意到儿子的异常。
周世昌微笑着上前:\"少爷是不是太累了?这几天都没好好休息。\"
徐砚深强压震惊,故作平静:\"没事,清晏说找到些新线索。\"他故意模糊其词,观察周世昌的反应。
老副官面色如常,但指尖微微颤抖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过徐砚深的眼睛。
?
杜清晏在咖啡馆焦急等待回电。半小时后,徐砚深才来电言简意赅:\"见面说,老地方。\"
三人在地处法租界的安全屋汇合。徐砚深带来那张合影,指着周世昌手腕的疤痕:\"这可能是纹身去除后的痕迹。\"
沈知意倒吸凉气:\"周副官跟了徐伯父二十年,怎么会...\"
\"这也是我想知道的。\"徐砚深面色凝重,\"如果连他都是明月会的人,司令部还有谁可信?\"
杜清晏提议:\"先不要打草惊蛇。既然他在明我们在暗,不如将计就计。\"
他们决定设局试探周世昌。
?
次日,徐砚深故意在周世昌面前接听\"重要电话\",声称发现明月会在码头的重要据点,晚间将带队突袭。
果然,一小时后通讯处截获加密电报,内容指向码头区域。徐砚深立即改变计划,取消行动。
\"鱼上钩了。\"他对父亲说出实情,\"周叔确实有问题。\"
徐明远震怒之余更感痛心:\"世昌跟了我这么多年,怎么会...\"
\"可能被胁迫,也可能早有预谋。\"徐砚深分析,\"需要查清他的背景。\"
?
沈知意通过教会档案查到线索:周世昌原籍东北,1920年来沪投亲。\"1920年...\"她突然想起什么,\"那正是日本在东北势力扩张时期。\"
杜清晏查到更惊人的信息:周世昌在东北有个妹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失踪。\"如果妹妹被日本人控制,他可能被迫合作。\"
与此同时,徐砚深发现周世昌最近频繁探望一个\"远房侄女\"。调查发现这个女孩实际是日本侨民,在虹口一家诊所工作。
\"可能是联络人。\"徐砚深安排监视诊所。
?
周世昌似乎察觉到什么,行为更加谨慎。但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重点监视对象。
这天,他按惯例陪徐明远会见英国领事。会谈间隙,领事夫人突然用日语对周世昌说:\"听说虹口神社的樱花很美。\"
周世昌下意识用日语回答:\"确实,特别是夜樱。\"说完才意识到失言,脸色微变。
这一切被远处的徐砚深看在眼里。他从未听说周世昌会日语,更没去过虹口神社。
?
杜清晏和沈知意继续追查周世昌的过去。在旧报纸堆中,他们发现一条1925年的社会新闻:周家因债务纠纷险些破产,后神秘富商出手相助。
\"这个富商叫田中一郎,\"沈知意指出,\"日本名字。\"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在教会档案中找到周世昌受洗记录,施洗神父的签名是松本英世——松本老师的原名。
\"原来这么早就被盯上了。\"杜清晏叹息。
这时徐曼华带来新消息:周世昌最近在打听军火库的安保排班表。
\"他想对军火库下手?\"徐砚深警觉。
?
三人设计了一个陷阱:故意泄露假的军火库巡逻时间表,暗中布控。
果然,周世昌上钩了。他趁夜潜入档案室,偷拍假时间表时被当场抓获。
审讯室里,周世昌始终保持沉默。直到徐明远亲自前来,他才终于开口:\"老爷,我对不起您。但他们抓了小妹...\"
原来他妹妹确实在日本人手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在沈阳被俘,这些年来一直被迫提供情报。
\"为什么不说?\"徐明痛心道,\"我可以帮你啊!\"
周世昌苦笑:\"他们说只要我说出去,就杀了小妹。已经...六年了。\"
?
根据周世昌提供的线索,他们找到他妹妹被关押的地方,一家日侨经营的疗养院。
突击行动很成功,救出了被囚禁六年的周小妹。但她长期被药物控制,神智不清,无法提供更多信息。
周世昌得知妹妹获救,终于交代所知的一切:明月会确实计划在战争爆发后替换关键官员,已经培训多名替身。
\"松本最厉害的不是生化武器,是心理控制。\"周世昌说,\"他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操纵。\"
这时卫兵匆忙来报:周世昌在拘留室自尽了。留遗书说无颜面对徐家,只求照顾好妹妹。
?
清理周世昌遗物时,发现他藏着一本日记。最后页写着:\"八月十日月圆夜,小心'镜中人'。\"
\"镜中人是什么意思?\"沈知意不解。
杜清晏想起由纪的警告:\"可能指替身计划。明月会准备用替身替换真人。\"
徐砚深查看日历:\"八月十日就是五天后。\"
他们立即加强要员安保,特别是可能被替换的目标。
但第二天就传来坏消息:市政府秘书处长在回家途中\"失踪\",一小时后竟安然返回,但行为举止异常。
\"已经开始行动了。\"徐砚深面色凝重。
更令人不安的是,徐明远突然接到调令,要他立即去南京述职。时间正好是八月九日。
\"太巧合了。\"杜清晏怀疑,\"可能是为了把你父亲调开,方便他们行动。\"
沈知意提出大胆想法:\"不如将计就计,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徐砚深沉思良久,终于点头:\"但要确保父亲安全。\"
他们制定了一个冒险计划:让徐明远假意前往南京,实则暗中返回上海,引蛇出洞。
出发前夜,徐明远与儿子长谈:\"这一去凶险难料,但为家国大义,值得冒险。\"
徐砚深郑重承诺:\"我会保护好上海,等您回来。\"
八月九日,徐明远按计划出发。列车驶离站台时,徐砚深注意到站台角落有个熟悉的身影——像是本应在南京的周世昌的\"侄女\"。
他立即打电话回司令部,却听到杜清晏焦急的声音:\"砚深,快回来!司令部收到消息,日军可能要提前行动了!\"
列车渐渐加速,徐明远站在车窗前,朝儿子微微点头。而在对面轨道上,一列军列正缓缓进站,车身上贴着红十字标志,但车厢缝隙却隐约露出炮管的光芒。
徐砚深握紧拳头,知道最后的较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