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寇准的离去,如同抽走了汴京城最后一丝刚健的骨气。朝堂之上,再无那种能令皇帝色变、让佞臣胆寒的雷霆之声。剩下的,只有王钦若、丁谓等人日益露骨的谄媚,和一片“祥瑞纷呈”、“圣德感天”的阿谀之词。

真宗皇帝彻底沉醉于这片由谎言和虚荣编织的温柔乡中。他待在玉清昭应宫和滋福殿的时间越来越长,与“天帝”沟通的仪式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怪异。他似乎急于向那个虚幻的存在证明自己的虔诚,以换取内心那始终难以真正安宁的平静。繁重的政务,他越来越懒得理会,一股脑地推给了以王钦若为首的中书门下。

然而,即便是最甜美的迷梦,也有被现实惊醒的时刻。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天谴”,如同冰水浇头,让真宗和整个朝廷都打了个寒颤。

是日清晨,司天监官员连滚爬爬地冲入宫中,脸色惨白如纸,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陛……陛下!彗星!彗星出北斗,光芒竟天!”

“什么?!”真宗手中的茶盏“啪”地摔得粉碎。在那个时代,彗星的出现,尤其是出现在象征帝星的北斗区域,被视为极大的凶兆,通常与兵灾、国丧或帝王失德紧密相连。

他踉跄着冲出殿外,抬头望去。只见幽暗的天幕上,北斗七星旁,一道拖着长长扫帚状光芒的星辰,正冷冷地悬挂着,其光惨白,带着一种不祥的静谧。真宗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浑身冰凉。

“怎……怎么会这样?朕……朕日日祷告,虔奉天帝,为何……为何会降此凶兆?”他声音发颤,充满了恐惧和不解。

恐慌迅速蔓延整个汴京。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散播开来。有人说这是对皇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警告;有人私下议论,这是澶渊之盟屈辱的报应;更有甚者,将矛头指向了那些所谓的“天书”和“祥瑞”,认为这是欺天之过。

王钦若、丁谓等人也慌了神。他们赖以生存的“天命”理论,此刻遭到了最无情的挑战。他们试图解释,说这是“除旧布新”之兆,或者说是有“奸佞”蒙蔽圣听,但都显得苍白无力。真宗皇帝根本听不进去,他陷入了巨大的惶恐和自责之中,连续多日辍朝,在宫中焚香祷告,甚至下了“罪己诏”,然而,那颗冰冷的彗星,依旧在夜空中停留了二十多日,仿佛上天冷漠的审视。

就在这举朝惶惶、皇帝崩溃的时刻,有一个人,却异常地冷静。她就是刘娥。

“娘娘,宫外都在传,说这是上天震怒呢。”罗崇勋低声禀报着市井流言。

刘娥坐在窗边,正对着一局残棋,闻言,只是轻轻落下了一枚黑子,将一片白子困死。“上天震怒?”她嘴角微扬,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嘲讽,“上天若真有灵,该劈的,也不是官家,而是那些把他捧到云里雾里,又让他摔下来的人。”

她看得比谁都清楚。这场危机,根源不在于彗星,而在于皇帝乃至整个朝廷脆弱的心理防线,建立在虚幻的“天命”之上,一旦出现与之相悖的“凶兆”,便不攻自破。

“官家现在如何?”她问道。

“官家忧惧成疾,已是卧床不起了。御医说是心悸之症,需要静养。朝政如今几乎全由王相公、丁相公他们把持,只是……他们如今也是焦头烂额,拿不出个主意来。”

刘娥点了点头。机会,往往孕育在危机之中。皇帝病了,权臣失措,人心浮动,这正是她这个一直隐在幕后的人,走向前台的最佳时机。

她起身,吩咐道:“准备些清淡的膳食,本宫要去探视官家。”

当刘娥来到真宗的寝宫时,只见真宗面色蜡黄,眼窝深陷,躺在龙床上,口中还在喃喃念叨着“天帝恕罪”。王钦若和丁谓等人侍立在一旁,亦是愁眉不展。

见到刘娥,真宗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挣扎着要起身:“爱妃……朕……朕是不是真的失德了?惹得天帝降罪?”

刘娥快步上前,轻轻按住他,柔声道:“官家切莫胡思乱想。官家自即位以来,勤政爱民,仁德布于四海,更是与辽国缔结和约,使万民免于战火,此乃莫大功德,天地可鉴。区区星象变化,亘古有之,岂能尽归咎于君德?或许是……是边境不宁,或许是水旱之兆,臣妾一介妇人,不懂这些,但官家若因此忧惧伤身,才是真正的不妥。”

她的话语温柔而坚定,没有直接否定“天命”,却巧妙地将真宗的“失德”焦虑,转移到了具体的、可解决的政务问题上。更重要的是,她表达了对皇帝个人的关心,这与王钦若等人此时空洞的宽慰形成了鲜明对比。

真宗听着她温言软语,看着她关切的眼神,紧绷的神经似乎松弛了一些,紧紧握住她的手:“还是爱妃知朕……”

刘娥顺势在床边坐下,亲自服侍真宗用膳服药,动作轻柔,神态安详。她的平静,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渐渐驱散了寝宫内那浓厚的恐慌气氛。

在随后的日子里,刘娥以照顾皇帝为名,几乎寸步不离寝宫。真宗因病情和心结,精力不济,许多奏章便由刘娥念给他听,并代为批阅。起初只是一些请安、祥瑞之类的普通奏章,后来,逐渐涉及到一些人事任免和日常政务。

刘娥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天赋。她记忆力超群,思维缜密,处理政务条理清晰,批示意见往往能切中要害。更难得的是,她深知自己地位微妙,凡事绝不专断,总是以“官家以为如何?”“妾身愚见,是否可行?”的口吻,与真宗商议,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维护着皇帝的权威。

真宗在病中,本就懒怠,见刘娥处理得井井有条,又能体贴己意,愈发放心倚重。他甚至对左右感叹:“皇后(虽未正式册立,但宫中已默认其地位)在侧,朕心甚安。”

这道口子一开,便再也收不住了。刘娥的权力,如同涓涓细流,在皇帝病弱的躯体旁,悄无声息地汇聚、蔓延,开始渗透到帝国中枢的每一个角落。

刘娥的崛起,自然引起了王钦若、丁谓等人的警惕和不安。

一日下朝后,丁谓忧心忡忡地对王钦若道:“王相,贵妃娘娘近日……似乎过于操劳了。后宫干政,可是祖宗家法所忌啊!”

王钦若脸色阴沉,他何尝不知?但他此刻有更大的麻烦。彗星事件后,他的“天命”理论破产,声望受损,而皇帝显然更依赖枕边人的温柔安抚。他捻着胡须,沉吟道:“眼下官家病体未愈,离不开贵妃照料。此时若贸然进谏,非但无用,反会惹怒官家。况且……贵妃处事圆滑,并未直接侵犯我等权位,抓不到把柄。”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丁谓不甘心。

“稍安勿躁。”王钦若眼中闪过一丝老谋深算的光,“贵妃再能干,终究是女流。这朝廷大事,最终还得靠我们这些外臣。眼下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重新赢得官家信任。只要官家康复,一切自有分晓。”

他们选择了暂时隐忍,集中精力处理因彗星带来的政治危机,并设法寻找新的“祥瑞”来冲淡不祥的星象。

然而,刘娥的动作,却比他们想象的更快、更稳。她利用代批奏章的机会,开始不动声色地安插自己的人手,或是在一些关键职位上,提拔那些并非王、丁核心党羽,又有一定能力的官员。她尤其注重与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令)等清要官员保持良好关系,并通过他们,影响着诏令的措辞和导向。

同时,她继续在真宗面前,维持着温良恭俭、不涉权争的形象。她从不主动索取权力,只是“被动”地接受皇帝的托付。她深知,在真宗这样对权力敏感的皇帝面前,表现得无欲无求,反而是最安全的攫权方式。

权力的天平,在皇帝病榻之侧,开始发生着微妙的、却是决定性的倾斜。

彗星带来的恐慌渐渐平息,但真宗皇帝的身体,却并未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彻底康复。此次“天谴”对他的精神打击是毁灭性的,他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心悸、眩晕之症时常发作,精力大不如前。

大中祥符九年秋,真宗拖着病体,勉强主持了一次大朝会。在朝会上,他正式下诏,宣布改元为“天禧”,寓意祈求上天降下禧福。这更像是一种绝望的自我安慰。

然而,“天禧”并未带来禧福。真宗的病情在短暂的稳定后,再次加重。天禧二年(1018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风眩”(可能是指中风或严重的高血压性头晕),让他几乎无法视事。

帝国不能没有君主。在刘娥和王钦若等重臣的“恳请”下,真宗下诏,由皇太子赵祯(即后来的宋仁宗,时年九岁)在资善堂听政,由宰相、枢密等重臣辅佐。

但这道诏书,却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和权力斗争的引信。诏书中有一句关键的话:“……皇太子听政,皇后(指刘娥)权同处分军国事。”

“权同处分军国事!”这七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空炸响。

这意味着,在太子年幼的情况下,刘娥获得了合法地、公开地处理国家最高军政大事的权力!虽然加了个“权”(暂时)字,但其意义非同小可。这是自唐朝武则天以来,后宫权力在制度上的一次最大突破。

这道诏书是如何出炉的?史家众说纷纭。有说是真宗在病重糊涂时的决定;有说是刘娥利用真宗的信任,巧妙地引导了他;也有说是王钦若等人为了稳定局势,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

但无论如何,刘娥,这个出身微贱的蜀地女子,凭借着她过人的智慧、坚韧的意志和精准的政治手腕,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名正言顺地站在了帝国权力的中心。

“权同处分军国事”的诏书一下,朝野上下,暗流汹涌。

以王钦若、丁谓为首的外朝宰相集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他们原本以为只是暂时与一位得宠的贵妃周旋,没想到转眼间,这位贵妃竟然要和他们“同处分军国事”了!这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权力格局。

“岂有此理!妇人干政,国之将亡!”丁谓在私底下愤愤不平。

王钦若则要沉稳得多,他告诫道:“事已至此,诏命已下,不可明抗。皇后聪慧,非等闲之辈。今后行事,需更加谨慎,既要尊重其权位,亦要守住我等中书之权柄。这‘同处分’,如何‘同’法,大有文章可做。”

而在士大夫清流之中,对此更是议论纷纷,忧心忡忡。许多官员认为这是牝鸡司晨,违背祖制,担心会重演武周旧事。只是鉴于皇帝病重,太子年幼,局势微妙,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观望。

刘娥自己,则表现得异常冷静和克制。她并没有因为一纸诏书就得意忘形,也没有急于揽权。她深知自己地位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第一次以“权同处分”身份听取宰相们汇报政务时,她坐在珠帘之后,语气平和,态度谦逊,对王钦若、丁谓等老臣依旧保持着尊重,处理事务也多以商量口吻,并表示自己“初涉政务,诸多不明,还需诸位相公尽心辅佐”。

这番姿态,暂时缓和了紧张的气氛,也让一些观望者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平静的水面之下,是汹涌的暗流。皇帝病重,幼主冲龄,女主当朝……这几乎是一切宫廷政变和权力斗争的标准剧本。

新的格局已经形成。以刘娥为代表的内朝势力,与以王钦若、丁谓为代表的外朝势力,以及那些秉持儒家理念、对女主干政心存警惕的士大夫清流,三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博弈,将决定“天禧”年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帝国的走向。

刘娥站在权力的巅峰,回望着脚下这座繁华而脆弱的汴京城。她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布满荆棘。她不再是那个只需要获取皇帝欢心的妃子,而是要真正驾驭这个庞大帝国的掌舵者之一。

考验,才刚刚开始。

远在陕州的寇准,听到“皇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的消息时,只是久久地望着东方,最终化作一声长叹,那叹息声中,充满了对王朝命运的无限忧虑。

【第二十章 终】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来自黄泉掀饭桌!小疯批夺回气运后不忍了一吻定情,总裁甜蜜囚爱开局逃婚,疯批太子穷追不舍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穿越四合院之我有系统我怕谁杂货铺通古今,我养的将军醋翻了快穿神君大人的糖去哪了逼她给白月光顶罪?渣父子我不要了师尊怎么那么撩你崽崽让哪里逃灵异界大佬:全家跪求我带飞江澄重生后开局出生在魔域盗墓,被偷听心声后我暴露了荒村血祭人在奥特:从海帕杰顿幼虫开始快穿阎罗王:这个女配不太毒惊!陆爷的心尖宠竟是马甲大佬HP万人迷在圣芒戈诱反派!勾疯批!顶级尤物撩疯了千方百计与千方百计快穿:殿下她是个万人迷重生80,从在大兴安岭打猎开始少年白马:把自己炼成药人霍格沃兹:魔法世界第一个资本家谁懂啊?我粉的主播成影后了!陈情令:如果长安牛马实录穿成反派大佬的漂亮毒妻七零:穿成了早逝炮灰她逆天改命书穿圣母女主:老娘双刀定人生娇美知青与糙汉酱酱漾漾的生活炮灰前妻觉醒后决定拿钱走剧情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在老师面前乱舞的麻瓜从mc开始的万界之旅逐星传说原神:我是天理,不是你们老婆!Re:艾蜜莉雅很想让我当王妃!特摄盘点:铠甲假面?统统碗里来炮灰太娇软,掐腰就会哭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侯府丑女,她又美又辣从合租开始恋爱穿越兽世,我家夫君超粘人钟小艾前男友,亮平公报私仇查我温助,听说你想结婚中间地带风雨凄凄花落尽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
侠客书屋搜藏榜: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影视遇上对的人互绿!你舔白月光,我撩隔壁残王【变形金刚】俘虏求生记重生后,阿姨卷起来弃女觉醒退婚后,清冷权臣他以身相许精灵:从当大木博士助手开始误撩顶级豪门大佬后被天天放肆宠快让开!那个女孩是我的人生如意全靠演技这个女主竟然是食死徒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奴隶修仙传繁花错位似流年王妃状态易崩坏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开局就遭百鬼缠身要相信阳光总在久别重逢,傅先生总说我始乱终弃双面恋人我在斗罗开酒馆,醉倒朱竹清暗相思,无处说,夜来惆怅烟月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南街小子新书徒儿下山找师姐吧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八零二嫁小甜妻火影:斑爷等等我们不是兄弟情吗野小子与野百合太一神主之斗罗大陆梨子圆了小知青从末世来穿越后只想好好活着火影直播从剧场版开始变强从喰种开始我家当铺当鬼神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闪婚大叔后,挺孕肚离家出走我才不是配角火影:人在宇智波,我能提取词条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我们的岁月长河虎啸乾坤:万物传奇诡异修仙世界:我能豁免代价双世青佩十七时五十八分的落日快穿:炮灰剧本?抱歉我才是女主同谋合污【刑侦】杨然修仙传让你进宫当刺客:你居然偷了女帝的心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天灵根很厉害?老子反手复制!开局被征兵役,还好有系统保命西游:从签到开始一步步变强要听爸爸的话四合院:截胡淮茹,物资百倍暴击村妇的秘密!大唐:父皇玄武门,巧了,我也是精灵:手握真理的我怎么输?四合院这个放映员擅长寻宝铲地皮捡漏一个废郡主,废柴少爷发奋了小女有一点神神叨叨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以声吻心剑魄归凡:月如的武林重启实录黑月光师尊她总是口是心非西天取经?先帮我充个会员惊华传奇行尸走肉之想躺平?我先改个剧本听到心声后,全京城炸翻了莲花楼之红绸故人归重生后我靠写歌爆火全网盗墓:开局八大神咒,张启山馋哭穿越数码宝贝大冒险之少年李阳气运之子?请叫我最强太子混沌丹炉铜火特工之王:梅花我以马甲乱三界明月宗星际两族之战,我成了救世主浮世钉海贼王:草帽团里当勤管四合院:一元秒杀,我有无限物资金剑山庄黑天鹅诱捕法则快节奏破案100宗刑侦命案娱乐:带着一菲走上巅峰穿越虐文后我靠崩人设反杀全场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我一个盲人按摩师,除妖很合理吧闽南风水传奇全民求生:我以武斩神薄荷汽水与玻璃瓶重生八零:窝囊老太她不忍了血玉千鳞团灭漫画he的唯一途径废材灵师,抱对大腿后躺赢了星际:从维修舰开始的星辰大海终焉新生